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植栽培条件下春小麦生理特性及产质量变化研究

稀植栽培条件下春小麦生理特性及产质量变化研究

论文摘要

为探讨春小麦稀植栽培可行性及稀植栽培下品种生理特性变化规律,本试验选用八个黑龙江省生产实践中广泛种植、并经过了品种筛选优良品种(品系),设置三个处理:常规处理(Al),基本苗600万/hm2,稀植处理(A2、A3),基本苗450万/hm2、300万/hm2,并在稀植处理下施三叶肥、花期肥,通过田间试验对稀植栽培下春小麦光合生理性状、穗部性状、品质性状、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稀植栽培可使小麦旗叶光合速率提高,各品种旗叶光合速率变化较为一致(A3>A2>A1),东农125、龙麦20、龙麦29、龙辐10、克丰6的最大值均在20(umolCO2.m(-2).s-1)左右,且东农125、龙麦20、龙麦29在后期光合速率也较高,保持后期有较多光合产物的积累。旗叶的Chl(a+b)和Chl(a/b)变化规律不一致,东农122、龙麦29、龙辐10的Chl(a+b)最大值出现在A3处理,东农125、东农97-4056、克丰6在A2处理下Chl(a+b)达最大值,东农125、龙麦26、东农97-4056、克丰6的Chl(a/b)在A3处理下降幅度较大,Chl(a+b)值大、Chl(a/b)值小的旗叶在后期有较强光合性能,有利于产生较多光合产物。稀植栽培下比叶重也有不同程度提高,东农122、龙麦26、龙麦20、龙麦29在稀植下比叶重明显高于常规处理,东农97-4056比叶重最大值出现在全展后28天左右,在后期能够在旗叶中积累较多的干物质,有利于小麦高产量的形成。在三种处理下旗叶和籽粒的氮素含量的变化呈交叉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东农122和龙麦29旗叶含氮量分别在A3、A2处理下略高于其他处理,东农125、东农97-4056、龙麦29的籽粒含氮量在稀植处理下高于常规处理的含氮量。 稀植栽培下可延长旗叶功能期和延缓旗叶叶片的衰老,单位叶面积上积累的干物质比较多,为后期籽粒灌浆提供充足的养料。各品种单株叶面积变化趋势在各个时期均表现出A3>A2>A1,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基本是A1>A2>A3。 稀植栽培可增加收获穗数(83穗)、穗粒数(8.33个)、穗粒重(0.38g)、千粒重(3.99g)、总小穗数(1.48个)、有效小穗数(2.09个),减少无效小穗数(1.05个),不同品种对稀植的适应能力亦不同,使品种产量的增加多少有区别,东农97-4056、龙麦29在A3处理下获得高于常规种植产量,可视为适合稀植的品种,东农122、龙麦26在A2处理下获得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可视为适于稀植品种,其他为耐稀植品种。 龙麦29和克丰6籽粒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显著增加(A3>A2>A1),其他品种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有关加工品质的参数除在个别品种差异显著外,多数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且稀植栽培下蛋白质产量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只与穗粒数呈正相关,湿面筋含量只与穗粒重呈正相关,沉淀值与千粒重呈正相关,与产量均呈负相关,稀植栽培下产量和品质的矛盾依然存在。 供试品种中穗大粒多型——龙麦26、龙麦29两个品种在稀植条件下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关系协调较好,其次是多穗型——东农97-4056、克丰6和粒重型——东农122、龙麦20,说明适合稀植的品种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提高的前提下,可同步提高品质,最终达到黑龙江省春小麦节本、高产、优质、高效之目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1.1.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稀植栽培技术的发展
  • 1.2.2.稀植对群体生理指标的影响
  • 1.2.3.稀植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1.2.4.稀植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1.2.5.稀植对产量和品质的共同作用
  • 1.3.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试验材料
  • 2.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3.1.稀植栽培对叶面积的影响
  • 3.1.1.稀植栽培对单株叶面积的影响
  • 3.1.2.稀植栽培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3.2.稀植栽培对旗叶性状的影响
  • 3.2.1.稀植栽培对旗叶功能期的影响
  • 3.2.2.稀植栽培对旗叶光合速率的影响
  • 3.2.3.稀植栽培对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4.稀植栽培对比叶重的影响
  • 3.2.5.稀植栽培对氮素转移的影响
  • 3.3.稀植下光合性状与产质量间的关系
  • 3.3.1.稀植下光合生理指标显著性分析
  • 3.3.2.稀植下光合性状间及其与产量间的关系
  • 3.3.3.旗叶氮素转移与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3.4.稀植栽培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 3.4.1.稀植栽培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3.4.2.稀植栽培对穗部性状的影响
  • 3.5.稀植栽培对春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
  • 3.5.1.稀植栽培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 3.5.2.稀植栽培对加工品质的影响
  • 3.5.3.稀植下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
  • 3.6.稀植下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 4.讨论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速插秧机稀植分插机构仿真分析与试验[J]. 农机化研究 2018(02)
    • [2].水稻超稀植育苗技术要点[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5(02)
    • [3].水稻早育稀植裁培技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09)
    • [4].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20)
    • [5].浙西地区油菜超稀植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2)
    • [6].富来威水稻密播稀植再扩面积[J]. 农机市场 2020(04)
    • [7].玉米密植品种与稀植品种的产量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2)
    • [8].水稻超稀植栽培的技术要点[J]. 中国科技财富 2009(02)
    • [9].油菜超稀植套种西兰花高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9)
    • [10].浅淡水稻早育稀植技术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8(04)
    • [11].水稻超稀植栽培育苗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1(20)
    • [12].水稻超稀植高产栽培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0(04)
    • [13].水稻超稀植栽培育苗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8(09)
    • [14].富来威水稻密播稀植取得阶段性成果[J]. 农业机械 2018(12)
    • [15].水稻组专家点赞富来威密播稀植技术[J]. 农机市场 2019(04)
    • [16].富来威水稻密播稀植湖北试验增收显著[J]. 农机市场 2019(10)
    • [17].杂交棉稀植模式对比试验[J]. 农村科技 2018(07)
    • [18].论无公害番茄宽厢稀植栽培[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09)
    • [19].浅淡水稻早育稀植技术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11)
    • [20].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措施[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03)
    • [21].浅谈水稻超稀植栽培育苗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2(09)
    • [22].棉花稀植育苗移栽挂牌试验[J]. 农村科技 2010(09)
    • [23].稀植与密植型玉米品种对密度反应的差异[J]. 中国种业 2008(06)
    • [24].天优998超稀植栽培生育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10)
    • [25].富来威水稻密播稀植取得阶段性成果[J]. 农机市场 2018(12)
    • [26].富来威密播稀植安徽苗情观摩会召开[J]. 农机市场 2019(09)
    • [27].水稻早育稀植栽培技术推广的实践研究[J]. 江西农业 2018(08)
    • [28].稀植和密植下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差异及关系分析[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4)
    • [29].对北方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创建的科学解析Ⅱ[J]. 北方水稻 2017(01)
    • [30].对北方水稻超稀植栽培技术创建的科学解析Ⅰ——兼论穗数增产与粒数增产[J]. 北方水稻 2016(05)

    标签:;  ;  ;  ;  ;  

    稀植栽培条件下春小麦生理特性及产质量变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