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珍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加注氨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

于珍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加注氨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作者于珍珍,汪春,李海亮,孙海天,王宏轩,余兵兵(2019)在《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加注氨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畜禽舍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植物营养元素及有机质,是良好的有机肥源。畜禽粪便发酵后产生大量C、N、P、K、S和微量元素等养分资源,产生的气体主要以氨气(N H3)为主。为揭示通气时间、通气频率及氨气通气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通气时间、通气频率、氨气浓度三因素处理,利用空气压缩机将氨气通入管道。建立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玉米产量的预测模型,用于不同通气时间、通气频率及氨气浓度下的玉米产量预测。

Abstract

chu qin she fen bian zhong han you feng fu de zhi wu ying yang yuan su ji you ji zhi ,shi liang hao de you ji fei yuan 。chu qin fen bian fa jiao hou chan sheng da liang C、N、P、K、She wei liang yuan su deng yang fen zi yuan ,chan sheng de qi ti zhu yao yi an qi (N H3)wei zhu 。wei jie shi tong qi shi jian 、tong qi pin lv ji an qi tong qi liang dui yu mi chan liang de ying xiang ,shi yan she zhi tong qi shi jian 、tong qi pin lv 、an qi nong du san yin su chu li ,li yong kong qi ya su ji jiang an qi tong ru guan dao 。jian li ji yu BPren gong shen jing wang lao de yu mi chan liang de yu ce mo xing ,yong yu bu tong tong qi shi jian 、tong qi pin lv ji an qi nong du xia de yu mi chan liang yu ce 。

论文参考文献

  • [1].用自组织人工神经网络鉴定小麦品种抗病性[J]. 蔡煜东,李伟,许伟杰.  北京农业科学.1993(06)
  • [2].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生物光子学的小麦籽粒状态分类[J]. 梁义涛,史卫亚,王锋,张红梅.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 [3].作物蒸发蒸腾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 冯雪,潘英华,张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28)
  • [4].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大豆叶面积高光谱反演研究[J]. 宋开山,张柏,王宗明,张渊智,刘焕军.  中国农业科学.2006(06)
  • [5].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山茱萸鉴别方法研究[J]. 赵玉丛,李艳玲.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07)
  • [6].饲草料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J]. 佟长福,郭克贞,佘国英,畅利毛,戴佳信,安国武.  土壤通报.2007(05)
  • [7].井灌水稻需水量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 付强,王立坤,王兆菡.  灌溉排水.2002(01)
  • [8].基于遗传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冬小麦根系吸水模型中的应用[J]. 罗长寿,左强,李保国,王东.  土壤通报.2003(04)
  • [9].基于互信息理论的水稻磷素营养高光谱诊断[J]. 林芬芳,丁晓东,付志鹏,邓劲松,沈掌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09)
  • [10].基于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的稻米品种与真伪鉴别[J]. 梁亮,刘志霄,杨敏华,张佑祥,汪承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9(05)
  • 论文详细介绍

    论文作者分别是来自农业技术与装备的于珍珍,汪春,李海亮,孙海天,王宏轩,余兵兵,发表于刊物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年02期论文,是一篇关于玉米产量论文,氨气浓度论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论文,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年02期论文的文章。本文可供学术参考使用,各位学者可以免费参考阅读下载,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资料来自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年02期论文网站,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标签:;  ;  ;  ;  

    于珍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加注氨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