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思考

关于乡村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思考

霍邱县排灌总站安徽霍邱237400

摘要:乡村水利设施建设紧密服务三农,事关乡村振兴大局,事关脱贫攻坚大局,做好这一工作有着巨大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在上级的关心扶持下,霍邱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保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但该县水利设施点多、面广、底子薄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实施乡村水利设施建设提升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本文力求深刻挖掘霍邱县乡村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措施,为当前乡村振兴中发挥水利保障作用探索路径。

关键词:乡村;水利设施;建设

1、霍邱县水利设施建设现状

1.1工程建设

霍邱县耕地总面积273万亩,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面积107.5万亩。累计完成各类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建设投资6.81亿元,完成病险小型水库除险加固114座、塘坝清淤扩挖13626口、小型泵站更新改造10842千瓦、小水闸新建加固64座,清淤整治沟渠277条、改造中小型灌区16.4万亩、新建抗旱机井30眼、建设末级渠系27.48万亩,完成土方4500万方,新增蓄水能力6000万方以上。

1.2项目规划

编制申报了一批重点水利规划。县政府不断加大对水利项目规划投入,积极组织编报项目规划,完成了水利“十三五”综合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主要有淠史杭灌区建设专项规划、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规划、水利民生工程建设规划、小农水及高效节水灌溉规划、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规划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持续推进。“十一五”以来,共新建农村自来水集中供水工程34处,实施水厂扩建及管网延伸工程36处,日供水规模15.16万吨,解决了81.2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十三五”期间实施农村自来水全覆盖,解决全县农村人口饮水问题。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持续加强,淠河、沣河、沿岗河、汲河、油坊河等中小河流得到有效治理。

1.3水工程管理

加大非法采砂、非法圈圩打击治理力度,实施水生态环境治理。强化规划引领,编制完成《霍邱县水资源综合规划》、《沣河城西湖、汲河城东湖河湖健康评估方案》。实施沣河生态引水工程,加强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开展“三线三边三地”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巡查,实行常态化监管。强化宣传开展整治。大力宣传《水法》、《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出台《霍邱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霍邱县县级河长会议制度(试行)》等工作制度,全面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制体系,各级河长不定期开展巡查、督查,强化河湖日常管理,河湖管理日益规范。

2、乡村水利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整体规划缺乏,项目审批较慢。

大河缺乏流域整体规划;农田水利建设前期工作深入不够,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缺乏中长期规划和整体布局,各相关部门整合协同不够,造成专项投资分散,典型效益不明显,项目编报审批速度需要加强。

2.2洼地治理上级投入少、地方配套困难大。

安徽省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安全建设规划可研刚刚通过批复,城西湖、城东湖、姜家湖、临王段、淠河五大洼地治理规划可研正在编制。由于国家安排项目时主要以规划内容为主,不在规划内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则很难安排实施。尤其洼地治理要求地方配套比例较大,县级财政配套压力较大。

2.3节水灌溉落后于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部分乡镇受于条件限制,发展传统水稻生产需要几级提水,生产成本高,受气象影响大。几年来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不断加大,以集约化、规模化种植的设施农业园区有一定发展,变对抗农业为适应农业已经成为方向。但节水灌溉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培育。

2.4“小农水”设施权属、管理主体不明确。

除水库、灌区以外,以乡(镇)、村为单元分布的小型农水设施,权属、管理和使用主体不明确,“小农水”重点项目,工程设施已基本完成后,资产交付对象和后期管护责任主体不能确定。产权归属于谁,资产谁来管理,如何保证工程的后期管护和运行,包括供水水价的确定等都还处于缺位状态。“政府重视、百姓漠视”、重建轻管,导致出现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国家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情况。同时,“小农水”设施管护经费不到位,体制不完善也导致了管理缺位。

3、应对措施

3.1发挥政府主导功能,科学搞好规划统筹。

把积极编报申请国家水利项目放在首要位置。在工程规划布局上,以设施农业园区为“点”,分批、分步骤稳步发展高效节水园区;以灌区灌溉为“面”,抓住当前国家政策倾斜贫困县的有利时机,与扶贫项目加快对接,挤入扶贫项目篮子,对灌区进行分批升级改造,同步推进干渠、支渠、末级渠系的配套建设,全面恢复灌区规模化灌溉能力;以主要河流为“线”,规划好大型流域项目,利用境内主要河流的灌溉资源,集中建设一批沿河小型农水工程,尽快改变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传统局面。财政、发改、国土、农业、林业、水利等有关职能部门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要统一思想认识,积极整合行政资源和技术资源,形成合力,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稳定提供保障。

3.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

除了进一步加强与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沟通对接,争取享受行蓄洪区和贫困县相关优惠政策,对水利地方配套资金予以减免外,县政府将小农水建设作为重点支持领域,打通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县级财政要加大财力投入,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通过县乡财政投入、土地出让收益投入、政府融资投入、社会承包投入等多种渠道,足额落实水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确保水利项目快速有序推进,为乡村振兴提供水利支撑。

3.3加强工程管理维护,建立健全运管机制。

通过明晰工程产权、明确管护主体、创新管护模式、落实维护经费、培育市场主体等改革措施,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护机制创新,破解长期存在的权属不明、体制不顺、建管脱节、权责分离等问题。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谁受益、谁负担”和属地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压实乡村水利设施整治建设管护责任主体,尤其是涉及河湖及干渠以下水利工程的,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建立管护资金稳定投入机制,支农涉水项目及水利工程按照1%提取管护经费,同时要每年将年度管护经费纳入预算。探索聘请管护员专职管护、承包租赁经营兼管护、专业化管护公司管护,探索扶持水利灌溉专业合作社管护,农民用水户协会管护,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管护等水利工程管护模式。全面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总要求,对新建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完成所有权证、使用权证和管护责任书(两证一书)发放等。

3.4推广节水灌溉典型,打造适应性新农业。

根据岗洼不同特点,适当考虑在丘岗地区规划高效节水项目,积极稳妥发展节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一体化。建立高效节水示范点,引导农民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建立瓜果、蔬菜基地,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变到处要水为主动节水。探索建设生态旅游主题园,延伸农业产业链。

4.结语

乡村水利设施建设关系着农村的发展与农村群众的幸福,建好乡村水利设施,不仅要建好水利工程,更要建好投入机制及管护机制,让水利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乡村水利设施建设要契合当前生态水利建设的需要,使水利设施在保障群众丰产增收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标签:;  ;  ;  

关于乡村水利设施建设工作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