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护理在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分析

连续性护理在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分析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215000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在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于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首次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在取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按照入院先后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出院后进行连续性护理,分别在护理实施前和实施半年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艾滋病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可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对提高其生活治疗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连续护理;艾滋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

AIDS是由于患者感染HIV而引发的免疫缺陷疾病,临床上多采用药物干预对患者进行救治,目前,AIDS已从致死病转变为可控病[1],但是仍缺乏系统的治疗方法,患者一旦感染,将终生难以治愈,由于不可能长期住院,因而家庭护理干预和医院治疗相结合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纳和接受,这种护理模式也被成为连续性护理[2]。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连续性护理对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来探讨连续性护理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首次接受治疗的艾滋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能够接受跟踪随访;符合WHO诊断标准;有生活自理能力;无其他病症。在取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后,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0岁,平均(43.34±1.34)岁;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6~61岁,平均(42.87±1.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艾滋病的常规护理,包括疾病相关知识介绍、药物使用指导、饮食指导和定期复查等,观察组采用连续性护理,护理的具体内容如下:(1)为患者制定病历档案,对观察组的患者的姓名、年龄、住址、电话等联系方式进行详尽的登记,以便于随时联系回访。(2)建立专业的连续性护理团队,选取经过相关培训的主任医师、护师、护士、心理咨询师、营养师以及志愿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其病情的护理计划,并按照计划对其进行连续性护理。(3)心理干预,大多数艾滋病患者因对病情的恐慌,都会伴有轻度的抑郁和烦躁心理,这对配合治疗和病情的护理极为不利,因此,心理咨询师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和指导。(4)饮食指导,营养师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和身体需要,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并进行日常指导。(5)上门回访制度,护理团队成员在患者出院后,每个月进行2次上门回访,了解患者的生活环境,观看其疾病控制情况,并作出相应指导。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护理实施前和实施半年后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量表,总分0~172分,患者分值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强弱成正比)和生活质量(采用HIV/AIDS生存质量表[3],总分46~230分,患者分值的高低和生活质量成正比)进行调查,统计分数,对其进行评价。

1.4数据处理

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用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数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各维度和总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

2.2生活质量对比

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患者除心理状态外的各维度评分和总评分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表2

3讨论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疾病、肿瘤等,为近年来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4],对于患者来说,抗病毒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不能长期住院,家庭护理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相关研究表明,恰当的连续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5],因而如何实施正确的连续性护理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连续性护理是患者通过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生活的管理,从心理阴影中走出来,减少了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有效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水平。本次研究表明,通过恰当的连续性护理,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和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其生活质量也明显的高于常规护理的患者(P<0.05),但是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待于改善。

综上所述,连续性护理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但是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待改善,如何使患者走出抑郁、恐惧等心理阴影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张泽琳,金朱,艾华,等.连续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效果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28):244-245.

[2]陈晓,林光惠,陈小英,等.连续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效果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28(13):54-56.

[3]李晖,王映映,何宝珍.探讨连续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4,12(35):236-237.

[4]徐六妹,吴宝红,陈素青,等.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HAART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5,4(3):224-226.

[5]徐丽霞,蔡艳,王晓波.连续护理对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169-170.

标签:;  ;  ;  

连续性护理在提高艾滋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