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实践视野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

司法实践视野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

论文摘要

黑社会组织,在国际上是一种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其通过自己的组织,专门从事卖淫、贩毒、走私、赌博、绑票、暗杀、贩卖人口等非法犯罪活动。近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了黑社会组织和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的犯罪活动,并且还有数量增加、犯罪活动向外扩张的趋势。在我国,目前明显的、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犯罪还没有出现,但带有黑社会组织性质的犯罪已经出现。此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可以说是对我国传统民间帮会和旧有黑帮的继承,再加上对国际成熟状态的黑社会犯罪方式的模仿,形成的我国现阶段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独特形态。因此,我国采用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这一概念,这是我国立法机关独创性的立法,也反映了我国当前黑社会犯罪的实际状况。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涉黑案件403起;检察机关以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提起公诉246件;法院宣判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177件,严惩了一批危害严重、性质恶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及犯罪分子,为确保一方平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司法机关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在公、检、法机关中呈逐步下降趋势,说明司法机关对于该罪的认识和认定存有较大分歧;另一方面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不典型性、不明显性等特点,使得如何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司法界都存在很大争议。笔者认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数的认定三个层面的问题为争议和困惑的主要症结所在。本文拟从刑事司法理论着手,就司法实践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最为常见的一种犯罪即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进行研究,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组织界定研究
  • 第一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界定的立法与理论
  •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的立法演进
  • 二、理论界对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问题的通说
  • 第二节 组织界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组织界定在立法中规定不明确
  • 二、司法实践对组织认识不统一
  • 第三节 组织范围确定的方法与标准
  • 一、客观、准确理解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基本特征
  • 二、组织界定标准设定的探讨与设想
  • 第二章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员划分研究
  •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组织成员范围的界定
  • 一、司法实践中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范围的现状
  • 二、司法实践中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划分的基本方法
  • 第二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范围内的成员划分
  •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划分的法律和社会意义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一般划分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转变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 第三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的具体认定标准
  • 一、态度决定了成员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主观故意
  • 二、行为反映了成员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客观活动
  • 三、作用体现了成员在黑社会性质组织中的地位
  • 第三章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定罪范围研究
  • 第一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相关犯罪的界定
  •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与恶势力犯罪的界定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恐怖组织犯罪的界定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其他普通犯罪集团的界定
  • 第二节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罪数界定
  •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一罪与数罪的认定现状
  •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一罪与数罪的理论分歧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一罪与数罪的界定
  • 参考资料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司法实践视野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