面向开放环境的语义协同模型研究

面向开放环境的语义协同模型研究

论文摘要

传统的信息系统正演化为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的分布式系统,对于其中的多agent系统和普适计算而言,协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且Web服务的交互模式与Web的REST体系结构模型也不相兼容。因此,这些系统需要某种中间件以支持协同,尤其为了实现Web服务与Web之间的真正兼容,以便服务之间能够基于信息的持久发布,在目标、空间和时间解耦的情况下进行异步通信。元组空间协同模型因其可持久发布信息的逻辑共享存储、时空解耦以及独立于任何计算语言和体系结构的本质属性,使其完全有能力作为开放动态的分布式系统中的协同中间件。然而,随着分布式系统变得更加普适、自治和复杂,将其绑定在共同数据模型的需要也越发强烈。Agent必须确保在有共同语义的基础上,才能够交换信息、查询以及请求。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语义Web技术建模和推理信息。而且,将语义Web和Web服务相结合,允许基于智能推理的机制实现Web服务的自动发现、选择、组合、互操作以及执行。因此,将传统的元组空间协同模型与语义Web技术URI、名字空间、RDF、RDF Schema、OWL DL以及SWRL相融合,提出一种具有语义感知能力的协同中间件Semantic Web Tuplespaces(简称SWTs)。在开放动态的分布式系统中,SWTs不仅能够作为语义信息的仓库,而且异构的协同实体能够通过SWTs,在目标、空间以及时间解耦的情况下,通过发送和检索语义信息达到通信和协同的目的。除此之外,SWTs还能够满足开放动态的分布式系统对安全、隐私以及可扩展性诸多方面的要求。本文描述了SWTs的概念模型,并讨论了对传统元组空间协同模型在语义上的扩展,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定义了新的元组空间类型和元组类型,从而可以在元组空间中基于元组的形式表示语言RDF,RDF Schema,OWL DL以及SWRL描述的语义Web知识。⑵决定适合的基于元组形式的声明表示时,必须考虑空节点和集合这两种特殊情况,解决元组空间中RDF(S)和OWL DL语义不兼容的问题。⑶定义新的协同原语,并修改部分类Linda模型中的操作原语,使得协同实体能够在相应的操作视图中,发送和检索基于元组形式的语义和规则信息,达到通信和协同的目的。⑷对应于不同的协同原语,提供相应不同的匹配机制:①面向语义信息的传统匹配;②基于语法的匹配;③基于语义的匹配。⑸提供一种基于本体的访问控制机制,从而满足开放动态的分布式系统对安全和隐私方面的要求。具体工作包括:①构建用于定义策略规则的访问策略本体APO;②设计用于APO本体推理的访问控制策略推理算法;③提供面向访问策略规则的元组空间、元组、协同原语以及匹配机制。⑹基于本体的方式描述SWTs的体系结构,从而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管理元组空间中的内容以及协同实体与元组空间之间的交互,满足开放动态的分布式系统对元组空间可扩展性的要求。⑺设计并实现了SWTs原型系统,具体包括三个独立的组件:①语义元组空间;②规则元组空间;③访问策略元组空间。通过实验的性能评估验证了SWTs概念模型的可行性以及SWTs原型系统的适用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2 背景知识
  • 2.1 语义Web 技术
  • 2.1.1 RDF
  • 2.1.2 RDF Schema
  • 2.1.3 OWL
  • 2.1.3.1 本体
  • 2.1.3.2 描述逻辑
  • 2.1.3.3 本体描述语言
  • 2.1.4 SWRL
  • 2.2 协同模型和语言
  • 2.2.1 Linda
  • 3 SWTs 概念模型
  • 3.1 SWTs 体系结构
  • 3.2 SWTs 元本体
  • 3.3 数据模型
  • 3.3.1 语义元组空间和语义元组
  • 3.3.2 元组空间中的语义不兼容
  • 3.3.2.1 空节点
  • 3.3.2.2 集合
  • 3.3.3 规则元组空间和规则元组
  • 3.4 协同原语
  • 3.4.1 语义协同原语
  • 3.4.2 应用实例
  • 3.4.2.1 实例场景
  • 3.4.2.2 实例分析
  • 3.4.3 访问策略协同原语
  • 3.4.4 规则协同原语
  • 3.5 匹配机制
  • 3.5.1 传统匹配
  • 3.5.2 基于语法的匹配
  • 3.5.3 基于语义的匹配
  • 4 访问控制机制
  • 4.1 访问控制策略本体
  • 4.2 访问控制策略推理算法
  • 4.3 访问控制策略应用
  • 5 SWTs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语义元组空间
  • 5.2 规则元组空间
  • 5.3 性能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中小零售企业物流协同模型构建问题的研究[J]. 现代商业 2014(32)
    • [2].基于信任的智能电网供应链全面协同模型研究[J]. 陕西电力 2015(07)
    • [3].高科技企业生态学竞争协同模型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05)
    • [4].基于复杂网络的海上大型编队指挥控制信息协同模型[J]. 舰船电子对抗 2015(04)
    • [5].零售企业物流协同模型构建[J]. 商业时代 2013(30)
    • [6].优质猪肉供应链协同模型设计[J]. 食品工业科技 2009(08)
    • [7].基于复合协同模型的江西省与全国“两化融合”水平对比分析[J]. 信息系统学报 2012(02)
    • [8].协同模型与虚拟现实的探索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 2011(12)
    • [9].知识治理视域下竞争情报协同模型构建[J]. 情报杂志 2014(04)
    • [10].两化深度融合的测算及其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三元复合协同模型[J].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17(06)
    • [11].电子政务跨系统协同模型研究——基于系统要素的视角[J]. 情报杂志 2015(01)
    • [12].企业集团技术创新协同模型分析[J]. 航天工业管理 2011(07)
    • [13].基于服务本体的可观测协同模型[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9(06)
    • [14].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校企协同模型与机制[J]. 高教论坛 2017(08)
    • [15].语用协同模型及其在背景建模中的应用[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4(05)
    • [16].可信的自治式服务协同模型和应用开发构架[J]. 中国科学(F辑:信息科学) 2009(11)
    • [17].树木虚拟动态生长多因子协同模型及耦合研究综述[J]. 世界林业研究 2016(01)
    • [18].突发事件舆情导控中风险决策和行动协同模型建构[J]. 行政与法 2018(11)
    • [19].关于跨境电商与物流协同模型及路径的分析[J]. 文存阅刊 2018(16)
    • [20].电网资产管理中业务协同模型构建研究[J]. 华东电力 2014(01)
    • [21].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距离协同模型的区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及实证[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07)
    • [22].互动协同模型在二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10)
    • [23].创业生态系统内的种间关系协同模型研究[J]. 中国商论 2015(30)
    • [24].基于Multi-Agent的面向交货期的生产协同模型应用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11(05)
    • [25].跨境电商与物流协同模型及路径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01)
    • [26].国家治理“10S”协同模型及其思维应用——全球、区域与国家协同治理理论研究[J]. 国家治理 2018(27)
    • [27].基于要素分析的知识创新运行过程网络协同模型构建[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0(10)
    • [28].基于复杂网络的指挥控制信息协同模型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8(22)
    • [29].角色绑定的自组织自演化多Agent协同模型[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9(07)
    • [30].基于BIM的建筑结构多专业协同模型创建方案分析[J]. 江西建材 2020(08)

    标签:;  ;  ;  ;  ;  

    面向开放环境的语义协同模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