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蚧为害对柿树化学防御的诱导效应研究

草履蚧为害对柿树化学防御的诱导效应研究

论文摘要

草履蚧(Drosicha corpulenta(Kuwana))属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珠蚧科(Margarodidae)的草履蚧属,是农林、果树和花卉的重要害虫。以往防治草履蚧常采用化学杀虫剂,它会污染环境,在农林产品中造成残留,还会杀伤蚧虫的天敌昆虫如寄生性的小蜂和捕食性的瓢虫。利用植物抗性将有益于进行蚧虫生物防治。因此本论文重点研究了草履蚧为害对柿树化学防御的诱导效应。试验在2006年和2007年分4个阶段进行,试验林设在山西省稷山县,内容包括:1.草履蚧生物学特性和天敌昆虫研究;2.草履蚧为害诱导柿树挥发物对天敌的引诱活性的变化;3.草履蚧为害的不同阶段对柿树挥发物的释放和化学成分的影响;4.草履蚧诱导柿树体内抗性成分的变化规律;5.筛选了3种有效成分作为引诱剂,试验了对天敌的引诱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草履蚧生物学特性和天敌研究草履蚧一年一代,初春孵化上树为害,4-5月达为害高峰,6月底7月为害结束。林地内草履蚧天敌有红环瓢虫(Rodolia limbata Motschulsky)和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 Pallas)两种,其中红环瓢虫为草履蚧的优势天敌。2.受害柿树对天敌昆虫引诱活性的变化规律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草履蚧为害后柿树枝叶挥发物对红环瓢虫和异色瓢虫的引诱效果。结果发现:①草履蚧为害高峰期的4、5月份和为害结束一段时间后的9月份,受害柿树枝叶对天敌红环瓢虫引诱率分别为50.83%和50.00%,与同时期未受害枝叶引诱率39.17%和40.83%相比无显著差异;在为害后期的7月份受害枝叶对红环瓢虫引诱率为75.83%,与未受害枝叶引诱率16.67%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受害植物对天敌强烈的引诱作用出现在为害后期,是引诱规律的新发现。②比较单独的受害枝叶、受害枝叶+草履蚧虫体、未受害枝叶对红环瓢虫的引诱率,结果分别为50.83%、54.17%和36.67%,说明草履蚧虫体的存在增强了受害枝叶对红环瓢虫的吸引效应。③异色瓢虫在5月、7月和9月对严重受害柿树枝叶的趋向率分别为25.00%、48.33%和51.67%,趋向效果不如红环瓢虫强烈。3.受害柿树枝叶挥发物成分的季节变化规律为了分析红环瓢虫对受害柿树枝叶的趋性与柿树挥发物组分的关系,采用顶空动态气体收集-Tenax-GR吸附法定期采集柿树枝叶的挥发性气味,然后用TCT-GC-MS联用仪分析受害枝叶和未受害枝叶的挥发物组成。结果发现,在草履蚧为害高峰阶段的4-5月份,虽然受害柿树挥发物的化合物组成和相对含量发生了变化,但与未受害柿树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而在为害后期的7月份差异显著,尤其是萜烯类化合物,变化较大的有1R-蒎烯、1,3,8-薄荷三烯、莰烯,其中1R-蒎烯相对含量由27.09%增加到40.9%。这种柿树挥发物化学成分和含量变化规律与受害柿树引诱天敌的规律相吻合,说明了瓢虫趋向受害柿树的原因是蚧虫为害诱导柿树挥发物发生变化的结果。同时说明了红环瓢虫跟踪草履蚧发生滞后的原因。4、草履蚧为害诱导柿树体内抗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在4月、5月、7月和9月四个时间段,分别测定了草履蚧为害柿树后树体内两种抗虫性物质单宁和黄酮的变化。结果显示,受害树体内单宁和黄酮的含量在韧皮部和叶部都比同期未受害柿树的高,从4月开始持续增长,7月份达最大值,此期的单宁在韧皮部含量为245 mg/g,叶部为270 mg/g;黄酮在韧皮部为117.43 mg/g,叶部为113.01 mg/g。说明草履蚧为害能诱导单宁和黄酮含量增加,这与受害柿树挥发物成份的变化和对红环瓢虫引诱活性的规律是吻合的。5、有效的单组分物质对红环瓢虫的引诱效果选取受害柿树挥发物中的3种组分即(-)蒎烯、莰烯和1-壬烯,采用“Y”型嗅觉仪对红环瓢虫进行引诱试验,结果表明:(-)蒎烯在浓度为10-4、10-5和10-6g/mL时对红环瓢虫平均引诱率分别为47.5%、50%和71.25%;莰烯浓度在10-5g/mL时对红环瓢虫的引诱率为71.25%;1-壬烯在10-3~10-6g/mL四个浓度梯度中均未表现出对瓢虫的明显引诱作用。将浓度为10-4、10-5和10-6g/mL的(-)蒎烯和浓度为10-5g/mL的莰烯按照1:1和41:0.07的比例混合,进行引诱瓢虫活性试验,发现这些混合物对瓢虫依然表现出明显的引诱效应。其中10-6g/mL的(-)蒎烯和10-5g/mL的莰烯按1:1混合对瓢虫引诱率为80%,按41:0.07的比例混合,对瓢虫的引诱率为85%。

论文目录

  •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害虫为害对寄主树木化学防御的诱导效应研究进展
  • 1.2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草履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天敌昆虫
  • 第三章 柿树受草履蚧为害后释放的挥发物对天敌昆虫的引诱作用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采样林地条件
  • 3.1.2 试验时间的安排
  • 3.1.3 试验材料的采集
  • 3.1.4 红环瓢虫和异色瓢虫对不同味源物的趋性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5月份红环瓢虫幼虫对不同味源物的趋性
  • 3.2.2 红环瓢虫成虫在7月和9月对不同味源物的趋性
  • 3.2.3 异色瓢虫在5月、7月和9月对不同味源物的趋性
  • 3.3 讨论
  • 第四章 草履蚧为害诱导柿树挥发物成分的季节变化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柿树枝叶挥发物的收集
  • 4.1.2 柿树枝叶挥发物的组分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柿树枝叶挥发物4月份的组分分析
  • 4.2.2 柿树枝叶挥发物5月份的组分分析
  • 4.2.3 柿树枝叶挥发物7月份的组分分析
  • 4.2.4 柿树枝叶挥发物9月份的组分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对红环瓢虫的有效引诱物质的筛选及验证
  • 5.1 材料和方法
  • 5.2 结果和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草履蚧为害诱导柿树体内抗虫性物质单宁和黄酮的变化
  • 6.1 材料和方法
  • 6.2 结果和分析
  • 6.2.1 柿树枝条和叶片中单宁含量的变化
  • 6.2.2 柿树枝条和叶片中黄酮含量的变化
  • 6.3 讨论
  • 第七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草履蚧为害对柿树化学防御的诱导效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