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郊区新农村农民居住点模式研究 ——以奉贤区为例

上海郊区新农村农民居住点模式研究 ——以奉贤区为例

论文摘要

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上海已经成为我国郊区城镇化和现代化推进最快的地区之一。上海郊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农民对农村居民点的住房质量、居住环境和功能的要求也日益增加。然而,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住宅建设研究和相关的政策引导相对滞后,造成了目前郊区农民居住点布局分散、规模偏小、宅基地过大、建房频率快、配套不健全、缺乏地区特色等问题,已经无法满足上海郊区发展的要求。2000年上海郊区启动了第一批村镇住宅中心试点项目的建设,成效显著。2003年,上海又启动了第一批郊区宅基地置换试点项目的建设,置换后节约土地54.4%。建立科学合理的村镇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郊区、新农村的重要前提。在郊区城市化,推动农民就业向非农转移的过程中,农民居住点的合理布局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本文在上海市“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发展总目标和“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即“三集中”)总战略的指导下,全面分析了上海郊区(以奉贤区为例)农民居住点的现状、成因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探讨了农民居住模式的选择,并对比国内外居住模式的成功经验,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宅基地置换要适应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动拆迁;(2)村庄归并(中心村建设)是实现农村“三化”的主要途径之一;(3)农村自然村落综合改造只是权宜之计,村庄归并才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论文目录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中心村
  • 1.2.2 居住模式
  • 1.2.3 宅基地置换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2 文献回顾
  • 2.1 论基础
  • 2.1.1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1.2 中心地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居住模式研究概述
  • 2.2.2 居住模式研究评述
  • 3 奉贤区农民居住现状分析
  • 3.1 奉贤区农民住宅建设发展历程
  • 3.2 奉贤区农民居住现状及成因
  • 3.2.1 奉贤区农民居住点现状
  • 3.2.2 奉贤区农民居住点成因
  • 3.3 存在的问题
  • 4 奉贤区农民居住模式选择
  • 4.1 模式选择的背景依据
  • 4.2 上海郊区农民几种居住点模式的类型
  • 4.2.1 基于政府组织的宅基地置换模式(以庄行、青村为例)
  • 4.2.2 基于村委会自发组织的宅基地置换模式(以杨王村为例)
  • 4.2.3 基于自主引进资金的村庄归并模式(以金汇百曲村为例)
  • 4.2.4 基于三级财政支持的自然村村改模式
  • 4.3 三种模式对比分析
  • 5 经验借鉴与模式对比
  • 5.1 国内经验与模式
  • 5.1.1 全迁式建设模式
  • 5.1.2 半迁式建设模式
  • 5.1.3 整治式建设模式
  • 5.2 国际经验与模式
  • 5.2.1 以色列农村乡村服务中心的建设
  • 5.2.2 美国郊区新社区或新村
  • 5.2.3 英国农村中心村
  • 5.2.4 欧洲小城镇居住模式
  • 5.3 经验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宅基地置换要适应城镇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的动拆迁
  • 6.1.2 村庄归并(中心村建设)是实现农村“三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 6.1.3 农村自然村落综合改造是一种权宜之计
  • 6.1.4 村庄归并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办法
  • 6.2 政策建议
  • 6.2.1 大力支持政府宅基地置换工作
  • 6.2.2 以经济扶持为前提,提倡农民居住点科学布局
  • 6.2.3 政府部门主动提供各方支持和资助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海郊区党代会报告比较分析[J]. 党政论坛 2017(03)
    • [2].同光年间的荣顺馆[J]. 食品与生活 2017(03)
    • [3].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J]. 上海农村经济 2019(01)
    • [4].上海郊区环境保护融资与治理对策[J]. 上海经济 2015(08)
    • [5].上海郊区改革与特色农业的发展[J]. 浦东开发 2008(S1)
    • [6].上海郊区服务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J]. 上海经济研究 2008(12)
    • [7].上海村庄改造纳入“一事一议”[J]. 城市规划通讯 2008(17)
    • [8].上海郊区的房子值得买吗[J]. 理财周刊 2019(16)
    • [9].上海郊区瓜农异地种瓜反季销售[J]. 中国果业信息 2012(02)
    • [10].浅析上海郊区汽车站的建设和发展[J]. 城市公共交通 2013(03)
    • [11].沸腾的热土——上海郊区工业的第二次飞跃[J]. 上海农村经济 2016(01)
    • [12].丰富市场供应 提高经济效益——浅论上海郊区发展域外农业的目的和意义[J]. 上海农村经济 2015(07)
    • [13].产城互动与上海郊区经济转型研究[J]. 上海农村经济 2014(11)
    • [14].资本流动与上海郊区城镇化建设[J]. 改革与战略 2014(11)
    • [15].大城市郊区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对上海郊区实地考察的研究[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0(05)
    • [16].上海郊区游客参观世博的交通选择[J]. 交通与运输 2010(05)
    • [17].中国共产党与上海郊区的抗日武装斗争[J]. 历史教学问题 2011(03)
    • [18].上海郊区发展历史、现状及展望[J]. 社会科学 2008(10)
    • [19].“光明糯1号”在上海郊区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J]. 上海农业科技 2015(04)
    • [20].上海郊区蓝莓果园病虫害的调查及防治对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04)
    • [21].上海郊区居民信息不平等因素研究[J]. 情报科学 2013(06)
    • [22].上海郊区工业发展分析与展望[J]. 发展研究 2011(01)
    • [23].加快上海郊区私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 上海农村经济 2008(11)
    • [24].《农村改革创新》[J]. 素质教育大参考(A版) 2014(07)
    • [25].浅谈上海郊区农村水环境问题及保护治理对策[J]. 中国水运(下半月刊) 2011(03)
    • [26].建城大业[J]. 小康 2011(07)
    • [27].上海郊区桃梨裂果严重[J]. 中国果业信息 2011(07)
    • [28].上海郊区城镇的社区管理方法探讨[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17)
    • [29].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上海郊区(县)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3(27)
    • [30].当前上海郊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挑战与对策[J].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3(04)

    标签:;  ;  ;  ;  ;  

    上海郊区新农村农民居住点模式研究 ——以奉贤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