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A1及COX-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制研究

ABCA1及COX-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和目的:缺血性脑卒中为神经科常见病,其发病率高、致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导致脑缺血性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措施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高血压、降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oarterectomy;CEA、)及颈动脉血管成形术(Carotid artery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TAS)等,上述防治措施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及致残率仍然居高不下。因此,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制包括栓子因素和血流动力学因素,栓子因素多由于颈动脉斑块发生破裂、内出血、坏死、钙化或血栓形成等。血流动力学因素主要是由于斑块引起的颈动脉血管狭窄所致。然而有学者认为CAS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大多并非颈内动脉高度狭窄引起的脑灌注不足所致,而是异质的斑块栓子脱落所致,因此临床上不能通过颈动脉狭窄程度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所以人们将研究的焦点集中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形成机制和干预上。研究表明,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运转体A1(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及其可能的调控基因视黄酸X受体(retinoid X receptor,RXR)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生物学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环氧化物酶-2(cyclooxygenase 2,COX-2)及其相关基因1型前列腺素合成酶(membrane associatedprostagladinE2 svnthase 1.mPGES-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关系密切。已有较多关于ABCAl及COX-2基因缺失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研究报道,迄今国内外尚未见有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的ABCA1与COX-2的表达变化、药物干预后表达变化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报道。通心络胶囊为纯中药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已有多位学者报道通心络胶囊有稀释粘稠血液及维护血管正常功能的双重作用,但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否有确切的干预作用,其干预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又如何,目前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兔模型,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组织学、影像学及血脂进行观察,并给予模型兔通心络胶囊、塞来昔布及非诺贝特干预,探讨药物干预后模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ABCA1、RXRα及COX-2、mPGES-1

论文目录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正文
  • 第一章 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兔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第一节 改良硅橡胶圈加高胆固醇喂养诱导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兔模型及机制探讨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MSCTA及 DSA对模型兔颈动脉狭窄的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第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OX-2、ABCA1表达及通心络胶囊、塞来西布、非诺贝特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OX-2表达及通心络胶囊、塞来西布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ABCA1表达及通心络胶囊、非诺贝特对其影响的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第三章 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OX-2及 ABCA1的表达研究
  • 前言
  • 第一节 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COX-2的表达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二节 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ABCA1的表达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四、参考文献
  • 五、论文附图
  • 六、综述一
  • 七、综述二
  • 八、综述三
  • 九、综述参考文献
  • 十、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十一、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对泡沫细胞ABCA1表达与胆固醇含量的影响[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06)
    • [2].ABCA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代谢综合征关联性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20)
    • [3].以ABCA1为靶点的补肾中药复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思路探讨[J]. 中国中医急症 2017(05)
    • [4].黄芪多糖对上调ABCA1表达与泡沫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关系分析[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7(04)
    • [5].脂联素对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及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及机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5)
    • [6].ABCA1基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伴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05)
    • [7].普伐他汀与罗格列酮联合作用对巨噬细胞ABCA1表达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0(07)
    • [8].阿托伐他汀对巨噬细胞ABCA1表达的影响[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9(02)
    • [9].苯甲酰芍药苷增强ABCA1表达促进胆固醇流出[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10)
    • [10].普伐他汀治疗过程中ABCA1基因变异对心脏病患者的影响[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15(05)
    • [11].外泌体ABCA1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 2020(28)
    • [12].巨噬细胞中ABCA1表达及曲格列酮干预的影响[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8(06)
    • [13].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织中ABCA1和MMP-9的表达[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2)
    • [14].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ABCA1表达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0(04)
    • [15].ABCA1的胞内运输及功能研究新进展[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3(06)
    • [16].脑卒中患者ABCA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的意义[J].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03)
    • [17].ABCA1在胆固醇逆转运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健康研究 2010(03)
    • [18].ABCA1基因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研究进展[J].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8(06)
    • [19].ABCA1在脂质沉积中的研究进展[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06)
    • [20].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及对巨噬细胞ABCA1表达的影响[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5)
    • [21].ABCA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研究[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8(05)
    • [22].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人群ABCA1基因69C/T多态性分布特点及其与血脂和冠心病的关系[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22)
    • [23].罗格列酮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ABCA1蛋白表达的干预[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06)
    • [24].ABCA1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冠心病的关系[J]. 天津医药 2011(08)
    • [25].氟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ABCA1表达的影响[J]. 亚太传统医药 2009(06)
    • [26].姜黄素对脂变肝细胞胆固醇流出及ABCA1表达的影响[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06)
    • [27].姜黄素对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及ABCA1表达的影响[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27)
    • [28].慢性肾功能不全通过下调ABCA1表达影响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含量[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3(06)
    • [29].胆囊黏膜ABCA1的表达和胆囊胆固醇息肉发病关系的研究[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9(02)
    • [30].不同检测方法检测比较ABCA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J]. 实用预防医学 2014(04)

    标签:;  ;  ;  ;  

    ABCA1及COX-2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