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

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利用评价手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历来为教育管理者所关注。尤其在教育走向多元化的今天,如何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如何切实有效地建立并不断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是摆在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面前亟待研究的一项课题。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并行的、不可分割的实践系统,而本研究着眼于分析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现状和特征,分析与反思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专业发展与中小学教师评价两者间的关系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教师评价制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争提出有价值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教师评价举措,即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究竟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式,为推进我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而努力。围绕这一主题,文章展开了以下论述:论文的前言部分就中小学教师评价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入手,对本研究的选题缘由及研究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阐述。在文献综述中,将英美两国对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研究的发展历程作一简单介绍,着重分析国内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发展趋势及前沿化研究,并对国外先进理念在国内的本土化利用有所交代。同时对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也一一理顺。论文的第一章对发展性教师评价这一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依据目标,重视过程,及时反馈,促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以此为基石,本章着重就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和当代教育理论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支持两方面做了阐述,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撑。论文的第二章重在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评价进行两方面的分析,以发放问卷和访谈实录的形式了解、记录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真实想法,导出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利弊。在分析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的成因做了较深层次的理性分析。诸如:效率至上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价目的单一化;管理至上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价重鉴定,轻激励的价值观;学历至上的评价导向导致教师不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评价效度不高导致教师对专业发展评价的不信任;教师评价与教师培训脱节导致教师忽视专业发展实践活动等等。论文的第三章通过对以南京市中学的一些个案研究,提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标准(从评价目的、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五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理想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策略,提出有价值的可操作性较强的中小学教师评价举措,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包括强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心,注重全程评价,构建评价协调机制和自我评价为主体,促进教师反思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发展性教师评价: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取向
  • 一、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
  • 二、当代教育理论对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理论支持
  • (一) 终身发展与终身教育理论
  • (二)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三)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四) 人的需求理论
  • 第二章 中小学教师评价的现状与成因分析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状况
  • 二、调查的基本内容
  • (一) 对教师评价目的的调查
  • (二) 教师民主参与的调查
  • (三) 评价内容综合性与差异性的调查
  • (四) 对多元评价主体的调查
  • 三、调查的基本结论
  • (一) 评价内容重绩效轻过程
  • (二) 评价主体重视他评,忽视教师自评
  • (三) 评价标准整齐划一,无法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
  • (四) 评价方法单一,以量化评价为主
  • 四、原因分析
  • (一) 效率至上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价目的单一化
  • (二) 管理至上的评价体系导致评价重鉴定,轻激励的价值观
  • (三) 学历至上的评价导向导致教师不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 (四) 评价效度不高导致教师对专业发展评价的不信任
  • (五) 教师评价与教师培训脱节导致教师忽视专业发展实践活动
  • 第三章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基本要求及实施策略
  •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基本要求
  • (一) 评价目的:整合奖惩与发展
  • (二) 评价内容:重视对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评价,注重教师的反思
  • (三) 评价主体:尊重教师主体地位,评价主体多元化
  • (四) 评价标准:结合教师工作特点,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
  • (五) 评价方法:量化与质化相结合,提倡科学化管理
  •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的实施策略
  • (一) 强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心
  • (二) 注重全程评价
  • (三) 构建评价协调机制
  • (四) 自我评价为主体,促进教师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发展性教师评价理论的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职后培养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 2020(18)
    • [2].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9(06)
    • [3].新课程背景下的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J]. 林区教学 2009(04)
    • [4].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思考[J]. 林区教学 2010(07)
    • [5].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的构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17)
    • [6].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 促进教师发展[J]. 黑河教育 2010(01)
    • [7].高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必要性[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07)
    • [8].我国高校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J]. 文教资料 2017(12)
    • [9].园长在幼儿教师发展性评价中应起的作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27)
    • [10].简析基于对话理念的发展性教师评价[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12)
    • [11].高师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三维”模型方案研究[J]. 时代教育 2014(09)
    • [12].高等学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J]. 大家 2012(05)
    • [13].关于高职院校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方式的思考[J]. 广西教育 2013(11)
    • [14].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之思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2)
    • [15].中学发展性教师评价探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33)
    • [16].试析幼儿园发展性教师评价[J]. 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8(07)
    • [17].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实施[J].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1(04)
    • [18].回归本真:高校发展性教师评价改革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09)
    • [19].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制度性障碍简析[J]. 中国教师 2008(02)
    • [20].基于发展性教师评价观的高校课堂教学评价[J]. 中国成人教育 2013(21)
    • [21].发展性评价视野下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4)
    • [22].发展性教师评价及评价多元策略[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05)
    • [23].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两难现状及对策思考[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2014(03)
    • [24].关于建立高校教学团队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考[J]. 护理研究 2014(18)
    • [25].中职学校发展性教师评价浅议[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11)
    • [26].“卓越计划”背景中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的建构[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3(02)
    • [27].以自我评价为核心的教师评价制度探析[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3(02)
    • [28].论高职院校发展性教师评价[J]. 黄山学院学报 2012(01)
    • [29].发展性教师评价——从教师视角看教师评价工作[J]. 歌海 2012(02)
    • [30].浅谈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作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03)

    标签:;  ;  ;  ;  

    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