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场上沙溪庙气藏气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新场上沙溪庙气藏气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论文摘要

新场上沙溪庙气藏是致密低渗气藏,在目前的开发分类中属于难采的低渗储量。由于其单层产能及单井产能低,其开采方式和开发模式上和常规气藏有较大的不同。常规气藏的开发中可以采用打专层井的方式通过降低层间干扰来达到提高气藏的产能的目的,而对低渗致密气藏的开发往往是只能用多层合采的方式来达到气井的工业产能。低渗气藏其渗流特征与常规气藏有所区别,其配产方式也有所不同。产量递减分析,就是当油气田(井)进入递减阶段以后,寻求产量变化规律,并进行未来产量预测。通过对递减规律的深刻认识,分析出影响递减规律和气井稳产的关键因素,关联分析这些参数对稳产的相互影响是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缓产量递减,以提高最终采收率,做到科学合理开采的主要分析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在应力敏感、启动压力梯度实验基础上,分析其对上沙溪庙气藏的渗流特征及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并在常规配产方法的基础上,从优化的角度出发,根据致密气藏多层合采气井中多层流出、井底到井口的流动物理模型,建立考虑多种因素对气井产量制约影响下的分阶段优化配产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分析得到不同配产下稳产时间预测和采收率的确定方法,并与不同类型气井产量递减规律进行关联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对实际气井分析,以获取影响气井递减规律和稳产的关键因素,提出减缓气藏递减的开发技术政策。研究结果表明:(1)低渗气藏储层应力敏感性对气井产能影响较大,不同配产下的气井稳产时间变化较大,采用阶段性合理配产方法可降低压力递减速度、延长气藏的稳产期。(2)上沙气藏气井产量递减规律以指数和双曲递减为主,影响气井稳产的关键因素包括以下6点:①配产量大小;②单井控制储量大小;③有无措施以及施工参数;④采气速度大小;⑤布井方式;⑥储层应力敏感性(包括裂缝发生闭合)。减缓气藏递减的开发技术政策也应主要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气藏气体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合理配产以及递减规律研究现状
  • 1.3 主要的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新场上沙溪庙气藏基本特征分析
  • 2.1 新场上沙溪庙气藏基本地质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沉积特征及砂体展布
  • 2.1.3 储层特征
  • 2.2 气田开发动态特征简况
  • 2.2.1 开发简况及现状
  • 2.2.2 气藏开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多层致密气藏开采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场上沙溪庙气藏渗流特征及对产能的影响
  • 3.1 气藏开采条件下的应力敏感实验
  • 3.1.1 干岩心应力敏感实验
  • 3.1.2 不同含水岩心的应力敏感实验
  • 3.1.3 带裂缝干岩心的应力敏感实验
  • 3.2 低渗储层应力敏感特征及对产能的影响
  • 3.2.1 低渗致密砂岩应力敏感影响因素分析
  • 3.2.2 考虑应力敏感影响的气井产能方程
  • 3.2.3 应力敏感对气井产能的影响分析
  • 3.3 低渗透储层含水饱和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 3.3.1 启动压力梯度影响因素分析
  • 3.3.2 启动压力梯度对低渗透气藏产能的影响
  • 3.3.3. 低渗透储层含水饱和度对气井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气井合理配产方法研究及对气藏稳产影响分析
  • 4.1 气井常规配产方法
  • 4.1.1 指示曲线法
  • 4.1.2 节点分析法
  • 4.1.3 经验公式法
  • 4.2 阶段性合理配产方法研究
  • 4.2.1 多层合采气井阶段性数学模型建立及求解
  • 4.2.2 程序设计及实例计算
  • 4.2.3 不同配产方式下对比分析
  • 4.3 不同配产对气井稳产时间及采收率的影响
  • 4.3.1 不同配产下稳产时间预测方法研究
  • 4.3.2 不同配产下采收率的确定方法研究
  • 4.3.3 不同配产下的稳产时间和采收率预测
  • 4.4 上沙溪庙气藏单井合理配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场上沙溪庙气藏气井递减规律研究
  • 5.1 气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 5.1.1 产量递减规律分析方法
  • 5.1.2 不同类型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 5.1.3 不同类型储层的递减规律研究
  • 5.2 影响递减规律的因素研究
  • 5.2.1 影响递减规律的关键地质因素研究
  • 5.2.2 影响递减规律的开发工程因素研究
  • 5.3 气井稳产关键因素及减缓气藏递减的开发技术对策分析
  • 5.3.1 影响气井稳产关键因素分析
  • 5.3.2 减缓气藏递减的开发技术对策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靖边气田南部马五_4气藏分布特征[J]. 地下水 2017(02)
    • [2].气藏动储量评价方法研究[J]. 云南化工 2020(02)
    • [3].线性复合气藏有限导流多段压裂水平井压力动态分析(英文)[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20(03)
    • [4].磨溪雷一~1气藏高效开发主体技术与成效[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5].天然气气藏储量计算方法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18)
    • [6].川西低效砂岩气藏水力压裂难点及对策探讨[J]. 钻采工艺 2010(06)
    • [7].异常高压含硫气藏储量计算新解[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03)
    • [8].国内气藏分类及其开发特点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14)
    • [9].高温高压气藏应力敏感表征及矿场应用[J]. 特种油气藏 2020(01)
    • [10].兴隆场高含硫气藏完井方式研究[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6(02)
    • [11].多层气藏地层压力理论求解方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30)
    • [12].高含硫气藏硫沉积防治措施进展[J]. 天然气与石油 2012(03)
    • [13].定容含硫气藏储量计算新方法[J]. 油气井测试 2010(01)
    • [14].我国气藏型储气库建设技术创世界第一[J]. 乙醛醋酸化工 2020(01)
    • [15].苏6区块气藏剩余储量评价及提高采收率对策[J]. 断块油气田 2020(01)
    • [16].深海底水气藏水平井充填透气阻水砾石的增产实验[J]. 天然气工业 2020(01)
    • [17].高温高压深水气藏控水工艺研究[J]. 中国造船 2019(04)
    • [18].浅析我国气藏型储气库钻采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J]. 石油科技论坛 2016(01)
    • [19].试井解释方法在上古盒_8气藏中的应用[J]. 天然气与石油 2013(06)
    • [20].低孔低渗低压气藏合理井距分析——以大牛地气藏盒2+3气藏为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26)
    • [21].中坝气田须二气藏排水采气效果分析[J]. 钻采工艺 2012(06)
    • [22].大牛地气田盒3气藏单井增压时机探讨[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3].酸气气藏偏差因子的计算[J]. 内江科技 2011(07)
    • [24].底水气藏超前排水采气[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1)
    • [25].基于动态法的气藏储量及可采储量评价分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26].高含硫气藏中的硫微粒运移和沉积[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27].气藏经营管理中的信息管理研究[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8].气藏分类指标体系的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8(12)
    • [29].拟时移地震气藏剩余潜力研究[J].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3)
    • [30].气藏经营管理中的人财物管理[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5(S1)

    标签:;  ;  ;  ;  ;  

    新场上沙溪庙气藏气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