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人”何以存在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人”何以存在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摘要:在社会调查研究中,“人”的能动性表现在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在选题阶段要有问题意识,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研究设计阶段不能陷入“框剪主义”的泥潭,还要注意问卷调查的边界与限度。经验质感的培养是资料收集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资料处理与分析过程中,定量和定性研究都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在得出结果阶段,社会学理论的滞后和缺场表现尤为明显。

关键词: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归纳反思

社会研究者所研究的是社会现实中的人、人的行为,以及与人有关的社会现象。社会调查目的有三:描述“社会事实”,解释现象和探索本质、进行科学预测和对策研究。本文以研究过程作为主线,探讨研究者在调查研究中如何存在,并对社会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归纳与反思。

一、选择研究问题阶段

科学精神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怀疑”,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是指现有的“知识库存”不能够解决或解答的问题。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可以分为几类:“填补空白式的”在现有的“知识库存”中还无法找到的问题、采用不同理论或新方法对已研究过问题的再研究、伴随社会发展已做过的研究产生了新动态新变化或过去理论已不能解释已发生变化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对社会学问题本身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

在当代社会研究中,仇立平提出了四种极富启发意义的关于“提出问题”的方法论:涂尔干的“社会事实”论;米尔斯的“社会学的想象力”;以加芬克尔为代表的“常人方法论”;吉登斯的“结构二重性”理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范式”。“社会事实”论是典型的实证主义,认为社会事实是独立于个人意识与个人行为的客观事实,对个人产生强制力并塑造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米尔斯把人们面对的“问题”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在个人所处局部生活领域中直接体验到的“个人困扰”,另一种是常常包含制度上、结构上危机的“公众问题”。因此社会学的想象力主张个人只有通过置身于所处的时代之中,才能理解他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只有变得知晓他所身处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机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机遇。前两种方法论属于结构主义。常人方法论则是建构主义的认识方法,行动与环境不断处于相互建构之中,人们要在“理所当然”中进行“社会如何可能”的思考。吉登斯结合了结构和建构主义,认为人们在一个受制约的社会里建构一个制约自己的社会,结构是行动得以进行的前提,行动既维持结构也改变结构。

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和文献述评是社会研究问题的主要来源。专业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知识和各种操作技术、对社会生活的洞察力悟性和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都对选题具有深刻影响。研究问题的确定的逻辑是:研究领域一研究主题一研究问题。对问题的提出不能总是在同一领域、同一范围、同一层次上重复别人的研究,而应能为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各种规律提供新的知识,遏制低水平重复研究的不良学术风气。

二、研究设计阶段

(一)拒绝“框剪主义”

确定了研究问题后就要为实现研究目标进行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按照研究向度对研究问题进行分类可分为纵向为主线的过程性问题和横向为主线的结构性问题。过程性问题一般采用定性研究法,结构性问题则一般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两种方法是互相补充、互相印证的研究手段。研究对象以及理论取向的不同,决定着方法的采用。在两种方法的运用过程中都有值得注意的问题。

以田野与实证为基础的定性研究在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研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要求研究者摆脱预断。在实地调查中常常出现两种困境:要么是看了白看的不进入状态,要么是用自己学过的概念去裁剪经验或者用个人的臆断来提出所谓的理论框架然后再去“框定”、选择甚至有意修剪事实材料,华中科技大学的刘成斌老师形象的把它叫做框剪主义或盆景主义。具体表现为用从教条中生搬硬套过来的学术概念,去“发现”和“修剪”经验材料。根据不同的理论概念寻找或裁剪不同的经验材料,达到研究者“主观”有意想要或无意发现的“经验”。他指出“个案满地跑,框架满天飞”是目前盆景主义泛滥的写照。这种建构经验的盆景主意违背了理论概念原只是理解经验事实的知识库存之本位。在定性研究中,研究者之所以会陷入盆景主义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社会庞大复杂,确实会在概览某一片段时让人惊讶。其二是研究者的方法素养问题。马克思·韦伯曾讲到:“最好将他那些个人的微不足道的意见隐藏不露,就像一个人在目睹汪洋大海或崇山峻岭时所做的那样,除非他认为自己有责任有天赋将自己的意见用艺术或预言的形式表现出来。”框架主义会遮掩实践的本来面目,只发现“想发现”、“应该发现”抑或是“准备发现”的现象往往会成为演绎,进而违反“事实”与经验,甚至让人们无法了解真实的经验常态。

从方法论层面来讲,定性研究是“理解”而非选择性建构,其对知识的创造过程是阐释主义。我们并不反对用一般性概念来理解思考问题、而是要对给予经验材料一般化的标签进行纠正。要以社会事实、原材料为出发点,尊重经验本身,用“逻辑”去理解经验,学术价值的归属点是还原或近似呈现森林。在田野调查研究过程当中中从材料出发而避开理论的既定,通过材料的逻辑性梳理和组合进行理论解读与阐释,以归纳方法推进研究逻辑。

(二)问卷调查的边界与限度

定量研究常常被用来进行理论检验。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互影响和因果联系。问卷调查法在定量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在研究设计阶段,把握好问卷调查的边界与限度是研究得以展开的重要基础。问卷调查可分为描述调查与检验调查。描述调查主要通过获得某现象的绝对数、相对比例和分布状况这三种数据来了解某个现象的情况。其唯一功能只可能是“查明”已知现象,而不可能是“发现”。检验调查是事先提出假设,然后通过统计分析来检验这些假设。要对原来假设之外的任何相关关系进行“探索”是不可能的。在实际调查研究过程中会出现两种错误,一种是想调查什么就调查什么,得到数据后随意找出一些变量进行分析,把分析结果当成所谓的“发现”。另一种是有些研究者在不去了解问卷设计者当初提出了哪些相关假设、控制假设与统计假设,就凭自己兴趣,对问卷数据进行二手分析或对人家原来设计的变量重新进行排列组合,进行相关分析。并冠以“探索”之名。

因此问卷要为被调查者设计,调查者既要知道自己需要了解什么问题,更要清楚被调查者能够回答什么问题,踏实设计出问卷,不做发现与探索的非分之想。

三、资料收集阶段

培养经验质感,往往会形成比较好的问题意识,也会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发挥大作用。华中乡土派强调以大量深入的驻村调查来形成经验质感。贺雪峰把以形成经验质感为目的的进行饱和经验训练的方法,称为“饱和经验法”。他认为“经验质感是对个人生活经验以外另一个总体性经验领域的领悟和把握能力,是一种正常的感觉能力,是闭着眼睛就可以自由行动的能力,是心中有数,是准确判断事物发展逻辑、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无序中看到有序、从混乱信息中抓住关键信息进行提炼概括的能力,是感觉到并能理解的能力,是悟性,是灵动的思考能力,是提出问题且把握问题的能力,是发散思维提出假设的能力,是一种已经身体化了的对复杂经验进行简化但不是简单处理的能力。这种能力一旦获得就几乎终身受用,有了这种能力,再进行专业研究就具有将专业问题还原到经验现场的能力。”有了经验质感,才能体验他文化的生活逻辑。一旦获得经验质感,从经验向专业领域扩张,将更有历史感、现实感或在地感。

以收集资料过程中的访谈为例,一种是仅仅追求材料本身的获取,生怕访谈过程中的一句话一个动作影响被访者,致使材料失真,这种方式失去了对经验现象的体悟过程,很难培养经验质感。另一种方式是把访谈本身也当做研究的一部分,注重获取、理解资料的互动过程。材料的客观性也不来自于被访谈者是否真诚而是来自于材料间的相互印证。这就是一种富有人文主义色彩的经验质感。

四、资料处理与分析阶段

(一)定量研究中常出现的几个错误

在定量研究中,社会统计学的正确应用才能更深入、更精确地研究和分析社会问题。相关学者发现在我国社会学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中主要存在着下述问题:首先是,要根据变量的测量水平以及统计分析的具体需要来确定选择和使用描述统计指标还是推论统计指标。如果统计指标选择错了,则统计分析的结果也肯定是错误的;其次,在中国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中,用非随机样本的调查结果推论总体是常见的错误;再次是不能正确地选择与变量的测量层次相适合的统计分析方法;最后是不能正确地解释计算机统计的结果。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研究结果的正确性。

(二)定性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定性研究在方法上因采用比定量研究更加隐晦和大胆的方式而更易具有创新性。但一般认为,定性分析的样本不能够代表总体,所得结论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同时,在研究质量上,实施过程具有主观性和灵活性,调查中无论是“共述”、“共景”、“共情”的递进,还是对研究的价值移情与超脱,都对研究者个人的专业素养和经验有极强的依赖性。研究结果在可靠性和有效性方面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

五、得出结果阶段

完成了资料收集与分析的工作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研究结果以恰当的形式传达给其他人,与他人进行交流。赵旭东在学术术评《超越社会学既有传统——对费孝通晚年社会学方法论思考的再思考》中提到:“中国社会学在追随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进程中,型构出来的仍旧是一种移植型的品格,这种品格明显体现在源于本土的理论极为匮乏。借用诸多翻译性概念所构建的理论,由于其自身缺乏语义逻辑的启示性、社会与文化的关联性以及真正意义的现实关怀,使得这些理论天生便具有了移植性社会学理论的缺陷。”笔者认为中国社会学理论滞后与缺场使社会研究中个人、社会与文化的融通受到限制,文化自觉任重道远。因此,在撰写过程中,要把中国经验嵌入到中国文化当中,发扬文化的自我创造能力,来表达见解形成共享知识。

参考文献:

[1]仇立平.社会研究和问题意识[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1):74.

[2]刘成斌.盆景主义及其超越——论田野调研中理论与经验的关系问题[J].社会学报,2014,(3):93.

[3][德]马克思·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

[4]黄盈盈潘绥铭.社会学问卷调查的边界与限度——一个对起点的追问与反思[J].学术研究,2010,(7):50.

[5]贺雪峰.饱和经验法——华中乡土派对经验研究方法的认识[J].社会学评论,2014,(1).

[6]尹海洁.试析近年我国社会学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中的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18-123.

作者简介:陈虹宇(1993.07-),女,云南昆明人,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2015级人口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

标签:;  ;  ;  

社会调查研究中的“人”何以存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