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服务标准化法律问题研究

我国体育服务标准化法律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服务标准化是标准化的新兴领域,体育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新兴、绿色和朝阳产业。体育服务业面临着产业升级和规范化的阶段性任务,标准是对其进行规范的技术支撑,标准化则是其持续、快速与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标准化必须法制化,体育服务标准化的发展要在体育法规和标准化法规的范围内展开。作为服务业标准化的先导,体育服务标准化各项制度的设计具有较大创新性,从法律视角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是确保各项制度合法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随着实践发展,标准化法规体系与体育法规体系自身也面临着不断修改的重任,而体育服务标准化更有赖于两大法规体系的协调与相互支持。因此,本文以体育服务标准化的相关法律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主要任务是提出问题,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其意义,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描述,同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及重点与难点,确定了开展本研究所需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标准、标准化与体育服务标准化概述。主要介绍了标准、标准化及体育服务标准化的概念,简要介绍了标准、标准化、服务标准化及体育服务标准化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其功能,为下文各部分的研究打下基础。第三章体育服务标准化的法律审视。主要从法律的视角分析了标准作为技术规范的规范属性和其市场与自愿性的基本属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标准功能的延伸,其属性得到新的丰富与发展。第四章体育服务标准制定的法律规制。着重研究了体育服务标准制定的概念,我国体育服务标准制定的现状,以及我国现在体育服务标准制定中存在的缺陷,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如标准的定位,标准制定主体的多元化,标准制定的民主化及透明化等问题的法律解决方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第五章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的法律调控。明晰了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的涵义,总结了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的方式,对其中强制性与自愿性实施中涉及的部分法律现象进行了研究,对现行相关法律提出来了修改的建议。第六章建立完善的体育服务标准验证制度。介绍了体育服务标准验证的基本含义、功能等,同时对标准验证制度中构建体育场地场所检测制度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依据、位阶、内容等展开探讨。第七章结语。得出本文的结论,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与不足,确定了本文后续的研究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1.3.1 关于IS09000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体育服务领域的贯彻
  • 1.3.2 关于体育服务产品的分类
  • 1.3.3 关于体育服务标准体系
  • 1.3.4 关于体育服务标准实施验证模式
  • 1.3.5 国外体育服务标准研究进展情况
  • 1.4 研究内容、重点、难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3 研究创新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资料法
  • 1.5.2 访问座谈法
  • 1.5.3 比较研究法
  • 1.5.4 逻辑分析法
  • 2 标准、标准化与体育服务标准化概述
  • 2.1 标准与标准化
  • 2.1.1 标准化的缘起及其发展现状
  • 2.1.2 标准与标准化的涵义
  • 2.1.3 标准的分类
  • 2.1.4 标准化的重要社会意义
  • 2.2 服务标准化
  • 2.2.1 我国服务标准化兴起的背景
  • 2.2.2 服务标准与服务标准化的概念
  • 2.2.3 国内外服务标准化现状
  • 2.3 体育服务标准化
  • 2.3.1 体育服务标准化的涵义
  • 2.3.2 体育服务标准化的对象
  • 2.3.3 我国体育服务标准化的现状
  • 2.3.4 体育服务标准化的作用
  • 3 体育服务标准的法律审视
  • 3.1 体育服务标准的规范性质辨析
  • 3.1.1 体育服务标准属于规范
  • 3.1.2 体育服务标准属于技术规范
  • 3.1.3 体育服务标准与法律规范的关联
  • 3.2 体育服务标准的基本属性
  • 3.2.1 市场性与自愿性是标准的基本属性
  • 3.2.2 现代社会中标准属性的突破
  • 3.2.3 我国体育服务标准的属性定位
  • 4 体育服务标准制定的法律规制
  • 4.1 体育服务标准制定的概念
  • 4.2 我国体育服务标准制定现状
  • 4.3 我国当前体育服务标准制定有关问题分析
  • 4.3.1 标准总量不足
  • 4.3.2 标准制定的依据不够明晰
  • 4.3.3 体育服务标准分类不科学
  • 4.3.4 标准规范内容不全面
  • 4.3.5 体育服务标准制定主体多元化及民主化
  • 4.3.6 标准制定透明化不够
  • 4.3.7 标准制定质量不高
  • 4.4 制定与体育服务标准相关的技术法规
  • 4.4.1 技术法规的概念、位阶及效力
  • 4.4.2 体育服务技术法规的调整内容
  • 4.5 我国新型标准体系的构建
  • 4.5.1 自愿性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
  • 4.5.2 自愿性标准体系的特征要素
  • 4.5.3 自愿性标准体系的质量评价要素
  • 5 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的法律调控
  • 5.1 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的涵义
  • 5.2 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程序及方式概述
  • 5.2.1 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的程序及方法
  • 5.2.2 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的种类
  • 5.3 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的功能
  • 5.3.1 标准的实施是体育服务标准发挥作用的前提
  • 5.3.2 标准的实施是评价体育服务标准质量与水平的前提
  • 5.3.3 标准的实施有利于体育服务标准的改进
  • 5.4 我国当前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现状
  • 5.4.1 体育服务标准的推行及现状
  • 5.4.2 体育服务标准实施的困境
  • 5.5 标准强制实施的法律调控
  • 5.5.1 通过技术法规实施
  • 5.5.2 通过强制认证实施
  • 5.5.3 通过监督管理实施
  • 5.5.4 通过强制标识实施
  • 5.5.5 通过政府采购实施
  • 5.5.6 通过体育行政许可实施
  • 5.6 标准自愿实施的法律调控
  • 5.6.1 通过合同行为实施
  • 5.6.2 通过自愿认证实施
  • 5.6.3 通过自我承诺实施
  • 5.6.4 体育服务提供未达标准的法律责任
  • 6 建立完善的体育服务标准验证制度
  • 6.1 体育服务标准验证的涵义
  • 6.2 体育服务标准的验证方式
  • 6.3 体育服务标准验证的功能
  • 6.4 构建体育场地场所检测制度
  • 6.4.1 建立体育场地场所检测制度的必要性
  • 6.4.2 对建立体育服务场地场所检测制度的法律分析
  • 7 结语
  • 7.1 论文结论
  • 7.2 论文的局限与不足
  • 7.3 后续研究方向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我国体育服务标准化法律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