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病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乳腺增生病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论文题目: 乳腺增生病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医外科学

作者: 李静蔚

导师: 宋爱莉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血管生成因子,动物模型,中药乳复汤

文献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从血管生成角度深入探索认识乳腺增生病疾病本质,为中医辨证分型及疗效标准的确立提供客观化指标,为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及抑制/逆转癌变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动物实验探索并制作肝郁血瘀型乳腺非典型增生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进一步认识乳腺增生病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并从血管生成角度探讨中药乳复汤干预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病、预防其癌变的作用。方法:临床研究收集140例肿块明显乳腺增生病患者,微创活检后,免疫组化法观察不同中医证型乳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VEGF、bFGF、MVD表达情况。动物实验首次采用灌服二甲基苯并蒽加佩戴颈部枷具的方法制作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并用中药乳复汤治疗,平消片对照治疗,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的病理表现以及VEGF、bFGF、MVD的表达情况。结果:临床研究显示痰瘀互结型较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病变程度重(P<0.01),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程度高(P<0.05);组织血管生成活性与增生程度密切相关,随增生程度加重,血管生成因子MVD、VEGF、bFGF表达增强(x~2=118.0090,P<0.0001);非典型增生的的MVD及VEGF、bFGF表达高于一般增生(P<0.01)。实验研究显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较单纯疾病模型增生程度高(P<0.05),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强(P<0.05);乳腺非典型增生的MVD及VEGF、bFGF表达高于一般增生(x~2=31.3827,P<0.0001);乳复汤能降低大鼠乳腺增生病理改变程度,减轻VEGF、bFGF、MVD的表达强度,效果优于平消片组(P<0.05)。结论:乳腺非典型增生病临床多辨证为痰瘀互结型,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程度高,提示病理类型和血管生成因子表达可作为中医临床辨证指标之一。病证结合造模方法更符合中医药实验要求;乳复汤具有抑制血管生成、干预/阻断乳腺非典型增生的作用,为中医药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方法和治疗思路。

论文目录: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技术路线图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一般资料

二、临床诊断标准

(一) 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

(二)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三、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

(一) 选择标准

(二) 排除标准

四、实验材料

(一) 实验取材方法

(二) 实验试剂

(三) 实验仪器

五、实验方法

(一) HE染色方法

(二) 免疫组化方法

(三) 统计方法

结果

一、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分布

(一) 乳腺增生病患者一般病程分析

(二) 乳腺增生病患者乳房疼痛情况分析

(三) 乳腺增生病患者乳房肿块情况分析

(四) 乳腺增生病患者辅助检查结果分析

二、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及大体病理形态学分布情况

三、乳腺增生病患者MVD检测结果分析

四、乳腺增生病患者VEGF、BFGF表达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技术路线图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材料

(一) 实验动物

(二) 实验器材

(三) 实验试剂

(四) 实验药品

二、实验方法

(一) 造模方法

(二) 分组及给药方法

(三) 取材方法

(四) 检测指标

(五) HE染色方法

(六) 免疫组化方法

(七) 统计方法

结果

一、大鼠体重变化情况

二、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三、大鼠乳腺组织VEGF、BFGF的表达情况

四、大鼠乳腺组织MVD的表达情况

讨论

一、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一) 中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二) 西医对乳腺增生病的认识

(三) 乳腺增生病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四) 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五)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二、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一) 血管生成及其相关因子

(二)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三、乳腺增生病病理分型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一) 乳腺增生病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概况

(二) 乳腺增生病病理分型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四、肝郁血瘀型乳腺非典型增生病证结合动物造模方法的探讨

(一) 乳腺增生病疾病模型的建立

(二) 肝郁血瘀证候模型的建立

五、乳腺非典型增生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一) 乳腺非典型增生病的认识

(二) 乳腺非典型增生病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六、乳复汤对肝郁血瘀型乳腺非典型增生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一) 中医药治疗乳腺非典型增生病的概况

(二) 中药抗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

(三) 乳复汤对乳腺非典型增生病的干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乳腺增生病肝郁气滞证心理应激及内分泌的相关性研究[D]. 张琼.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2].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与中医体质、多普勒及钼靶影像学的相关性研究[D]. 孙庆颖.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
  • [3].丹仙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D]. 孙二虎.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 [4].影像学在乳腺增生病痰瘀互结证疗效评价中的应用[D]. 赵迎春.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相关论文

  • [1].补肾疏肝法对乳腺增生型大鼠疗效观察[D]. 马朝群.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 [2].丹仙片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实验研究[D]. 孙二虎.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 [3].蒙药乳腺-Ⅰ号对实验性大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 王忠超.吉林大学2011
  • [4].补肾活血促进乳房发育及其机理的研究[D]. 李培英.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
  • [5].针刺对实验性乳腺增生模型大鼠干预作用的研究[D]. 龚东方.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6].乳腺癌中医证候分类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谢丹.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
  • [7].乳腺癌癌前病变辨证规律与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D]. 刘晓菲.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
  • [8].玄丹巴布剂治疗乳腺增生的药学研究[D]. 孟舒.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

标签:;  ;  ;  ;  ;  

乳腺增生病与血管生成因子表达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