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唑烷酮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

噁唑烷酮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如何有效控制耐药菌感染,是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始终面对的一个难题。噁唑烷酮类抗菌药是2000年上市的、结构全新的抗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药物,独特的作用机制使这类药物成为了新的抗菌药物研究热点。本课题组在对近几年文献报道的噁唑烷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化合物结构改造,合成了一系列噁唑烷酮类衍生物,本论文重点是: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和构效关系研究,为设计具有更强抗菌活性的新噁唑烷酮类化合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本实验选用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和标准肺炎克雷白杆菌(CMCC10211),采用肉汤二倍稀释法对74个噁唑烷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初步体外抑菌活性筛选,以MIC指标评价抑菌活性。进一步以11种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有耐药现象)评价了化合物TY101-26、29、38、39、48、59、69对耐药菌的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2.进行了基于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CoMFA)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和基于分子特征描述符的二维定量构效关系(2D-QSAR)研究。3.基于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征描述符的分布,进行了分子代表性分析。[结果]1.化合物TY101-11、12、13、17、18、19、20、21、22、24、25、26、27、28、29、30、38、39、43、44、45、46、48、59、62、63、64、66、68、69、73、74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6003)表现出很好的抑制活性(MIC≤4μg/ml),对标准肺炎克雷白杆菌(CMCC10211)无抑制活性((MIC≥64μg/ml)。2.化合物TY101-26、29、38、39、48、59、69等7个化合物对6种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编号:92615、1226、1026、721、F0720、1264)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MIC范围:2~8μg/ml),但没有显示杀菌活性(MBC>64μg/ml)3.运用COMFA方法建立了3D-QSAR模型,其中交叉验证系数q2为0.111;基于分子特征描述符的2D-QSAR研究,得出相关系数(R2)为0.12923,交叉验证系数(R2)为0.00203。4.化合物的vsapol和vsadon两项分子描述符分布不均匀。[结论]1.整个实验以linezolid为阳性对照药,linezolid呈现较强的杀菌作用(MBC≤1μg32个衍生物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MIC≤4μg/ml);TY101-26、29、38、39、48、59、69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活性(MIC范围:2~8μg/ml),无杀菌作用,抗菌活性较linezolid弱,上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与linezolid相比还有差距。2.基于分子特征描述符的分子代表性分析结果说明:设计的74个化合物没有形成良好的分布,不适宜作为训练集建立QSAR模型。提示我们在化合物结构改造中,应该使化合物的物化参数(分子特征描述符)有足够大的变化幅度,而且应注意物化参数在变化幅度内有比较均匀的分布,否则其变化对生物活性的影响的规律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一部分 化合物抗菌活性筛选
  • 一、初步的体外抑菌活性筛选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3 结果
  • 二、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三、对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活性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四、小结
  • 第二部分 构效关系研究
  • 一、构效关系研究方法简介
  • 二、运用CoMFA方法进行3D-QSAR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三、基于分子特征描述符的2D-QSAR研究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四、基于分子特征描述符的分子代表性分析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五、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图
  • 综述 抗菌药物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4-取代喹啉衍生物抗菌活性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与分子设计[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8(03)
    • [2].噻克硝唑对厌氧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8(03)
    • [3].喜树内生放线菌多样性及抗菌活性评价[J]. 微生物学通报 2010(02)
    • [4].N-取代苯基-5-取代苯基-3H-1,2,4-三唑-3-硫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英文)[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9(04)
    • [5].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植物根际土壤放线菌多样性及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04)
    • [6].海洋微生物抗菌活性产物研究进展[J]. 包装与食品机械 2010(04)
    • [7].假奓包叶抗菌活性部位提取工艺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09)
    • [8].贵州黔南喀斯特洞穴放线菌抗菌活性筛选及差异研究[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5)
    • [9].奶牛子宫内膜组织抗菌肽分离纯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4(06)
    • [10].中药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J]. 海峡药学 2019(10)
    • [11].薯莨色素的提取工艺及基本成分和抗菌活性研究[J]. 食品与药品 2014(02)
    • [12].减轻静滴阿奇霉素血管痛的方法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33)
    • [13].牦牛中性粒细胞防御素的分离纯化及抗菌活性[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9(03)
    • [14].贫瘦煤制备抗菌活性炭的研究[J]. 洁净煤技术 2008(05)
    • [15].诱导前后地鳖血淋巴抗菌活性的研究[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14(01)
    • [16].海洋生物共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分析[J]. 生物技术通报 2019(03)
    • [17].三株红树林来源链霉菌的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9(07)
    • [18].贵州洞穴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GZWMJZ-152的抗菌活性产物[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8(06)
    • [19].中氮茚并喹啉二酮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J]. 化学试剂 2017(03)
    • [20].双河洞放线菌多样性和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以阴河洞和杉林洞为例[J]. 中国岩溶 2015(06)
    • [21].溪黄草不同提取方法抗菌活性比较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4(05)
    • [22].六味中药对养殖场供水渠道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J]. 中国兽医杂志 2012(08)
    • [23].2株具有抗菌活性放线菌的筛选及鉴定[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24)
    • [24].呋布西林钠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及抗菌活性考察[J]. 中国药品标准 2010(04)
    • [25].3-O-烷基格兰地新同系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J]. 广州化工 2017(22)
    • [26].不同发酵时间对西瓜霜抗菌活性的影响及其有效部位筛选[J]. 中草药 2015(13)
    • [27].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麓土壤放线菌资源勘探及抗菌活性筛选[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3(04)
    • [28].鲑点石斑鱼皮肤抗菌活性蛋白的纯化及抗菌活性(英文)[J]. 动物学研究 2008(06)
    • [29].牛粪中链霉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抗菌活性[J]. 医药导报 2018(01)
    • [30].几种典型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与其抗菌活性[J]. 微生物学通报 2013(11)

    标签:;  ;  ;  ;  ;  ;  

    噁唑烷酮类化合物抗菌活性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