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浅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韩杰;费学军(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81)

摘要:在大学时期注重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的关键。

关键词:加强;定位;心理健康;咨询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46-01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我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1.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个体,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逐步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学习竞争、就业压力等日趋增大。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群体的规模逐步变大,他们的素质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心理问题影响学业,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稳定的不良因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正确认识和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是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有着工作目标上的一致性、工作内容上的相关性和功能上的互动性等联系。即二者的根本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从本质上而言,二者都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二者是相互渗透的。所以某些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而有些心理问题也可以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逐步化解。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显著的不同点。第一,理论基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为基础的,要求从意向活动、认知活动、综合的心理活动方面去把握人的精神状态。第二,工作内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专业与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的调整,工作学习、婚姻家庭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包括青春期心理卫生;认知障碍;心理危机的调治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爱国主义、理想道德、民主法制与纪律、形势与政策教育等。第三,方式方法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有心理测量、个别晤谈、团体辅导、心理暗示、角色转换、行为矫正等,具有保密性、教育者倾听等特点。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明确的政治导向,对于个体行为反映出来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符合导向的要公开肯定。价值导向是“显性”的,有社会本位的倾向性。其主要有说服教育、榜样示范、环境陶冶等方法,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的特点。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有利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板报橱窗等方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健康周(日)、心理健康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增强大学生互信、互助、友爱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开展多形势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由于现实环境的多变性,对象心理的复杂性,心理素质发展的艰巨性,以及对象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特有矛盾,决定了对象的心理问题不可能仅通过有限的课堂集中辅导来完成。还应根据对象的不同可以进行个别辅导或团体辅导,针对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不同可以开展个别咨询辅导,针对有共性的团体开展团体辅导。根据条件的不同开展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网上咨询等,多管齐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能最大程度满足对象的要求。

3.3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利于保证心理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课、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通过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帮助教育对象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增进心理健康的水平。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应当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不论是学科教学还是班主任(辅导员)的工作,不论是校内的教育活动还是校外的教育活动,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

3.4充分利用专业教学、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渠道,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课教师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辅导员、班主任要参加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注意发现和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主动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各管理和服务部门都要关心和帮助大学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大学生正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他们在社会阅历、知识水平、生活环境和年龄阶段上具有很强的相似性,使得他们的心理需求特点、现象有更多的共性,他们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决定了他们基本上能够稳定有序地决定自己的思想行为,并对其产生的效果和所达到的目标有一定预见能力。大学阶段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时期,是奠定人一生发展的基础,不管他们愿意与否,他们都要开始独立地面对真实的生活,自主地解决面临的人生难题。积极的接纳与奋进是美好人生的起点,而消极的对抗则有可能一事无成。因此,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机制的建立在现代素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少怡,张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刘书林.思想道德修养(教师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标签:;  ;  ;  

浅析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