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综合护理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410007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0例,将其按不同的护理办法均分两组,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有效护理后,较护理前的心理情绪有着稳定提升,而采用综合护理的综合组患者在心理情绪上比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办法的传统组患者更有效,有负面情绪的患者人数更少,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分级评分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的综合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办法的传统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有着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综合护理;骨质疏松;经皮椎体成形术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群体的不断增长也带来了新的疾病问题,老年人群通常会发生骨质疏松等情况,随之而来的骨折发生率也逐渐升高,经皮椎体成形术是目前临床上推广的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微创性手术治疗办法[1],大多数采用此种办法治疗的老年人群对此治疗方案持怀疑态度,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并不积极配合,影响到患者自身治疗效果,基于此,我院组织开展本次研究工作。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0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分布在58到79岁,平均年龄为(64.8±1.8)岁,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本病症,且治疗前明确所有患者脊椎神经并未发现明显异常,本次研究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内脏功能严重不全患者、不愿配合本次研究患者,将50例患者按护理办法不同均分两组,接受综合性护理措施的设为综合组,接受传统常规护理的设为传统组,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经严格比较,未见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措施

传统组患者采用我院常规的护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综合组患者接受综合性的护理管理,其主要内容如下:

(1)围手术期管理:综合组的25例患者在围手术期中,接受综合性的预先护理干预,医护人员提前一周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治疗方案选择、微创手术较传统手术而言的优越性等,打消患者及其家属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存在的疑虑,促使患者配合手术治疗[2];

(2)手术后护理: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后,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结果存在较大的期盼,医护人员要积极引导患者了解手术治疗的过程,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手术治疗后发生疼痛是正常现象,在患者实在无法忍受的基础上,医护人员可酌情为患者提供一定量的止痛药物,并告知家属可采取其他有效措施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患者对自身手术部位的关注度;

(3)出院前护理:医护人员确定患者符合出院条件后可予以出院,在出院前,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对患者身体护理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食用一些高钙食物,并合理、适当运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3]。

1.3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采用我院自制的心理情绪评分表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后评分,并采用龙欣[2]等提供的疼痛评分表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分级评定,对两组患者术后情绪评分和疼痛分级进行统计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应用SPSSl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统计

两组患者经有效护理后,较护理前的心理情绪有着稳定提升,而采用综合护理的综合组患者在心理情绪上比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办法的传统组患者更有效,有负面情绪的患者人数更少,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面情绪评分统计(`X±S,分)

*P<0.05表护理前后数据比较;△P<0.05表两组间数据比较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统计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分级评分结果显示,采用综合护理的综合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办法的传统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统计

aP<0.05表护理前后数据比较;bP<0.05表两组间数据比较;βP<0.05表两组间疼痛率比较

3探讨

多年来对老年人群发生的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通常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办法,但是传统办法给老年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术后疼痛,患者因身体素质较差,恢复较慢,难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近年来发展的微创手术治疗为老年人群带来了更为便利的治疗条件,经皮椎体成形术就是其中一项,经皮椎体成形术是脊椎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办法,适用于老年人群的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手术,其具有手术快捷、安全性高、对患者创伤小等特点[4],但是老年人群患者对微创手术存在不了解、恐惧等心理因素,导致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因此,对需要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其重要意义。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症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通过对患者负面情绪的引导和释放,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等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进而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配合度,达到提高患者恢复速度的目的,因此,在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意义重大,应用价值极高。

本次研究中,我院建立起了立体化、系统性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从患者围手术期、手术过程中、出院前这三大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的保证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正常治疗和患者护理康复,在围手术期,我院医护人员侧重于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微创手术认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微创手术正确认识、降低患者对新型手术治疗的不确定性和不认同性,树立起正确治疗的观念,而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则从提高患者认知度转向患者心理情绪安抚、家属术后护理等方面,出院护理前,则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后的自我护理侧重方面,并提醒患者注意定期复查,保持治疗效果。从我院此次研究结果的数据显示,采用了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的25例综合组患者在负面情绪评分上明显低于手术治疗前,且比同期采用传统护理手段的25例传统组患者负面情绪更低,这些数据有效的说明了,综合性护理干预手段在调整患者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方面有着积极效果。此次研究结果与赵志刚[5]等、肖海祥[6]等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从侧面说明了综合护理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的良好效果,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素萍,古紫云,谭志宏,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28例综合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0):18-19.

[2]龙欣,戴民,张彪,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4,(20):2686-2688.

[3]张家立,钟远鸣,李智斐,等.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因素的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18):1829-1832.

[4]刘桂东,刘玉江,陈德喜,等.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的临床对照组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60-62.

[5]赵志刚,李鹏,勘武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J].中华创伤骨折杂志,2014,16(3):218-221.

[6]肖海祥,杨建东.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4):2490-2494.

标签:;  ;  ;  

综合护理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