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论文摘要

一.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199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维普数据库(1989-2006)、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1978-2006)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1999-2006)。纳入标准:⑴英文或中文发表的关于CR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试验研究。⑵CRP应在发病1周内测定。⑶脑梗死的定义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并经CT/MRI排除出血性脑卒中。⑷研究中提供主要结局观察指标:①随访截尾时间的死亡(各种原因的死亡)和存活例数。②随访截尾时间的再发血管事件(脑梗死、脑出血、TIA、心绞痛、心肌梗死)的例数。③随访截尾时间的死亡和再发血管事件的CRP测量值(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排除标准:⑴无明确随访的文献;⑵随访不足3个月的文献。⑶失访率大于20%的文献。⑷不能提供CRP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价所需有效数据的临床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搜集CRP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非随机对照研究,逐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4.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文献,英文4篇,中文3篇,涉及841例患者。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3个月以上随访截尾时间的死亡率和再发血管事件与CRP水平相关,4篇文献描述随访截尾时间的死亡率,在报道的642例病例中,死亡133例,其中CRP增高组89例,CRP正常组44例。OR合并3.71,95%CI (2.40,5.73),CRP增高组死亡的危险比CRP正常组高出2.71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篇文献描述随访截尾时间再发血管事件,共报道320例,再发血管事件42例,其中CRP增高组28例,CRP正常组14例,OR合并2.81,95%CI (1.42,5.53),CRP增高组再发血管事件的危险比CRP正常组高1.81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测量值与脑梗死复发和死亡亦相关,3篇文献描述在随访截尾时间复发和死亡患者CRP测量值,共纳入199例,复发39例,未复发144例。3个研究中有1个的95%CI横线与无效竖线相交,表明该研究结果认为CRP测量值不会增加脑梗死的复发。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1.95,P=0.05, WMD3.52,95%CI (-0.01,7.05),复发组CRP测量值平均比未复发组高3.52 mg.L-1,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纳入的199例患者中,死亡25例,存活148例, WMD8.02,95%CI (5.68,10.37),死亡组CRP测量值平均比存活组高8.02 mg.L-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时CRP的水平可以初步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关系的系统评价目的应用Meta分析,评价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脑梗死体积及近期预后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199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等。中文检索词包括:白细胞、预后、脑梗塞、脑梗死等;英文检索词包括:leukocyte, white blood cell, prognosis, cerebral infarction, ischemic stroke, etc.纳入标准: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应在发病1周内测定。⑵随访3-6周的文献。⑶急性脑梗死的定义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并经CT/MRI排除出血性脑卒中。⑷研究中提供主要结局观察指标:①大、小面积梗死组的白细胞计数;②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③随访截尾时间死亡(各种原因的死亡)和存活例数;④随访截尾时间死亡和生存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排除标准:⑴失访率大于20%的文献;⑵不能提供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脑梗死体积及近期预后的评价所需有效数据的临床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搜集已公开发表的关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脑梗死体积及近期预后关系的非随机对照研究,逐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4.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英文1篇,中文9篇,涉及4333例患者。4篇文献详细描述脑梗死面积与白细胞计数的关系,共纳入201例,大面积脑梗死67例,小面积脑梗死134例,WMD4.50,95%CI (3.90,5.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篇文献详细描述脑梗死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的关系,共纳入582例,脑梗死组372例,健康对照组210例,WMD3.43,95%CI (3.22,3.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篇文献详细描述脑梗死患者随访截尾时间死亡和生存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共纳入3351例,死亡组296例,生存组3055例,WMD3.80,95%CI (0.81,6.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篇文献详细描述脑梗死患者随访截尾时间白细胞增高组与正常组的死亡(各种原因的死亡)率,共纳入777例,其中白细胞增高组360例,死亡120例;白细胞正常组417例,死亡29例。5个研究中有1个的95%CI横线与无效竖线相交,表明该研究结果认为白细胞测量值不会增加脑梗死的死亡率。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6.32,P<0.00001,由此可认为,急性脑梗死死亡率与白细胞测量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合并4.47,95%CI (2.81,7.10),白细胞增高组比白细胞正常组的死亡率高3.47倍。2篇文献详细描述脑梗死患者随访截尾时间白细胞增高组与正常组治疗的有效率,共纳入269例,其中白细胞增高组113例,治疗有效69例;白细胞正常组156例,治疗有效136例。OR合并0.15,95%CI (0.02,1.10),白细胞增高组治疗的有效率仅为白细胞正常组的0.15倍,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于判断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文献综述
  • 第一部分 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 第二部分 预后研究的方法学探讨
  • 第三部分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与脑梗死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正文
  • 实验一 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 一 前言
  • 二 资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检索策略
  • 二 提取数据
  • 实验二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 一 前言
  • 二 资料与方法
  • 三 结果
  • 四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检索策略
  • 二 提取数据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