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银行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支持经济体制改革、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是整个金融改革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银行业纷纷掀起了抢滩中国市场,入股我国本土市场的高潮。特别是进入2004年。外资参股境内银行已达到政策的极限和前所未有的强度。同时外资参股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截至2007年6月底,已有29家境外机构投资入股21家中资银行,入股金额超过190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确增强了中资银行的资本实力,改变了中资银行单一的股权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中资银行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但我们也要对引资过程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已经出现的不良苗头给予高度警惕。关于参股后的中资银行运营效率改善与否的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中心。文中即以此为背景,通过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银行,运用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这些外资参股后银行进行运营效率的实证分析,来说明其运营效率的变化情况。本文采取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来进行实证研究,其中将员工人数、固定资产和利息支出作为投入变量,将贷款、存款、作为产出变量。本文选择了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深发展、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作为分析对象,理由是它们都是在2003-2004年被参股,数据统计分析对比性较强。另外,本文还选取了中信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作为统计基准,理由是这两个银行资产比较干净,截止本文开题时,尚未有外资进入。因此可以把它们作为中国银行业的正常业务增长的基准数据,与其它参股银行进行纵向比较。我们选取了2001-2006年共六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较好地反映各银行参股前后效率相对变化的时间趋势。通过对DEA方法所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的效率有所提高,交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的效率未有太大变化。其次,基准银行中的中信银行的效率变化不大,中国农业银行的效率有所提高。可以推定中国银行业运营水平的普遍提高。再次,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的效率提高只有部分原因为外资银行参股导致,中国银行业运营水平的普遍提高也是其效率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第三,交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的效率未有太大变化,说明外资参股对其效率改善并未做出贡献,如果考虑到中国银行业运营水平的提高情况,我们甚至可以说外资参股对其效率产生了负效应。而这两个银行的外资参股规模都是最大的,一个为19.9%,一个为17.89%,都接近国家规定的上限。同时,交通银行还是我国银行业规模仅次于四大国有商行的第五大商业银行。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最后,基准银行的SE都有所改善。中信银行由于在04、05年的PTE没有提高,最终导致其效率未有太大变化。而农业银行意识到自身规模太大的不足,在人员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调整,提高了SE;同时,作为中国四大商业银行之一,其PTE一直保持着行业的领先水平,因此,其PTE、SE都有所改善导致了效率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并不一定会提高被参股中资银行的运营效率,即使被参股中资银行的效率有小幅提高,如果考虑到整个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运营水平的整体提高,那么外资参股所起的作用也是相当有限的。因此,我们在对待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问题上应该谨慎,还应该从更深的层次来分析这个问题。外资金融机构参股中资银行,无论是对于外资金融机构还是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合资和合作带来的利益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结合所得出的结论。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出了外资参股并购条件下中资银行的政策建议。第一、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要掌握银行控制权、要谨慎。本文实证部分的结论说明,我国参股银行总体效率的提高只有一部分是外资进入的结果,其主要原因还是我国金融行业总体水平的提高。并以交行为例证明了,如果被参股银行的规模十分庞大,那么外资参股对其效率的提高更是差强人意。因此我们在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上要慎之又慎,一定要明确我们的目的。第二、选择符合标准的外资金融机构,提高准入标准。银行引进外资金融机构一定要慎重,不能滥引。本文实证部分得出这样的结论: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被参股后的效率有所提高,交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的效率未有太大变化。因此我们在选择外资金融机构时,要做好论证,一定要把能提高参股银行的运营效率作为第一前提,并提高相应的准入标准。第三、努力化解分歧、不能操之过急。从已经完成的外资银行投资入股中资银行的案例来看,中外双方会产生很多分歧。不仅期初谈判阶段会出现争执,在日后不断深入的合作过程中,各种争执也逐渐更多,从而降低了运营效率。因此只有努力化解掉这些分歧,才能与外资进行良好的合作,实现双赢。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双方都应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奢望立即解决所有的问题。第四、实施政策引导,均衡区域银行业的规模效率SE。从实证结论中可以看到,规模效率SE对银行运营效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的效率有所提高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规模效率SE的提高;而交通银行和深发展银行之所以运营效率未有太大变化,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它们的规模效率SE在原地踏步。现实中,外资金融机构往往会选择活跃在经济发达地区或高利润的行业内,而缩减在欠发达地区或基础产业(农业)内的机构、人员乃至资金配置,这样会影响规模效率SE的作用,并导致金融资源在这些地区或产业的分配水平进一步降低。第五、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不是目的是手段。中资银行引进外资金融机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因此在外资入股问题上,必须“以我为中心”,保持我国银行的自主性。在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产品的同时,要保持自身值得保留的优秀传统,不能为了吸收外方的经验而抛弃我们长期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服务产品。本论文的可能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1)采用定量分析。国外现在对银行并购非常重视定量分析,由于我国这方面的并购案例不多,通过定量方法进行实证研究还基本上是空白。因此,本文利用实证方法对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进行分析,会使得银行并购研究比以往更深入一步。(2)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进行实证分析。在我国银行并购的实证分析中,事件分析法和财务方法是较为普遍使用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近几年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并且发展很快。而作为强大的单位实体运营效率的测量工具,它在我国银行并购中的运用还比较少。本文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的DEAP模型对外资参股中资银行进行效率分析,在国内可能还是首创。(3)使用数据基点的方法。由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对事件因果分析的功能还不是很强大,所以本文中使用数据基点的方法。在实证分析中,本文选取了中信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作为数据基点进行比较分析。理由是这两家银行尚未有外资进入,资产干净。这也是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运用的一个创新。以上即为本文的主要内容、观点和一些创新。由于笔者才疏学浅,知识和能力有限,对相关问题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仍有欠缺,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选题背景及写作思路
  • 0.2 基本研究方法
  • 0.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0.2.2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0.3 本文的几点创新
  • 0.3.1 采用定量分析
  • 0.3.2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 0.3.3 使用数据基点的方法
  • 1. 文献综述
  • 1.1 文章中的关键概念以及本文的特殊界定
  • 1.1.1 最狭义的并购
  • 1.1.2 狭义的并购
  • 1.1.3 广义的企业并购
  • 1.2 国内外关于跨国银行并购的述评
  • 1.2.1 国外关于跨国银行并购的研究
  • 1.2.2 国内对跨国银行并购的研究
  • 1.3 国内外关于跨国银行并购的实证研究方法分析
  • 1.3.1 效率边界法(The Efficient Frontier Approach)
  • 1.3.2 财务比率指标法
  • 1.3.3 事件研究法(Event-Study Methodology)
  • 1.4 国内外银行并购的实证研究成果述评
  • 1.4.1 并购有效论
  • 1.4.2 并购无效论
  • 1.4.3 两种论点的评析
  • 2. 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现状
  • 2.1 参股成为外资银行的主要趋势
  • 2.1.1 参股相对于其它组织形式的优势
  • 2.1.2 外资银行参股我国银行业的三种模式
  • 2.1.3 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的特点
  • 2.1.4 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的变化
  • 2.2 外资参股中资银行存在的问题
  • 3. 银行并购的效率理论及本文实证指标体系
  • 3.1 银行并购效率理论(Efficiency Theory)
  • 3.2 本文实证分析中所选取的指标体系
  • 3.2.1 DEA 方法
  • 3.2.2 本文DEA 实证分析中所选取的指标体系
  • 3.3 实证对象的样本分析
  • 4. 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的实证分析
  • 4.1 DEA 法对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 4.2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 外资参股并购条件下中资银行的政策建议
  • 5.1 国有商业银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要掌握银行控制权、要谨慎
  • 5.2 选择符合标准的外资金融机构,提高准入标准
  • 5.3 努力化解分歧、不能操之过急
  • 5.4 实施政策引导,均衡区域银行业的规模效率SE
  • 5.5 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外资参股并购中资银行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