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问题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国有银行的巨额不良债权问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涉及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解决不好,甚至会影响到经济与政治的稳定。东南亚金融危机即是先例。也正是受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警示,中国政府在1998年后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治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问题。1998年,国家通过财政发行2700亿特种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1999年通过设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1万多亿不良资产。2003年末用现存资本核销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损失类不良资产,继而运用450亿美元外汇和黄金储备对两行进行注资,2005年用总值达3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和外汇储备注入中国工商银行。尤其是始于2003年的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各方面都对之寄于了厚望,从中央高层到理论界、实务界都认为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可见,国家希望结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不断累积的局面,推动国有银行改革的决心和花费的成本不可谓不大。其实,不良债权状况就是一国债权保护力度的外在表征,国有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积累和银行资本金的严重缺失都可以从债权保护不力上找到答案。如果没有一个保障银行债权的有利环境,没有一套保护银行债权的可靠制度,国有商业银行的新增债权依旧摆脱不了被继续侵害的命运,在国家通过政策性剥离、财政注资冲销等方式交完了高昂的学费后,也只是治标,而不能治本。那么,国有商业银行债权是怎样受到侵害的?法律为什么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呢?银行自身的改革能解决这一问题吗?带着这些疑问,本文展开了对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问题的研究。一、论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本文将国有商业银行作为保护债权的行动中心,站在银行的角度来思考债权保护问题,认为一个完整的债权保护过程应该始于债的发生之际、贯穿于债的存续之中、结束于债的终止之时。论文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章,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债权的产生、债权保护的制度环境及保护现状,该部分为后面展开对银行

论文目录

  • 导论
  •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国有商业银行债权的形成与保护
  • 第一节 商业银行债权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债权的形成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债权的保护
  • 第二章 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的制度环境
  • 第一节 法律环境
  • 第二节 社会信用环境
  • 第三节 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的现状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现状
  • 第二节 侵害商业银行债权的行为类型
  • 第三节 国有商业银行的债权保护困境
  • 第四章 银行债权的事前管理
  • 第一节 全程保护的第一步
  • 第二节 银行主动可为的信用分析
  • 第三节 借款者的伪信用能力
  • 第四节 银行放贷的被动与无奈
  • 第五章 银行债权的过程约束
  • 第一节 债权的约束机理
  • 第二节 与西方理论相悖的中国现实
  • 第三节 无力的破产约束
  • 第六章 银行债权的受偿
  • 第一节 债权利益的实现
  • 第二节 不良债权的处置
  • 第三节 银行求偿时的窘迫
  • 第七章 银行的债权证券化
  • 第一节 债权利益的提前实现
  • 第二节 债权证券化的运行机理
  • 第三节 借款者提前偿付
  • 第四节 证券化不能解决银行债权保护问题
  • 第八章 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问题展望
  • 第一节 “郑百文”案例回顾
  • 第二节 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保护银行债权的对策
  • 第四节 国有银行债权的保护前景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比较视野下的破产企业银行债权保护制度[J]. 海峡法学 2020(01)
    • [2].银行债权监督与公司内部治理——研究综述[J]. 工业技术经济 2014(06)
    • [3].银行债权治理对独立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3(05)
    • [4].银行债转股面临的若干问题——兼评《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J]. 法制与经济 2017(04)
    • [5].政治关联、银行债权治理与企业创新投入[J]. 财会通讯 2020(20)
    • [6].银行债权、内部治理与企业创新——来自2006-2015年A股技术密集型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会计研究 2018(03)
    • [7].对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思考[J]. 法学杂志 2008(01)
    • [8].银行债权监管参与公司治理的依据与路径[J]. 开封大学学报 2018(03)
    • [9].从创新厌恶到创新包容——银行债权治理的创新效应研究[J]. 科研管理 2015(11)
    • [10].银行债权监督与公司外部治理:研究综述[J]. 中国集体经济 2014(15)
    • [11].当前银行债权保护中的几个难点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 甘肃金融 2018(08)
    • [12].基于银行债权治理的审计意见与公司投资关系研究[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8(03)
    • [13].现阶段银行债权保护难点[J]. 中外企业家 2018(12)
    • [14].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路径的选择——考察日德银行参与路径[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02)
    • [15].银行利用抵销权降低贷款风险的案例分析[J]. 中国农村金融 2019(06)
    • [16].企业改制导致银行债权落空的法律风险防范[J]. 党史博采(理论) 2009(10)
    • [17].银行债权的公司治理效应[J]. 商业会计 2014(22)
    • [18].银行债权对经理层的监督效应研究——对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广东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 2012(10)
    • [19].非法集资冲击银行债权[J]. 中国金融 2015(01)
    • [20].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J]. 华东科技 2016(12)
    • [21].以市场化方式推进银行债权转股权[J]. 银行家 2017(01)
    • [22].基于商业银行债权治理问题研究[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12)
    • [23].企业公司治理中银行债权监控的机制及其效应研究文献综述[J]. 工业技术经济 2010(11)
    • [24].我国商业银行接管标准制度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17)
    • [25].银行债权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转轨——基于创新资源的中介作用[J]. 软科学 2015(06)
    • [26].银行债权人参与企业债务治理的分析[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27].债务资金挪用与银行债权治理效果研究——地区差异的调节性中介效应[J]. 中国经济问题 2015(06)
    • [28].债权人联席会机制与银行债权维护——以河南省银行业建立债权人联席会机制为例[J]. 中国银行业 2014(Z1)
    • [29].银行债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6(12)
    • [30].银行债权、贷款特征与自由现金约束——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财经论丛 2010(04)

    标签:;  ;  ;  ;  

    国有商业银行债权保护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