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增长与波动 ——基于古典一般均衡货币视角的分析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增长与波动 ——基于古典一般均衡货币视角的分析

论文摘要

新古典理论的基础是以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相对价格理论,即资源配置可以通过表示要素稀缺性和人们偏好的相对价格进而达到最优。在这个理论中并没有得到任何有意义的总量以及总量之间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的统计变量完全是以货币价值的总量来表示的,即GDP所表示的总收入和其分解为工资、利润、消费、投资等,以及资本和证券,这些概念与新古典理论中的相对价格是完全不同的,它们并不表示任何实物上的投入产出关系,而是来自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如马克思所表明的,资本主义经济是实现“按比例分配劳动”或资源配置的一种特殊方式,这种特殊的方式就是以货币价值为基础的竞争。当主流经济学把由经济制度所决定的国民收入统计变量完全套用在生产函数上时,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理论中的逻辑矛盾,这种逻辑矛盾在剑桥资本争论中被揭示出来,作为逻辑问题就是总量与相对价格之间的矛盾,而在现实的经验问题上,则表现为新古典理论不能直接使用国民收入核算的统计资料来说明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更不能解释有效需求和经济制度问题。主流经济学中这种理论和现实的矛盾,导致了目前经济学在很多的理论问题上都存在着难以解决的复杂争论。而在现实问题的分析上,由于其理论中的逻辑矛盾,从而不能对现实经济问题做出逻辑一致的解释和进行有效的预测。因此本文建立了一个货币理论体系来解释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增长与波动。从而在总量和相对价格之间建立联系,表明一种完全不同于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这种均衡理论即是由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所表明的古典一般均衡理论。论文共分五章,结构安排如下:导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重要意义、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一章,对货币理论进行了重新梳理,从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性质(即货币是一种建立在资产抵押基础上的信用关系)入手,站在货币理论争论的角度,着重讨论货币理论的“两分法、存量与流量、内生与外生的货币供给”三个基本问题。最后从货币理论的基础出发得到了一种加总异质品的方法。第二章,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相对价格问题上,其核心是表明相对价格与总量的相互作用,其中重要的是收入效应。通过重新阐述收入的性质和收入效应,近而在总量和相对价格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表明一种完全不同于新古典的一般均衡理论,这种均衡理论即是由斯密、李嘉图和马克思所表明的古典一般均衡理论。第三章,构建了一个简化的货币经济宏观模型,并以此来对我国内生经济增长下财政与货币政策产生的动态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在经济衰退时,如果政府采取紧缩的货币、财政政策,势必导致更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但如果政府基于收入—支出模型或IS—LM模型使用财政、货币政策来调节总需求,其结果也很有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或滞胀。并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的结论。第四章,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从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均衡的角度,分析了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中,功能性收入分配比例失衡的原因及其对有效需求结构的影响。从而试图构建一种解释功能性收入分配失调与有效需求结构失衡问题的新框架,并对此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政府在调节经济的同时,应特别注意有效需求问题,同时调整收入分配,保持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这对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五章,以生产函数为基础的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统计变量之间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投入产出关系。而通过本章的论证,认为目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的所有由货币量值表示的统计变量是由社会关系或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决定的,与新古典理论中生产函数的技术分析并无关系。并运用这一新的理论分析我国之前的通货膨胀问题,表明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经济周期中产生的价格上升,而是类似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滞涨。由此预测,中国经济增长有可能将遭遇滞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货币理论
  • 第一节 货币的性质
  •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货币
  • 第三节 关于货币理论的争论
  • 1.3.1 两分法
  • 1.3.2 存量与流量
  • 1.3.3 关于内生的货币供给
  • 第四节 货币理论的基础
  • 第二章 收入效应与古典一般均衡理论
  • 第一节 总收入的性质
  • 2.1.1 本不应该存在的收入效应
  • 2.1.2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
  • 第二节 总量与相对价格
  • 第三节 古典一般均衡
  • 第四节 有效需求
  • 第五节 需求与供给
  • 2.5.1 需求
  • 2.5.2 供给
  • 2.5.3 供求均衡
  • 第三章 一个简化的货币经济宏观模型与内生经济增长
  • 第一节 简化的货币经济宏观模型
  • 3.1.1 模型的假定
  • 3.1.2 模型的行为方程
  • 3.1.3 均衡的条件:存量与流量的均衡
  • 3.1.4 基本的结论
  • 第二节 内生经济增长与财政、货币政策
  • 3.2.1 基于内生货币供给框架的分析
  • 3.2.2 财政政策
  • 3.2.3 货币政策
  • 3.2.4 经验检验与实证分析
  • 3.2.5 小结
  •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 3.3.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综述
  • 3.3.2 实证分析
  • 3.3.3 结论
  • 第四章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
  • 第一节 国内相关文献回顾
  • 4.1.1 关于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
  • 4.1.2 关于收入差距
  • 第二节 经济波动中的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以中国为例
  • 4.2.1 基本理论
  • 4.2.2 收入分配与有效需求
  • 4.2.3 实证分析
  • 4.2.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经济增长率之辩
  • 第一节 经济增长应关注名义GDP还是实际GDP
  • 5.1.1 实际GDP是假的
  • 5.1.2 货币与名义GDP
  • 5.1.3 内生的货币供给与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 第二节 我国的经济增长率:8%还是16%
  • 第三节 通货膨胀还是滞涨
  • 5.3.1 什么是通货膨胀
  • 5.3.2 经济周期中的通货膨胀与滞涨
  • 第四节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与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要素相对价格变动与制度变迁——基于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实证[J]. 农村经济 2014(01)
    • [2].中国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还是相对价格调整——基于二元结构变迁的视角[J]. 当代经济研究 2014(11)
    • [3].中国各省份要素相对价格多锥形均衡及影响因素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05)
    • [4].地区特征与中国地区间相对价格水平收敛性[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08)
    • [5].相对价格变异性与通货膨胀——关于经验证据的一个文献综述及未来研究展望[J]. 浙江社会科学 2014(03)
    • [6].货币冲击对农产品相对价格的影响[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1(09)
    • [7].农业补贴、要素相对价格与农地流转[J]. 财经研究 2020(05)
    • [8].反经济周期相对价格变动与现金持有——基于中国制造业全行业和细分行业的实证数据[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04)
    • [9].天然气过剩与相对价格合理化[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5(03)
    • [10].要素相对价格扭曲程度及其区域差异收敛性[J]. 社会科学研究 2020(02)
    • [11].我国能源反弹效应的测度及区域差异研究——基于能源相对价格变动角度的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10)
    • [12].要素相对价格变动对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13)
    • [13].稳定我国棉花相对价格的几点思考[J]. 棉花科学 2019(04)
    • [14].基于相对价格线的里昂惕夫之谜的理论探讨[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8(12)
    • [15].基于相对价格法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研究[J]. 上海经济研究 2013(12)
    • [16].收入分配与相对价格模型——斯拉法资本理论的贡献[J]. 海派经济学 2012(03)
    • [17].我国地区间相对价格水平收敛性再检验——基于面板门限套利模型的经验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 2012(04)
    • [18].能源相对价格对能源效率的非对称效应研究[J].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6(09)
    • [19].相对价格、收入预期与中国的经常账户波动——基于两部门跨期消费视角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 2015(09)
    • [20].2010年OECD购买力平价比较结果分析[J]. 调研世界 2011(06)
    • [21].产品相对价格、要素禀赋与要素收入分配[J]. 浙江社会科学 2015(02)
    • [22].中国通货膨胀与相对价格可变性——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2(04)
    • [23].通货膨胀、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效率[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13(03)
    • [24].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对中国高、低能耗行业出口的差异化影响——基于小波时频分析方法的研究[J]. 国际商务研究 2018(03)
    • [25].中国区域相对价格水平收敛性实证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0(03)
    • [26].国内外能源相对价格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质量的影响——基于行业能耗密度与竞争激烈程度异质性的分析[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19(06)
    • [27].贸易自由化、相对价格效应与技能溢价[J]. 财贸研究 2015(03)
    • [28].治理通胀与调整相对价格结合 经济重建与社会治理再造并行——2008年第2季度宏观经济分析[J]. 金融管理与研究 2008(08)
    • [29].中国相对价格水平变动的B-S效应机理分析[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11(05)
    • [30].电力、天然气会进入过剩时代吗(下)[J]. 大众用电 2015(08)

    标签:;  ;  ;  ;  ;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增长与波动 ——基于古典一般均衡货币视角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