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建筑工人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研究

黄浦区建筑工人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对黄浦区建筑工人进行艾滋病、性病感染情况调查,分析不安全性行为影响因素,评价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建筑工人干预效果,为制定针对此人群干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本研究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黄浦区工期长、人员相对稳定的6个建筑工地,按随机方法分成低、中、高3个等级的干预组实施不同模式的干预;健康教育方法随干预等级提高趋于多样、专业。在干预后6个月随访分析干预前后建筑工人艾滋病知信行的变化。结果显示,594名建筑工人中发生过不安全性行为的共占30.5%,其中,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占26.8%,已婚人群中有过婚外性行为的占10.2%,有商业性行为的占5.7%,有多性伴行为的占6.7%。经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文化程度越高,首次性行为年龄越小,月收入越高,知识得分越高,对性的态度越重视,未婚、离异或丧偶的建筑工人的越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该人群中梅毒患病率为1515.2/10万,淋病患病率为4377.1/10万,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患病率为841.8/10万。对完成干预的352名建筑工人进行配对分析,干预前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建筑工人,干预后的得分与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干预前对艾滋病知识了解较少的建筑工人,干预后的得分与干预前有差异(3个干预等级P均≤0.001)。建筑工人干预前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仅62.2%,各干预等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知晓率提高,各干预等级之间有差别(F=20.3,P<0.001),高度干预工地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高最多,达73.6%;在干预前多数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但也有“害怕”“厌恶”的看法,各工地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建筑工人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有增加,持“害怕”“厌恶”看法有所降低,各干预等级工地问有差异(认可率:“同情”x2=17.7,P<0.05;“害怕”x2=16.8,P<0.05;“厌恶”x2=16.2,P<0.05),高度和中度干预工地变化较大;但发生性关系时经常使用安全套者的比例在干预前后各干预组之间差别不明显。综上所述,建筑工人不安全性行为发生率较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较低,在该人群中开展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尤为迫切。此外,对建筑工人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对提高艾滋病知识和信念可行有效,不仅要针对性强而且要坚持反复强化教育,使其知行一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一、建筑工人基本情况
  • 二、不安全性行为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三、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352名建筑工人知、信、行的影响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一、建筑工人不安全性行为因素分析
  • 二、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建筑工人干预效果分析
  • 三、措施及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南昌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调查[J]. 江西科学 2019(06)
    • [2].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东园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报告[J]. 医学动物防制 2020(03)
    • [3].中国艾滋病流行的空间分布及集聚特征[J]. 中国公共卫生 2019(12)
    • [4].常用艾滋病疫情估计和预测模型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 2019(23)
    • [5].艾滋病防治中的公权干预与私权保障——“支持性法理念”初探[J]. 医学与法学 2019(06)
    • [6].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3)
    • [7].基于集成回声状态网络模型在兰州市艾滋病发病例数预测中的应用[J].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9(06)
    • [8].观察人性化关怀在艾滋病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1)
    • [9].贵州某高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晓情况调查[J]. 中国校医 2020(01)
    • [10].2014—2018年兰州市城关区艾滋病疫情及流行特征分析[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9(06)
    • [11].2010—2015年来宾市某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J]. 应用预防医学 2019(06)
    • [12].2019年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新进展[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9(12)
    • [13].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的研究现状与挑战[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9(12)
    • [14].艾滋病患者如何进行心理护理[J]. 名医 2020(01)
    • [15].浅谈舒兰市艾滋病的监测、干预和健康教育的方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0)
    • [16].上海市年轻艾滋病患者歧视感知度及相关因素分析[J]. 上海护理 2019(12)
    • [17].双环醇预防奈韦拉平致艾滋病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01)
    • [18].我国艾滋病流行、防控及关怀现状[J]. 中国护理管理 2019(12)
    • [19].艾滋病个案管理的研究进展[J].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04)
    • [20].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帮扶昭觉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施及成效[J]. 华西医学 2020(01)
    • [21].一类有意识分类的艾滋病性传播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2].吸毒人群艾滋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J]. 心理月刊 2020(05)
    • [23].艾滋病病人希望水平的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20(03)
    • [24].新疆艾滋病防治历程[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20(01)
    • [25].南宁市江南区2009~2018年50岁及以上老年人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J]. 右江医学 2020(03)
    • [26].为艾滋病患者筑光明之路[J]. 中国卫生人才 2020(03)
    • [27].艾滋病院内转介信息化管理模式探讨[J]. 现代医院 2020(04)
    • [28].护理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0)
    • [29].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变化情况研究[J]. 心理月刊 2020(13)
    • [30].人性化护理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12)

    标签:;  ;  ;  ;  ;  

    黄浦区建筑工人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