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疼痛科的重要性

心理护理在疼痛科的重要性

河南省郑州市中医院河南郑州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疼痛专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88例疼痛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1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和疼痛、睡眠、食欲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食欲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疼痛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疼痛强度,提高睡眠质量,增强食欲,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疼痛科;负性情绪;临床症状

【中图分类号】R4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776-02

疼痛与自身感觉异常、外界刺激等多种因素相关,疼痛时患者可表现为全身不适症状,可导致睡眠障碍、食欲不佳,严重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表现。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缓解患者疼痛及疼痛产生的不良反应,许多医院新增了疼痛专科,主要针对慢性、持续性、阵发性疼痛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大量研究证实,心理因素在慢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文采取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心理护理对疼痛科患者负性情绪及临床症状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疼痛专科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28-72岁,平均(48.83±6.23)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度疼痛31例,重度疼痛1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27-71岁,平均(47.71±6.63)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度疼痛30例,重度疼痛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疼痛程度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有慢性疼痛病史,且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疼痛缓解效果不佳【2】;(2)语言表达及思维功能正常;(3)报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告知患者研究事项,且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各种恶性肿瘤、严重器官功能不全、癔症、癫痫、精神障碍性疾病及不愿参与本次研究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做好输液、贴敷等常规护理操作,出院时嘱病人在家合理饮食、注意保暖、适当运动,1月后随诊。

观察组常规护理方法同对照组,同时加用心理护理。住院期间,护理人员主动和患者保持全方面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疼痛病史和发作规律,帮助患者分析疼痛发生的病因,让患者掌握如何有效规避疼痛的诱因,如颈椎痛患者睡觉时可不用枕头或使用高矮合适的软枕,平时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等。慢性疼痛患者可因疾病不适及对生活工作的影响而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面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多使用正性语言鼓励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及时帮助他们解答疑虑,引导患者正确调控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疼痛还可影响睡眠,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后可导致食欲、消化机能下降,机体营养物质的代谢和神经敏感性又会影响疼痛感觉,二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应鼓励患者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平时多食用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减轻疼痛程度。

1.4观察指标

入院时、出院1个月后,采用焦虑(SDS)、抑郁(SAS)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出院1月后,请患者主观评价自身疼痛强度、睡眠和食欲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负性情绪、临床症状等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抑郁评分

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评分SAS、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比较(±s)

3讨论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增高,疼痛专科门诊量和住院量日益上升,以往劳损性疼痛、神经过敏性疼痛、心因性疼痛很少有患者来院就诊,现在就诊率显著提高。疼痛专科的疾病也因此变得更为复杂和难以处理。国际疼痛学会(IASP)把疼痛定义为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主观感受【3】,一般伴有现存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疼痛原本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提示机体可能受到损害,但是剧烈疼痛会引起机体严重应激反应,反而损伤机体组织器官。常见的应激反应有呼吸浅快、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严重者过度通气,继发呼吸性碱中毒,心跳过快致骤停或传导阻滞,血压突然升高致脑出血,血糖突然升高致高血糖危象。所以,临床工作中不能盲目使用麻醉剂止痛,防止掩盖病情,但一定要注意规避剧痛,防止出现意外【4】。

疼痛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心理因素对疼痛的影响至关重要。在疼痛专科,心理护理有章可循。赫洋【5】指出,疼痛科护士应掌握疼痛相关护理技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及疼痛产生的原因,告诉患者疼痛的发病机制,让患者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以便配合治疗和护理。帮助患者避免诱因的刺激,解答患者的困惑,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慢性疼痛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应教育患者破除迷信思想,科学的看待和治疗疼痛。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在疼痛科加强心理护理能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情绪反应;护理后,观察组疼痛强度评分显著降低,睡眠、食欲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疼痛科患者生活质量。汪晖【6】等也进行过类似的研究,由此可见,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疼痛科患者负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提高食欲,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赵继军,崔静.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3-384.

[2]丁莉莉.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在疼痛专科门诊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4,12(19):1816-1817.

[3]VanCleveL,BossertEA,SavedraMC.Cancerpaininchildren:theselectionofamodeltoguideresearch[J].JSperPdeiatrNurs,2002,7(4):163-165.

[4]朱洁,吴月凤,郭成莉,等.临床疼痛护理管理效果评价[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19(7):645-651.

[5]赫洋,薛敏.疼痛教育在护士疼痛专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1):146-147.

[6]汪晖,张晴,方汉萍,等.慢性疼痛病人疼痛程度及应对策略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12):9-11.

标签:;  ;  ;  

心理护理在疼痛科的重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