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球石植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球石植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一、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颗石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杜少荣,苗忠英,郑绵平,张永生,张雪飞,陈文西[1](2021)在《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夏里组蒸发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文中研究说明北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属东特提斯构造域,是一个具有成盐远景的蒸发岩盆地。前人对盆地的研究多局限于层序地层、构造运动、油气成藏等,对于盆地内蒸发岩的研究,特别是其成矿流体来源的研究报道较少。文章通过对北羌塘盆地龙尾湖QY-1钻孔中硬石膏岩层锶同位素进行测定,首次对盆地中侏罗统夏里组蒸发岩成矿流体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笔者所分析的样品的锶同位素比值变化范围为0.707 475~0.709 048,均值0.708 331,与同时期全球海水锶同位素比值(0.706 860~0.707 081)相比略高,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主要是海水。结合前人对羌塘盆地构造运动与盆地演化的认识,认为陆源锶的输入造成了本区的锶同位素比值高于同期海水。此外,钻孔中的同位素组成与前人公布的全球中侏罗世(164~160.2 Ma)海水锶同位素曲线具有较好的对比性,中晚侏罗世羌塘盆地海侵海退作用的强弱是控制盆地夏里组锶同位素演化的主要因素。

曾胜强[2](2021)在《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羌塘盆地是我国陆域勘探程度最低、面积最大的中生界海相含油气沉积盆地。晚三叠世末,北羌塘盆地突然从碳酸盐岩(或碎屑岩)沉积转变为火山-火山碎屑岩沉积,之后被早中侏罗世冲积扇-河流相沉积超覆,羌塘盆地由前陆盆地转换为裂谷盆地,那么,该沉积转换过程中的沉积序列、古气候、古环境及物源等有什么变化规律,沉积转换开始于何时?同时,该时期在南羌塘、藏南等海相地层中发生了碳同位素偏移和生物绝灭事件,这些事件与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和晚三叠世岩浆活动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深化认识羌塘中生代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及揭示东特提斯地区晚三叠世末生物绝灭、火山喷发以及海退海侵事件的联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择北羌塘盆地出露连续的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地层(包括岩心和岩屑)为研究对象,通过薄片、粒度、微体古生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年代学等手段,揭示了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的沉积序列、古气候、古环境、物源等变化规律,确定了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和盆地转换时间,并揭示了该沉积转换与同时期火山喷发、生物绝灭等事件之间的联系。主要认识如下:晚三叠世卡尼期,羌塘前陆盆地逐渐萎缩,上三叠统碎屑岩沉积(肖茶卡组上段、巴贡组等)总体表现为一套水深逐渐变浅的海陆过渡相硅质碎屑沉积序列。肖茶卡组上段呈现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完整的海退序列,之后被那底岗日组冲洪积相底砾岩沉积超覆。巴贡组从局限海转变为海陆过渡环境,之后过渡为火山碎屑岩沉积,与上覆火山碎屑岩整合接触。在羌塘中央隆起周缘,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以及三角洲平原含煤沉积。晚三叠世诺利-瑞替期,羌塘盆地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沉积事件,沉积了那底岗日组或鄂尔陇巴组,主要表现为陆上火山沉积序列,局部为水下火山沉积序列。根据典型剖面特征,分为三种沉积类型:类型1,上三叠统那底岗日组呈角度不整合沉积超覆于古生代褶皱地层之上,见于羌塘中央隆起以及盆地北部;类型2,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不整合于上三叠统地层之上,不整合面常发育古风化壳以及冲洪积相底砾岩,见于盆地西南缘和北部;类型3,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与下伏地层为连续沉积,主要分布于盆地东部和中部。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主要发育两类沉积序列:类型1,由冲洪积-河流相开始,逐渐向三角洲、潮坪-泻湖和局限台地演化的海侵序列,主要分布于北羌塘中部地区;类型2,由于受海水的影响相对较小,雀莫错组沉积期为陆缘近海湖相硅质碎屑沉积序列,包括河流、蒸发盐湖和浅湖等沉积环境,分布于北羌塘东部和北部地区。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活动呈幕式喷发过程。雀莫错南剖面发育完整的晚三叠世火山-沉积序列,从底到顶完整的记录了四期火山-沉积旋回,凝灰岩的沉积年龄分别为220.0±1.1 Ma、210.9±0.9 Ma、208.3±0.8 Ma和202.9±1.1 Ma,顶部年龄位于三叠系/侏罗系界限附近,与鄂尔陇巴组和雀莫错组的地层界限基本一致。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喷发时间在202~227 Ma之间,跨越了整个诺利期-瑞替期,火山喷发的持续时间约~25 Ma,并且呈现出203 Ma,208 Ma,211 Ma,217 Ma和221 Ma五个年龄峰值。北羌塘盆地于~227 Ma发生沉积盆地转换,由前陆盆地转换为裂谷盆地,~202 Ma之后,开启了羌塘侏罗纪裂谷盆地的早期充填过程。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古气候和古环境均发生了重大转变。沉积转换之前,碎屑岩的CIA、CIW和PIA值均较大,平均值分别为75.06,75.50和71.55,为中等~强风化强度,地化指标及微体化石结果显示该时期总体为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环境,部分为半湿润气候,水体为正常海水~半咸水环境,向上过渡为微咸水环境。沉积转换期间,化学风化指标大幅度降低,平均值分别下降到47.24,47.44和45.03,为低等风化强度,整体为半干旱气候,部分处于极端干旱气候,水体为淡水~微咸水环境。沉积转换后,化学风化强度整体回升,平均值分别增加到76.12,76.55和72.48,古风化为中等~高等风化强度,古气候整体为半湿润,部分为湿润气候,沉积转换后早期水体盐度较低,为淡水~半咸水的水体条件。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该沉积转换时期的古环境转变与同时期的火山喷发、碳同位素异常及生物绝灭等事件是基本同步的,晚三叠世幕式火山喷发造成大气圈和水圈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或甲烷)的大量快速增加,形成极端干旱的气候环境和海洋酸化等条件,可能是导致南羌塘等地区晚三叠世末生物危机的重要原因。另外,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前后的物源区也发生了变化。沉积转换之前,碎屑岩的锆石年龄大多集中在220~250 Ma之间,物源区主要为羌塘中央隆起;沉积转换之后,碎屑岩的锆石年龄主要集中在1700~1900 Ma和2100~2700 Ma,其次为200~220 Ma之间,羌塘中央隆起和松潘-甘孜复理石带为该时期的主要物源区。最后,本文将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前陆盆地萎缩阶段、裂谷盆地开启阶段和裂谷盆地早期充填阶段,建立了该时期的沉积演化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各阶段的沉积演化历史。

沈利军[3](2020)在《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是地球表面时代最新、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大陆高原。青藏高原隆升的时间和幅度,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研究青藏高原内部新生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过程对了解高原新生代隆升历史具有重要意义。青藏高原的新生代盆地可很好的反映出其隆升变化情况,因而在研究隆升过程中,很有必要分析这些盆地的形成背景、充填和演化机制。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沉积了完整的新生代地层,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的良好场所,其新生代地层保存了良好的高原隆升记录,是对青藏高原隆升最直观的反映。本文对北羌塘盆地始新世唢呐湖组开展地球化学特征、碳氧同位素、硫同位素、碎屑锆石U-Pb年龄、孢粉等综合研究,查明唢呐湖组沉积时代、沉积环境和物质来源,建立北羌塘盆地新生代地层演化格架,讨论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的隆升状态。论文主要获得以下成果与认识:(1)本文通过岩相学、沉积构造等指标,详细划分了唢呐湖组沉积相。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是一套以细碎屑岩为主的陆相沉积,底部为辫状河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含砾砂岩、砾岩,发育正粒序韵律沉积,可见冲刷面及交错层理,中部为滨湖亚相,出露岩性为砂岩和粉砂质泥岩,上部为浅湖亚相,出露岩性主要为紫红色泥岩,水平层理发育,可见薄层状石膏,顶部为蒸发盐湖环境,出露石膏、硬石膏,可见薄层泥岩,部分地区因盐类的析出和淡水的注入,还可见沉积含膏藻灰岩。整体为一套从辫状河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最后转变为干旱盐湖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层。(2)本文通过最小碎屑锆石U-Pb年龄(59.57±9.21Ma)和孢粉组合特征(Distachya),对唢呐湖组沉积时代进行了厘定。北羌塘唢呐湖组沉积于始新世—渐新世早期(51~28Ma),其沉积时代及沉积环境与可可西里盆地雅西措组类似。(3)本文通过矿物学和地球化学指标(CIA,A–CN–K等)对比研究,确定了唢呐湖组古气候特征、构造背景、物质来源及物源区特征。唢呐湖组物源主要为长英质火成岩物源,少部分为中性火成岩物源,且物源区风化作用弱,其构造背景为大陆相关的裂谷环境,沉积时为半干旱—干旱的古气候条件。(4)本文通过碳氧同位素研究及硫同位素研究,计算了唢呐湖组沉积时的古海拔,并对其古湖泊环境进行研究。在唢呐湖组沉积时期,北羌塘盆地古海拔约为2830m+715/-862m,总体处于半开放—半封闭的浅水氧化的湖泊环境中,盐度较高。(5)本文通过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其碎屑锆石经历的构造热事件进行了说明。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经历了多期构造热事件包括新太古—古元古代的构造热事件(2224~2668Ma),中元古代Columbia超大陆拼合热事件(1581~1929Ma),新元古的Rodinia超大陆聚合热事件(622~1198Ma),泛非运动构造热事件(422~578Ma),古特提斯样闭合热事件(204~269Ma)和中特提斯洋俯冲热事件(103~179Ma),结合唢呐湖组沉积期羌塘盆地为内陆湖泊沉积,表明其锆石的再旋回特征;3件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布直方图的类似性,说明唢呐湖组物源较为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6)本文对唢呐湖组综合研究,通过沉积学的方法,对该时期的青藏高原隆升状态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阶段性抬升的特征,并将其划分为了三个阶段。受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影响,北羌塘盆地在古近纪已均为陆相环境:1)古新世至始新世—挤压造山阶段(康托组沉积时期>51Ma),沉积河流相红色磨拉石岩性组合,整体表现为差异隆升;2)始新世—相对稳定抬升阶段/整体抬升(唢呐湖组沉积时期51~28Ma),沉积湖泊相细碎屑岩、膏岩及含膏藻灰岩,盆地内部地形高差较小,青藏高原整体稳定抬升;3)始新世末渐新世早期—快速隆升(鱼鳞山组火山岩<28Ma),岩石圈地幔拆离、深部物质上涌使地壳发生快速抬升。

薛伟伟,马安林,胡修棉[4](2020)在《羌塘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岩石地层格架厘定》文中认为羌塘盆地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侏罗系—白垩系分布广泛,但由于地处高寒地区,地层厘定工作一直以来较为薄弱,这限制了地质认识水平的提高。本文通过总结前人40年来的野外基础调查资料,结合近年来我们对羌塘盆地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和评述了羌塘盆地侏罗纪—白垩纪的岩石地层格架,并简要探讨了各地质单元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源,并提出了羌塘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格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李高杰,夏国清,伊海生,季长军,杨嘉宝[5](2020)在《西藏南羌塘坳陷泥质烃源岩评价及有利生烃区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羌塘盆地是中国特提斯域面积最大、最具有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盆地内沉积有多套泥质烃源岩层,其中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中—下侏罗统曲色—色哇组以及上侏罗统安多组三个层段生烃潜力巨大。本文在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通过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对南羌塘坳陷中生界上述三套泥质烃源岩层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并对它们的生烃有利区进行了预测,探讨了优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结果显示土门格拉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中等偏低,有机质类型主为Ⅱ型,热演化程度较高,整体为差—中等生油岩,主力生烃坳陷位于分布在双湖多普勒乃—查郎拉和安多达卓玛—土门一带;曲色—色哇组有机质类型较好(Ⅱ1型),但有机质丰度偏低,且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属差生油岩,有利生烃区主要位于西部昂达尔错、中部扎曲乡和东部达玛尔地区,同时在双湖毕洛错地区发育一个相对局限的优质烃源岩区;安多组有机质丰度高,且有机质类型好(Ⅱ1型),处于生油高峰的成熟阶段,为好生油岩,但分布局限,主要位于安多114道班地区。沉积环境是南羌塘坳陷优质泥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因素:土门格拉组时期,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以及海—陆过渡环境相对较高的沉积速率,为该套优质泥质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对于曲色—色哇组,广海边缘外陆棚体系不利于有机碳的沉积和埋藏,而相对局限的障壁—泻湖沉积环境则是优质烃源岩的有利形成区;上侏罗统安多组深水台沟相低能、静水的还原环境,以及浅水区稳定的有机质供给促进了该区富有机质黑色岩系的形成。这些研究对进一步明确羌塘盆地主力烃源岩特征与分布及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王天洋[6](2020)在《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文中提出特提斯造山带是地球上最复杂的构造域之一,其不仅记录多重古陆及其间陆壳碎块间的相互作用、汇聚拼合、隆升事件的发生;而且也记录了多重特提斯洋盆的演化及消亡过程。这些事件决定了它在全球构造和洋陆变迁等重大地质问题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约束中特提斯洋和新特提斯洋的闭合时限是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系统演化的关键,它们的俯冲闭合与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印度-亚洲板块的碰撞、青藏高原的隆升及整个东亚大陆发生挤压等众多相关地质过程密切相关,并深刻影响了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本论文选取特提斯构造域的主体青藏高原为研究区,聚焦于西藏地区白垩纪-古近纪海相沉积记录,分别就日土、江孜、吉隆和亚东地区选取典型剖面进行详细的生物地层学研究。同时运用沉积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方法,对江孜北家剖面和吉隆桑单林剖面白垩纪-古近纪沉积进行物源分析,确定桑单林剖面中白垩系蹬岗组砂岩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桑单林组中的碎屑锆石主要来源为亚洲板块;北家剖面下白垩统加不拉组为印度板块物源,而古近系甲查拉组为亚洲板块物源。在物源分析的基础上,对从北家和桑单林剖面中获取的放射虫化石进行详细鉴定和系统分析,并与全球低纬度放射虫组合进行对比。通过基于构建共生物种确定性离散序列的数学模型-单一关联法对放射虫进行生物年代学分析,建立了白垩纪放射虫带UAZ RK1-6,以及古近纪放射虫带UAZ RP1-4。进而约束印度-亚洲板块的初次碰撞时间发生在61.8 Ma(UAZRP1)之前;同时将该数学模型运用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日土地区)获取的放射虫化石,建立共存延限带UAZ1-5。结果表明在早白垩世晚期阿尔布期(Albian)时(UAZ5,101 Ma),中特提斯洋仍然存在。本论文还将由亚东古鲁浦剖面的古近纪海相沉积序列中新发现的15属29种介形虫,与喜马拉雅各地区沉积层序及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生物组合进行对比分析,划分出Gyrocythere grandilaevis、Loxoconcha mataiensis 和 Alocopocythere transversa 生物带。结果显示,在始新世中期,全球特提斯域介形虫动物群面貌极其相似,表明其很可能栖息于相似的海洋环境中。此外,藏南最高海相沉积地层遮普惹组中产出的丰富的浮游/底栖有孔虫、介形虫、翼足虫、钙质超微化石组合表明西藏南部地区乃至整个特提斯域在始新世晚期仍处于开放的浅海环境中,广阔的新特提斯洋海道仍然存在。

李高杰[7](2020)在《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碳循环是影响地球上所有表层储库的最重要的生物地球化学系统之一,具有复杂的生物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相互作用,调节和推动气候短周期和长周期的变化。侏罗纪特别是中、晚侏罗世是全球古板块重组的时期,也是中生代古海洋、古气候变化的重要时期。而稳定同位素记录,为地质历史时期古海洋和古气候的显着变化提供了证据。论文以西藏羌塘盆地安多地区114道班剖面上侏罗统安多组黑色岩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对研究剖面的成岩蚀变信息、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古环境参数进行了分析,重建了东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的古海洋和古气候背景,分别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通过对西藏安多114道班上侏罗统安多组系统采集样品,进行了有机碳同位素和无机碳同位素同步分析,建立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碳同位素曲线。通过与全球同时代地层碳同位素对比,西藏特提斯与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具有同步变化的特点。同时,全球碳同位素曲线对比也显示,不同地域表现差异的长周期碳同位素趋势,这种差异与古大西洋盆地的打开造成的古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改变和进而造成的古海水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密切相关。(2)根据海水溶解二氧化碳[CO2(aq)]浓度与海洋浮游植物δ13CP和水溶二氧化碳δ13CCO2(aq)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关系,定量计算了西藏特提斯地区晚侏罗世大气CO2含量,结果可与前人利用植物叶片气孔法和古土壤碳酸盐结核碳同位素法相对比。这为古代大气p CO2含量的定量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3)对洋-气系统中含碳离子的碳同位素计算,显示晚侏罗世大气二氧化碳碳同位素组成δ13CCO2(g)介于-9.4~-4.3‰之间,平均-7.3‰;由全岩Ce异常指示的古海平面整体呈下降的趋势,这与中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拉萨地体和羌塘地体的碰撞以及班公湖-怒江洋的关闭相联系。(4)海水δ13CDIC的变化主要受温度分馏效应和生物分馏效应的共同影响。基于对温度分馏函数的拟合,以及引入的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残留DICS值之间的同位素质量守恒方程,定量化证实了生物分馏效应是控制安多114道班剖面碳同位素偏移的主要因素。当生物摄取DICP值与海水DICS比值约为0.19时,就能造成海水碳同位素偏移5.2‰左右。(5)碳同位素和有机碳埋藏与古气候之间具有显着的可识别的沉积响应关系。温暖气候阶段,伴随水文循环的增加和大陆风化速率的加强,陆源营养盐向海洋输送力增强和生物生产力、有机碳埋藏率提高,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高δ13C值;寒冷气候阶段,陆源营养盐和有机碳埋藏的降低,海水无机碳同位素表现低δ13C值。碳同位素和气候变化之间的这种耦合关系,符合基于海洋有机碳埋藏推断的古气候变化的解释。

张晓,徐桂文,达雪娟,陈兰[8](2019)在《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纪含颗石藻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系发育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岩系,化石较为丰富而倍受地质学家关注。本文选择双湖地区毕洛错剖面,从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方面分析富含颗石藻黑色岩系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黑色岩系有机碳含量为2.84%~3.71%,氯仿沥青"A"含量为0.18%~0.29%。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母质主要来源于浮游生物及少量陆生植物,Tmax为429~435℃,显示该套岩系处于未成熟阶段。研究区样品的主量元素Si、Al、Ca等元素较富集,表明该套黑色岩系以陆源碎屑输入为主;V/Cr、U/Th、Ni/Co、V/(Ni+V)特征比值、U和Mo的富集以及Eu和Ce无明显异常,反映了该套黑色岩系主要沉积在弱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以上研究表明,研究区含颗石藻黑色岩系为较好的烃源岩,保存条件较好,可以作为进一步勘探开发的有利烃源岩层。

刘发龙,李芸,王巧晗,宫庆礼[9](2019)在《颗石藻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的研究现状》文中提出对颗石藻的生物学种类、形态特征、分布特点做了简单概括,探讨了影响颗石藻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的多种因素,包括光照、温度、营养盐与海水酸化,揭示了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之间的偶联机制,对颗石藻的利用价值做出了展望。

李高杰[10](2016)在《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评价及沉积相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羌塘盆地作为我国第二大海相盆地,位于全球油气富集的特斯构造域东段,具有广阔的油气资源前景。自晚古生代以来,羌塘盆地经历了多次海水进退事件,形成有多套泥岩和碳酸盐烃源岩,其中生烃潜力最强的泥质烃源层要属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组、下侏罗统曲色组和中侏罗统色哇组三个层段,本次研究新增中侏罗统安多组泥页岩烃源岩。本文对己有研究资料收集分析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烃源岩分析,对南羌塘坳陷土门格拉组、曲色组-色哇组和安多组泥(页)岩的分布、沉积特征、烃源岩有机碳TOC、干酪根显微组分、镜质体反射率Ro和热解峰温Tmax等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羌塘盆地侏罗系泥质烃源岩开展评价研究,为全面评价测区生油岩规模和生烃潜力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依据。论文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1、曲色组、色哇组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1型干酪根占主导,但有机质丰度偏低,仅个别样品达到差生油岩标准,且处于高成熟和过成熟阶段,总体评价为差生油岩;土门格拉组有机质丰度中等偏低,近81%的样品达到生油岩水平,有机质类型主为Ⅱ型,含部分Ⅲ型,烃源岩热演化程度较高,整体表现差-中等生油岩等级;安多组有机质丰度高,且有机质类型较好(Ⅱ1型),烃源岩处于生油高峰的成熟阶段,为好生油岩级别,预测为南羌塘坳陷最具生烃潜力的烃源层。2、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泥质烃源岩初步预测有5个优质烃源岩分布区,平面形态呈E-W、NW-SE展布,其中土门格拉组2个,位于双湖多普勒乃-查郎拉和安多达卓玛-土门一带;曲色组-色哇组黑色岩系3个,分别位于测区西部昂达尔错、中部扎曲乡和东部安多达玛尔地区。在安多114道班也可能存在一分布局限的优质烃源岩区。3、沉积环境、海平面变化及盆地古地形构造对优质烃源岩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南羌塘坳陷土门格拉组、曲色组-色哇组和安多组烃源岩为三种不同沉积相模式成因,分别为三角洲模式、陆棚模式和台沟模式。其中陆棚成因烃源岩分布面积广,但有机质丰度最低,热演化程度最高,生烃潜力最差;台沟成因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有机质类型好,生烃潜力最大。台沟相成因烃源岩应为南羌塘坳陷油气资源勘探的优选靶区。

二、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颗石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颗石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夏里组蒸发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2.1 样品采集
    2.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3.1 数据有效性分析
    3.2 锶同位素组成
4 讨论
    4.1 蒸发岩成矿流体的来源
    4.2 研究区锶同位素演化的全球对比
5 结论

(2)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科学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羌塘中生代盆地早期演化研究现状
        1.2.2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火山-沉积事件研究现状
        1.2.3 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沉积转换及相关事件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1.1 盆地基底
        2.1.2 盆地构造层划分
        2.1.3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地层分区
        2.2.2 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
        2.2.3 北羌塘盆地中生界地层
    2.3 羌塘中生代盆地沉积演化
第3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特征及沉积序列
    3.1 上三叠统巴贡组沉积环境特征
        3.1.1 岩石学特征
        3.1.2 沉积构造特征
        3.1.3 古生物特征
        3.1.4 沉积相特征
        3.1.5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3.2 上三叠统鄂尔陇巴组(或那底岗日组)沉积环境特征
        3.2.1 岩石学特征
        3.2.2 沉积相特征
        3.2.3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3.3 中下侏罗统雀莫错组沉积环境特征
        3.3.1 岩石学特征
        3.3.2 沉积构造特征
        3.3.3 古生物特征
        3.3.4 沉积相特征
        3.3.5 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
    3.4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
        3.4.1 晚三叠世前陆盆地萎缩期沉积序列
        3.4.2 晚三叠世裂谷盆地开启期沉积序列
        3.4.3 早中侏罗世裂谷盆地早期沉积序列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与盆地转换时间
    4.1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
        4.1.1 雀莫错南剖面
        4.1.2 沃若山北剖面
        4.1.3 羌资16 井岩心剖面
        4.1.4 玛托剖面
        4.1.5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幕事件的区域对比
    4.2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盆地转换时间
        4.2.1 晚三叠世火山喷发年龄的分布特征
        4.2.2 沉积盆地转换时间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的古环境转变
    5.1 沉积转换前古环境特征
        5.1.1 古风化特征
        5.1.2 古气候特征
        5.1.3 古盐度特征
    5.2 沉积转换期古环境特征
        5.2.1 古风化特征
        5.2.2 古气候特征
        5.2.3 古盐度特征
    5.3 沉积转换后古环境特征
        5.3.1 古风化特征
        5.3.2 古气候特征
        5.3.3 古盐度特征
    5.4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环境转变及其对晚三叠世末生物绝灭事件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的物源变化
    6.1 沉积转换前物源区特征
        6.1.1 雀莫错南剖面
        6.1.2 羌资16 井岩心剖面
    6.2 沉积转换后物源区特征
        6.2.1 羌资16 井岩心剖面
        6.2.2 雀莫错南剖面
        6.2.3 沃若山北剖面
    6.3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转换期间的物源变化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盆地演化
    7.1 前陆盆地萎缩阶段
    7.2 裂谷盆地开启阶段
    7.3 裂谷盆地早期充填阶段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3)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青藏高原隆升研究现状
        1.2.2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研究现状
        1.2.3 拟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
        2.1.1 可可西里—金沙江缝合带
        2.1.2 羌塘盆地
        2.1.3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 区域地层
        2.2.1 古近系
        2.2.2 新近系
        2.2.3 第四系
第3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地层沉积特征
    3.2 岩石特征及矿物学特征
第4章 地球化学特征及稳定同位素特征
    4.1 地球化学特征
        4.1.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4 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2 碳、氧同位素特征
        4.2.1 实验结果及数据可靠性
        4.2.2 成岩蚀变分析
        4.2.3 古高程计算
        4.2.4 古湖泊环境
        4.2.5 古湖泊盐度
    4.3 硫同位素特征
        4.3.1 分析测试及实验结果
        4.3.2 硫同位素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5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碎屑锆石研究及孢粉研究
    5.1 碎屑锆石研究
        5.1.1 样品及测试分析方法
        5.1.2 Th、U比值分析及锆石特征
        5.1.3 锆石测试分析结果
        5.1.4 年龄数据讨论
    5.2 孢粉研究
        5.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5.2.2 孢粉分析结果
        5.2.3 孢粉组合划分及气候特征
第6章 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演化及其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6.1 唢呐湖组沉积环境研究
    6.2 对高原隆升的响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附录

(4)羌塘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岩石地层格架厘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地构造背景及中生代地层概况
2 羌塘盆地侏罗纪—白垩纪地层格架厘定
    2.1 北羌塘盆地岩石地层
        (1)雀莫错组。
        (2)布曲组。
        (3)夏里组。
        (4)索瓦组。
        (5)白龙冰河组。
        (6)雪山组。
    2.2 南羌塘盆地岩石地层
        (1)索布查组。
        (2)曲色组。
        (3)色哇组。
        (4)布曲组。
        (5)毕洛错组。
        (6)索瓦组。
        (7)114道班组。
        (8)阿布山组。
3 存在的问题
    3.1 北羌塘盆地岩石地层的穿时性及其对地层对比的影响
    3.2 标准化石的缺乏,导致区域内地层对比难度大
    3.3 侏罗纪南北羌塘盆地的差异性演化?
4 结论

(5)西藏南羌塘坳陷泥质烃源岩评价及有利生烃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1.1 区域构造
    1.2 烃源岩层分布
2 羌塘海相泥质烃源岩评价标准
    2.1 有机质丰度划分标准
    2.2 有机质类型划分标准
    2.3 有机质成熟度划分标准
3 中生界海相泥质烃源岩综合地球化学特征
    3.1 上三叠统泥质烃源岩
    3.2 中—下侏罗统泥质烃源岩
    3.3 上侏罗统泥质烃源岩
4 有利生烃区预测及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
    4.1 有利生烃区预测
    4.2 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
        4.2.1 古地理构造演化
        4.2.2 沉积环境变化
5 结论

(6)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历史及现状
        1.2.1 中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1.2.2 新特提斯洋演化过程
        1.2.3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过程/时间
    1.3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2.1 锆石分选与制靶
        1.4.2.2 锆石U-Pb同位素测年
        1.4.2.3 放射虫处理方法
        1.4.2.4 介形虫处理方法
        1.4.2.5 砂岩碎屑颗粒统计
    1.5 完成主要工作量
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2.1 青藏高原地质格架
        2.1.1 羌塘地体
        2.1.2 拉萨地体
        2.1.3 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
    2.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3 雅鲁藏布江缝合带
3 研究区沉积地层格架
    3.1 藏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划分
        3.1.1 江孜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3.1.2 吉隆地区白垩纪-古近纪地层
        3.1.3 亚东地区古近纪地层
    3.2 藏北日土县白垩纪地层单位划分
    3.3 地层实测剖面
        3.3.1 吉隆桑单林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3.3.2 江孜北家白垩纪-古近纪地层实测剖面
        3.3.3 亚东古鲁浦古近纪实测剖面
        3.3.4 日土约拉山白垩纪地层实测剖面
4 研究区生物地层与全球对比
    4.1 新特提斯洋白垩纪-古近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4.1.1 白垩纪放射虫生物地层格架
        4.1.2 古近纪放射生物地层格架
        4.1.2.1 北家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4.1.2.2 桑单林剖面古近纪放射虫组合
    4.2 中特提斯洋白垩纪放射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4.3 新特提斯洋古近纪介形虫组合特征与全球对比
5 研究区物源分析
6 讨论
    6.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时限和过程
        6.1.1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模型
        6.1.2 印度板块-洋内岛弧碰撞模型
    6.2 新特提斯洋消亡时限、生物古地理与古海洋环境
    6.3 中特提斯洋消亡时限与古海洋环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及认识
    7.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1 侏罗纪全球古地理变化
        1.2.2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温度变化
        1.2.3 侏罗纪全球古海平面变化
        1.2.4 侏罗纪全球古海水δ~(13)C_(DIC)值分布
    1.3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及控制因素
        1.3.1 碳同位素地层分布
        1.3.2 碳同位素分馏效应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古地理位置
    2.2 区域构造及沉积环境
    2.3 侏罗纪地层特征
        2.3.1 曲色组
        2.3.2 色哇组
        2.3.3 莎巧木组
        2.3.4 布曲组
        2.3.5 夏里组
        2.3.6 索瓦组/安多组
        2.3.7 雪山组/扎窝茸组
第3章 安多组地层特征及时代
    3.1 剖面列述
    3.2 地层时代
第4章 安多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4.1 岩石学特征
    4.2 沉积环境分析
第5章 样品成岩蚀变信息及有效性分析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测试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分析与测试方法
    5.2 显微构造特征
        5.2.1 阴极发光特征
        5.2.2 扫描电镜特征
    5.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5.3.1 有机质含量
        5.3.2 有机质类型
        5.3.3 有机质成熟度
    5.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5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6 碳氧同位素有效性分析
第6章 安多组碳同位素曲线及全球对比
    6.1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6.1.1 无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6.1.2 有机碳同位素变化曲线
        6.1.3 碳同位素差值(Δ~(13)C)变化曲线
    6.2 碳同位素变化曲线全球对比
        6.2.1 无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6.2.2 有机碳同位素曲线对比
第7章 晚侏罗世古海洋环境重建
    7.1 古大气pCO_2
        7.1.1 CO_2分压和含量定义
        7.1.2 定性法
        7.1.3 定量法
    7.2 古海水温度
    7.3 古大气pCO_2/古海水温度重建检验
    7.4 古海平面变化
    7.5 古海水δ~(13)C值
    7.6 古有机碳埋藏
第8章 晚侏罗世全球碳循环驱动机制及古海洋演化
    8.1 晚侏罗世碳同位素变化的主控因素
    8.2 晚侏罗世古海水演化与碳同位素波动的成因关联
第9章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及碳循环响应
    9.1 晚侏罗世全球古气候变化
    9.2 古气候与碳循环之间的可能响应关系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8)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纪含颗石藻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3.1.1 有机质丰度
        3.1.2 有机质类型
        3.1.3 有机质成熟度
    3.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2.1 主量元素
        3.3.2 微量元素
        3.3.3 稀土元素分析
4 结论

(9)颗石藻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颗石藻简介
    1.1颗石藻种类
    1.2 颗石藻形态特征
    1.3 颗石藻分布
    1.4 颗石藻对营养元素的要求
2 颗石藻光合作用研究现状
    2.1 主要光合色素
    2.2 环境对颗石藻光合作用的影响
        2.2.1 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2.2 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2.3 营养盐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2.4 海水酸化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3 颗石藻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3 颗石藻钙化作用研究现状
    3.1 颗石藻钙化机制
    3.2 环境对颗石藻钙化作用的影响
        3.2.1 光照对钙化作用的影响
        3.2.2 温度对钙化作用的影响
        3.2.3 营养盐浓度对钙化作用的影响
        3.2.4 海水酸化对钙化作用的影响
    3.3 颗石藻钙化作用对环境的影响
    3.4 化石颗石藻研究意义
4 颗石藻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偶联机制
5 颗石藻未来价值

(10)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评价及沉积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烃源岩评价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现状
        1.2.3 三叠系、侏罗系泥质烃源岩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区域构造
    2.3 区域地层
        2.3.1 三叠系
        2.3.2 侏罗系
        2.3.3 白垩系
        2.3.4 第四系
第3章 烃源岩剖面特征及沉积相分析
    3.1 土门格拉组地层特征
        3.1.1 剖面特征
        3.1.2 时代讨论
        3.1.3 沉积相分析
    3.2 曲色组、色哇组地层特征
        3.2.1 剖面特征
        3.2.2 时代讨论
        3.2.3 沉积相分析
    3.3 安多组地层特征
        3.3.1 剖面特征
        3.3.2 时代讨论
        3.3.3 沉积相分析
第4章 烃源岩评价
    4.1 烃源岩判别
    4.2 有机质丰度
        4.2.1 上三叠统烃源岩
        4.2.2 中下侏罗统烃源岩
    4.3 有机质类型
        4.3.1 干酪根显微组分分析
        4.3.2 干酪根元素分析
        4.3.3 干酪根碳同位素
    4.4 有机质成熟度
        4.4.1 镜质体反射率(R_o)
        4.4.2 岩石热解峰温(T_(max))
        4.4.3 干酪根镜检及元素分析
    4.5 烃源岩综合评价
第5章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及沉积相模式
    5.1 烃源岩展布特征
    5.2 优质烃源岩分布
        5.2.1 有机碳含量等值线图
        5.2.2 烃源岩厚度等值线图
        5.2.3 优质烃源岩区
    5.3 烃源岩控制因素
        5.3.1 沉积环境变化
        5.3.2 海平面变化
        5.3.3 古地理构造演化
    5.4 烃源岩沉积相模式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颗石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夏里组蒸发岩锶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质来源[J]. 杜少荣,苗忠英,郑绵平,张永生,张雪飞,陈文西. 矿床地质, 2021(05)
  • [2]北羌塘盆地晚三叠世末—早中侏罗世沉积序列与盆地转换研究[D]. 曾胜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3]北羌塘盆地唢呐湖组沉积环境与高原隆升响应[D]. 沈利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羌塘盆地侏罗系—白垩系岩石地层格架厘定[J]. 薛伟伟,马安林,胡修棉. 地质论评, 2020(05)
  • [5]西藏南羌塘坳陷泥质烃源岩评价及有利生烃区预测[J]. 李高杰,夏国清,伊海生,季长军,杨嘉宝. 地质论评, 2020(05)
  • [6]西藏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地层特征及其对古地理、古海洋演化的约束[D]. 王天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1)
  • [7]西藏安多地区上侏罗统碳同位素波动与古环境研究[D]. 李高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藏北羌塘盆地侏罗纪含颗石藻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与地质意义[J]. 张晓,徐桂文,达雪娟,陈兰. 矿物学报, 2019(05)
  • [9]颗石藻光合作用与钙化作用的研究现状[J]. 刘发龙,李芸,王巧晗,宫庆礼. 河北渔业, 2019(02)
  • [10]南羌塘坳陷上三叠统、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评价及沉积相分析[D]. 李高杰.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藏北羌塘地区侏罗纪球石植物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