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当归化学成分及抗菌作用研究

东当归化学成分及抗菌作用研究

论文摘要

自从弗莱明发明青霉素50年多年以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出现,曾使人类束手无策的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数百种抗菌药物几乎可抑制和杀灭所有的致病菌。同时,因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的滥用,引起耐药菌株剧增,细菌耐药性的普遍产生和耐药感染已经成为西医界的一大难题,但一时又缺乏有效手段从根本上解决的难题。中医药异军突起,将开劈感染性疾病诊治的新纪元,它不但可以使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可能促进中医药药源的开发,拓展中药的使用领域,确保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新的保障。东当归(Angelica acutiloba kitag)属于伞形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中药东当归挥发油具有拮抗胆碱、降低血压、镇痛、消炎等作用。近年研究还发现,东当归药材水提取物具有保肝,兴奋子宫平滑肌,促免疫,细胞毒作用和激活蛋白激酶活等作用。药物化学研究表明,东当归主要含有挥发油、磷脂类、香豆素类、甾醇类、单糖与多糖类化学成分。但对东当归挥发油组分以外的化学组分和抗菌药理作用研究却未见报道,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东当归的化学成分和抗菌药理作用,为东当归作为正式药材,今后纳入国家药典提供科学依据,本实验对东当归的化学成分及抗菌方面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本实验首先对东当归干燥的药材粉末应用CO2超临界萃取,并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挥发油的化学组分;CO2超临界萃取后的药材用80%乙醇继续提取,醇提取部分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然后将CO2超临界萃取物和醇提后的各萃取物进一步分离,并确定所得到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对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抗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一)用GC-MS联用技术从超临界CO2萃取得到的东当归挥发油组分进行分析,并首次从东当归挥发油当中分离鉴定出5,5-二甲基-双环(6,3,0)-1,7-十一二烯-3-酮等10种化学成分;超临界CO2萃取物为黄棕色油状物,得率为0.9%,而利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东当归挥发油得率仅为0.04%,超临界CO2萃取与传统方法提取东当归中挥发油化学成分有显著不同。(二)采用反复的硅胶柱层析对CO2超临界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和正丁醇萃取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共得到九个单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以及1H-NMR、13C-NMR、MS、IR、DEPT、H-HCOSY、HMQC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其结构,它们分别是:Tridecyl tridecanoate(1)、Tetratriacontyl alcohol(2)、Docosanol(3)、Gaidic acid(4)、Tricos-9-enoic acid(5)、Stigmasterol-5,22-dien-3-ol(6)、β-daucosterol(7)、Diosmin(8)、Gallicacid-7-O-β-D-glucopyranoside(9)。(三)其中化合物(1)、(2)、(5)、(6)、(8)、(9)首次从东当归中分离得到。(四)不同萃取物抗菌实验结果表明,东当归正丁醇萃取物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东当归药材的提取分离
  • 2.1 仪器与材料
  • 2.2 药材的来源、鉴定及处理
  • 2.3 药材的提取分离
  • 第三章 有效部位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3.1 有效部位中化学成分的分离
  • 3.1.1 仪器与材料
  • 2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3.1.2 CO2超临界流体萃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
  • 3.1.3 石油醚萃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
  • 3.1.4 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
  • 3.1.5 正丁醇萃取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
  • 3.1.6 化合物的结构测定
  • 3.1.7 化合物的结构图
  • 3.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3 气质联用方法测定
  • 第四章 抗菌实验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4 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东当归化学成分及抗菌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