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理及和谐度研究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理及和谐度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两个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重要子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良性互动,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大量学者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已导致我国严重的城乡差距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因此本文以中部具有代表性的长株潭城市群为对象,研究其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本文首先回顾了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并运用修正的钱纳里模型和NU、IU标准衡量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通过比较分析发现1998-2009年长株潭城市群总体上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但滞后已呈现不断减缓的趋势。其次本文阐述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理,并建立城市化和工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研究工业化指标体系对城市化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影响和城市化指标体系对工业化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影响,从而对城市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再次本文基于上一章建立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指标体系,得到长株潭三市以及城市群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综合得分,再测算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耦合度指数、有效性指数以及和谐度指数。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的耦合度指数逐步上升,2007开始属于趋向型耦合,城市群内部三市耦合度指数及其变动存在差异,但总体都呈上升趋势;长株潭及城市群的有效性指数都很高,多数年份都达到了有效,个别年份有效性出现下降;和谐度指数整体也逐渐上升,长沙相对最高,株洲次之,湘潭和谐度最低。说明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化与工业化逐渐进入和谐发展的有序状态。最后总结前文分析揭示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长株潭城市化与工业化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状况
  • 2.1 长株潭城市群简介
  • 2.2 长株潭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2.2.1 经济快速增长
  • 2.2.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2.2.3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
  • 2.3 长株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及原因分析
  • 2.3.1 钱纳里标准
  • 2.3.2 IU标准和NU标准
  • 2.3.3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偏差的原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理研究
  • 3.1 城市化和工业化互动机理的理论分析
  • 3.2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理分析
  • 3.2.1 城市化与工业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理实证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株潭城市化与工业化和谐度研究
  • 4.1 城市化与工业化和谐度综合测度
  • 4.1.1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度指数
  • 4.1.2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效性指数
  • 4.1.3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和谐度指数
  • 4.2 长株潭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和谐度结果分析
  • 4.2.1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耦合度指数分析
  • 4.2.2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有效性指数分析
  • 4.2.3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和谐度指数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 5.1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 5.2 大力发展制造业
  • 5.3 加大财政支持
  • 5.4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 5.5 优先满足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用地需求
  • 5.6 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论文所用的数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武汉为何是“城市圈”不是“城市群”[J]. 武汉建设 2009(01)
    • [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对城市群创新绩效的影响——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J].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19(06)
    • [3].京津冀智慧城市群建设路径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0(01)
    • [4].京津冀城市群可持续爬升规律的定量模拟及验证[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0(01)
    • [5].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J]. 商业经济 2020(01)
    • [6].京津冀城市群产业空间重构与优化调控[J]. 地理科学进展 2020(02)
    • [7].川南城市群高铁旅游协作机制研究——以成贵高铁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8].都市农业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33)
    • [9].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关系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02)
    • [10].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路径分析[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0(02)
    • [11].高速铁路对哈长城市群可达性的影响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0(03)
    • [12].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的历史、特征与展望[J]. 城市规划学刊 2019(06)
    • [13].辽中南城市群高铁可达性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07)
    • [14].呼包鄂榆城市群特色小镇建设问题及发展路径探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11)
    • [15].建设韧性城市群 提升区域抗风险能力[J]. 群众 2020(09)
    • [16].从数据融合走向智慧协同:城市群公共服务治理困境与回应[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0(04)
    • [17].近30 a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时空扩张分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18].中原城市群竞争力的测度与简要评析[J]. 时代经贸 2020(23)
    • [19].长三角世界城市群首位度对标分析[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20(09)
    • [20].提高中原城市群协调发展能力研究[J].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19(04)
    • [21].哈长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构建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9(10)
    • [22].城市群战略下的产业项目布局[J]. 城市开发 2019(15)
    • [23].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中心研究员 冯奎:努力提升城市群功能[J]. 上海企业 2019(09)
    • [24].努力提升城市群功能[J]. 财经界 2019(25)
    • [25].“大智移云”背景下京津冀城市群应急协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11)
    • [26].我国城市群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路(上)[J]. 中国发展观察 2018(01)
    • [27].我国城市群的基本特征、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路(下)[J]. 中国发展观察 2018(02)
    • [28].崛起的中国城市群 城市群有哪些? 为什么重要? 能做什么?[J]. 中国经济周刊 2018(15)
    • [29].第七个国家级城市群诞生,涵盖5省30个市[J]. 现代商业银行 2017(04)
    • [30].国内外智慧城市群研究与实践述评[J]. 科技和产业 2018(05)

    标签:;  ;  ;  ;  ;  

    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机理及和谐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