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研究

深层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储层表征是一种定量确定储层性质、识别地质信息及空间变化的方法,其最大的特点是与气藏管理结合,包含了技术和效益两个层面的内容。火山岩气藏非常复杂和隐蔽,研究者目前对它的认识不够,其储层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特别是深层火山岩气藏,由于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极强,而国内外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其储层表征技术属于世界级难题。论文针对火山岩储层研究的难点,制定了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技术路线。以岩心、测试、测井及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室内实验、理论研究和矿场实践,初步形成了一套深层火山岩裂缝性气藏储层表征技术,包括岩性识别及岩相分析技术、裂缝识别与评价技术、气层识别与评价技术、双重介质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技术及火山岩储层评价技术。研究中综合应用了储层特征定性描述、交会图分析、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最优化解释等方法。作为一种尝试和探索,深层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研究具有理论和应用双重意义。研究结果得到几点结论:①研究区为多火山口、多期次喷发,储层岩性以浅色酸性火山岩为主,岩石种类多、岩相变化快;②储层裂缝受宋西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控制,以高角度构造缝为主,在角砾熔岩和熔结凝灰岩中最发育,裂缝方向呈多方向性,总体上具有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向为辅的特征;③气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圈闭的干气气藏,气水关系复杂,气藏连通性差,边底水能量弱;④储层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双重介质,低孔低渗;⑤火山岩储层共分4类,储层以Ⅲ类为主,储量则以Ⅱ类和Ⅲ类为主,储层物性较差。研究成果在气藏工程研究和开发方案编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储层表征技术效益性的一面。

论文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区域构造特征
  • 1.3 地层特征
  • 1.3.1 地层发育特征
  • 1.3.2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第二章 火山岩岩性识别技术及岩相特征
  • 2.1 火山岩岩石学特征及岩石类型划分
  • 2.1.1 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2.1.2 火山岩的分类及命名
  • 2.1.3 火山岩储层的主要岩石类型
  • 2.2 火山岩岩性识别技术
  • 2.2.1 火山岩岩性识别模式
  • 2.2.2 火山岩岩性识别方法
  • 2.2.3 火山岩岩性识别结果
  • 2.3 火山岩岩相特征
  • 2.3.1 火山喷发模式
  • 2.3.2 火山岩相模式
  • 2.3.3 相类型及相标志
  • 2.3.4 岩相划分
  • 第三章 火山岩裂缝识别与评价技术
  • 3.1 岩心观察研究
  • 3.1.1 裂缝分类
  • 3.1.2 裂缝发育规律
  • 3.1.3 裂缝的有效性
  • 3.2 裂缝测井识别
  • 3.2.1 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
  • 3.2.2 裂缝测井识别
  • 3.2.3 裂缝有效性评价
  • 3.2.4 裂缝识别结果
  • 3.3 裂缝定量评价及预测
  • 3.3.1 裂缝参数单井解释
  • 3.3.2 裂缝产状单井评价
  • 3.3.3 裂缝参数平面预测
  • 3.4 深层火山岩储层裂缝特征
  • 第四章 火山岩气水层识别与评价技术
  • 4.1 气藏基本特征
  • 4.2 气水层识别
  • 4.2.1 直接识别方法
  • 4.2.2 测井识别方法
  • 4.3 气水界面的确定
  • 4.3.1 气水过渡带
  • 4.3.2 单井气水界面
  • 4.3.3 气藏气水界面
  • 4.4 气藏综合评价
  • 4.4.1 气层的有效厚度
  • 4.4.2 气藏的连通性
  • 4.4.3 气藏水体特征
  • 4.4.4 气藏类型及特点
  • 第五章 火山岩双重介质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技术
  • 5.1 火山岩双重介质储层地质特征
  • 5.1.1 火山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集空间的影响
  • 5.1.2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及组合特征
  • 5.1.3 火山岩的孔隙结构
  • 5.2 火山岩双重介质储层参数测井解释
  • 5.2.1 储层孔隙结构模型
  • 5.2.2 核磁共振测井评价方法
  • 5.2.3 常规测井评价方法
  • 5.2.4 储层参数测井综合评价
  • 5.2.5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效果分析
  • 5.3 火山岩储层的物性特征
  • 第六章 火山岩储层评价技术
  • 6.1 火山岩气藏基本储层特征
  • 6.1.1 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
  • 6.1.2 储层基质的有效性
  • 6.1.3 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
  • 6.2 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
  • 6.2.1 产能分类
  • 6.2.2 物性、电性分类
  • 6.2.3 岩性岩相分类
  • 6.2.4 孔隙特征分类
  • 6.2.5 储层分类评价结果
  • 6.3 火山岩储层储量计算
  • 6.3.1 储量计算单元划分
  • 6.3.2 储量计算参数确定
  • 6.3.3 储量计算结果及分类储量特征
  • 6.4 火山岩储层横向预测
  • 6.4.1 火山口及火山岩体识别
  • 6.4.2 火山岩储层预测
  • 6.4.3 火山岩储层分布特征
  • 6.5 火山岩裂缝性储层地质建模
  • 6.5.1 地质模型分类
  • 6.5.2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 6.5.3 火山岩裂缝性储层地质建模
  • 6.5.4 网格粗化及油藏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附图
  • 论文附表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松南火山岩气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 钻采工艺 2015(01)
    • [2].火山岩气藏火山口多信息识别技术及应用[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11(04)
    • [3].长岭1号气田火山岩气藏产能控制因素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03)
    • [4].火山岩气藏水平井探气顶优化设计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10)
    • [5].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开发采用的地质技术[J]. 科技创新导报 2013(05)
    • [6].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的开发[J]. 天然气工业 2008(12)
    • [7].松南火山岩气藏找堵水技术[J]. 化工管理 2018(21)
    • [8].松南气田火山岩气藏单相渗流机理研究[J]. 吉林地质 2015(02)
    • [9].火山岩气藏常规水平井产能评价[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0(11)
    • [10].长岭火山岩气藏水平井开发技术[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5)
    • [11].大庆油田火山岩气藏勘探开发取得突破[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04)
    • [12].徐深气田A区块火山岩气藏开发动态特征[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04)
    • [13].火山岩气藏堵水技术和堵剂优化研究[J]. 辽宁化工 2018(06)
    • [14].王府火山岩气藏储层及渗流特征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2)
    • [15].火山岩气藏开发早期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18)
    • [16].长岭火山岩气藏高温低浓度低伤害压裂液研究[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9(01)
    • [17].火山岩气藏压裂难点诊断及处理控制[J]. 天然气工业 2009(12)
    • [18].火山岩气藏双重介质数值模拟技术及应用[J]. 石油知识 2018(02)
    • [19].火山岩气藏开发规律研究[J]. 化工管理 2015(05)
    • [20].火山岩气藏产能特征[J]. 科技视界 2012(08)
    • [21].复杂条件下火山岩气藏单井数值模拟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03)
    • [22].异常高压火山岩气藏物质平衡方程初探[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0(01)
    • [23].松辽盆地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水平井开发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01)
    • [24].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火山岩气藏产能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综合后评价中的应用[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7(12)
    • [25].测试资料在火山岩气藏评价中的应用——以徐深气田为例[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1)
    • [26].古龙断陷火山岩气藏勘探潜力评价[J]. 资源与产业 2011(01)
    • [27].火山岩气藏储层综合评价与气藏工程优化[J].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05)
    • [28].低渗透火山岩气藏渗流状态划分[J]. 石油钻采工艺 2009(06)
    • [29].低渗火山岩气藏全周期产能评价方法[J]. 特种油气藏 2018(02)
    • [30].致密火山岩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标签:;  ;  ;  ;  ;  ;  

    深层火山岩气藏储层表征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