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萧红女性悲剧意识的比较

张爱玲与萧红女性悲剧意识的比较

论文摘要

萧红与张爱玲是极为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家,她们的作品有着超越时空的魅力。她们深刻体会到男权社会和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以及由此带来的女性痛苦、悲哀的人生。她们从自己的生存体验出发,以女性的观察和笔触,把目光投向受压抑的女性,以家庭为主线,描写了女性悲剧性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并揭示了这种悲剧的根源。萧红和张爱玲从小失去母爱、缺失父爱,家庭不是温暖的港湾,带给她们的只有痛苦和悲哀。与家庭决裂走向新的世界后,艰难的生活经历和曲折的人生之路更促使她们人生悲剧意识的产生和形成。她们的小说都对传统母亲形象进行了反拨,体现出对传统观念冷静、清醒的叛逆和批判精神。对爱情她们持怀疑态度,通过对无爱的婚姻与无爱的性的描写展现了女性情感缺失带来的痛苦和不幸。他们关于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的共同之处在于:女性要摆脱生存困境必须从女性精神的改造和女性自立意识的觉醒着手。她们在有关女人的悲剧是源于封建制度的扼杀和残害,也来自于自我和独立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是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萧红主要强调的是女性受男性中心社会的压迫而导致的异化;张爱玲关注的是人性的物化和人性的荒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成长经验中的悲剧意识
  • 1、父爱缺失
  • 2、与家庭决裂
  • 3、《红楼梦》的影响
  • 第二章 对女性悲剧意识的审视
  • 1、母亲形象的反拨
  • 2、对爱情的怀疑
  • 第三章 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和远望
  • 1、萧红──消除封建专制,男女平等下求得女性解放
  • 2、张爱玲──实现人格独立的前提下寻求女性解放之路
  • 结语
  • 参考书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张爱玲与萧红女性悲剧意识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