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后热敷致反应性关节炎1例

双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后热敷致反应性关节炎1例

董桂芳杨宏陈明冯侠(解放军208医院中医科吉林长春130062)

【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6-0134-01

1病例介绍

患者,女姓,55岁。因双膝关节疼痛近6年,加重伴活动受限1周入院。上楼、下蹲、持重物、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病史。查体:双膝有活动痛,触痛(+),浮髌征(+),皮温皮色正常,双膝可闻及骨摩擦音。化验检查:类风湿因子、抗O、血沉、CRP、CCP抗体均正常。

X线回报: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双膝见骨质增生。遵医嘱给予乐松60mg口服,1次/晚;增液润节汤100ml口服2次/日;0.9%氯化钠100ml,注射用骨肽(冻干)40mg静滴等对症治疗。入院第三天患者主诉双膝关节疼痛改善不明显,故予玻璃酸钠25mg双膝关节腔注射1次/周。

2注射方法

嘱患者平卧,伸膝位,双膝关节皮肤消毒,铺盖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5ml沿髌骨外上方,斜向髌骨关节中心,进入关节腔行局部麻醉,缓慢推进,轻轻抽吸,抽出少量淡黄色液体,双膝关节腔各注入玻璃酸钠注射液25mg,迅速拔出针头,敷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3注射玻璃酸钠后临床表现

首次注射患者症状好转,无不良反应发生。遵医嘱给予二次注射,2小时后患者自行左膝关节热敷半小时,一小时后左膝关节出现红肿、热痛伴活动功能受限,右膝关节无不良反应发生,疼痛减轻,膝关节活动功能不受限。

次日在无菌操作下行左膝关节腔穿刺抽10ml关节液送检。结果:细胞计数平布视野,中性粒细胞95%,淋巴细胞5%,关节液生化蛋白糖均正常,关节液细菌培养无细菌生长。遵医嘱改乐松60mg口服3次/日,继续口服增液润节汤100ml2次/日,冷敷左膝关节4次/日(敷两日每次半小时)局部予以弹力绷带。一周后患者左膝关节红肿热痛消失。

考虑经给予玻璃酸钠双膝治疗后,左膝热敷致玻璃酸钠变性出现似反应性关节炎不良反应,右膝无热敷未发生不良反应。

4讨论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疾病,一般认为与衰老、创伤、炎症、肥胖、代谢障碍和遗传等因素有关。骨关节炎较其他疾病更易于影响老年患者的行走、上下楼梯和其他下肢功能。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多种致病因素引起软骨破坏所致。增龄是原发性骨性关节炎最强的危险因素,本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强而增高,随着年龄增加,组织或细胞的变化促进了骨性关节炎的发展。而膝关节为四肢中最易发生骨关节炎的关节。其发病性是关节部位有局限性压痛和被动或主动运动时疼痛加重,尤其上下楼梯及起蹲困难。查体常有骨擦音。其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但最后则表现为共同的病理变化。

骨关节炎尚缺乏治愈的手段,针对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减轻疼痛、保持或改善关节活动度,减缓关节功能的受损。骨关节炎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尽可能避免治疗的毒副作用。本病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方法,现代医学常首选一些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但这些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毒副作用,如胃肠道不适、消化性溃疡等。

玻璃酸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玻璃酸钠(分子式:C10H20NO11Na)n,辅料氯化钠、磷酸氢二钠。

适应症:可用于变形性膝关节病和肩关节周围炎的辅助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个别病人注射局部可有一过性疼痛、肿胀或发热感,偶有皮疹、痛痒症状。该病例提示玻璃酸钠注射后热敷也可发生不良反应。应予以重视。所以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及注射后嘱其避免热敷。如发生不良反应及时给予处置。临床用药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

标签:;  ;  ;  

双膝关节注射玻璃酸钠后热敷致反应性关节炎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