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三维有限元建模第一跖列与(?)外翻关系的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

足三维有限元建模第一跖列与(?)外翻关系的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

论文题目: 足三维有限元建模第一跖列与(?)外翻关系的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

作者: 王旭

导师: 顾湘杰,王成焘,马昕

关键词: 足母外翻,胫后肌健功能不全,第一跖列,稳定性,有限元,生物力学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足母)外翻是一种常见的下肢结构性畸形,以(足母)趾外展、(足母)囊形成并疼痛、第一跖骨内收为主要特点。多年来这个课题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和探讨。但是,对于其发病机制、有效治疗方法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拟以临床手术方法的改进为出发点,建立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局外翻发生、发展的生物力学因素,特别是足第一跖列稳定性与(足母)外翻之间的关系。为改进青少年性(足母)外翻治疗、(足母)外翻手术方式的选择与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 1.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院(足母)外翻手术患者可随访到者137例204足,其中手术前后资料完整者共计98例157足。记录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第一楔骨—跖骨关节角(the first cuneiform-metatarsal angle)、(足母)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远端关节固定角(distal articular set angle)、近端关节固定角(proximal articular set angle)、Ⅰ-Ⅱ跖骨间角(Ⅰ-Ⅱ inter-metatarsal angle)、Ⅰ-Ⅴ跖骨间角(Ⅰ-Ⅴ inter-metatarsal angle);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临床评分系统(The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Clinical Rating Scale)(AOFAS)进行患者问卷调查。比较单纯(足母)囊切除+筋膜瓣紧缩缝合术、(足母)囊切除+(足母)内收肌切断术、(足母)囊切除+(足母)内收肌切断+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术、(足母)囊切除+(足母)内收肌切断+第一跖骨基底截骨+2/3跖骨截骨术之间的手术疗效差异。 2.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足母)外翻手术患者共计24例27足,志愿者27例27足,进行X线摄片,标准负重正位、负重侧位、改良的跟骨轴位片。记录(足母)外翻角、跖骨内收角、第一楔骨—跖骨关节角、Ⅰ-Ⅱ跖骨间角、Ⅰ-Ⅴ跖骨间角、Ⅱ-Ⅴ跖骨间角、远端关节固定角、近端关节固定角、跟骨倾斜角、内弓顶角、距骨—第一跖骨角、跟骨关节面—胫骨轴线角,比较(足母)外翻足与正常足两维X线测定的差异、研究(足母)趾外翻外展的原发畸形位置、证明必要X线检查对于(足母)外翻手术的意义。 3.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足母)外翻手术患者18例18足,志愿者18例18足,应用丹麦Dantec公司Keypoint四道程肌电诱发电位仪。刺激强度:18mA,扫描速度:5mS/D,灵敏度:5mV/D。刺激使用方波:频宽2mS。室温:20℃~25℃条件下进行腓骨长、短肌,胫前肌,胫后肌的EMG测定,观察两组之间Lat与Amp差异。电极进针点采用卢祖能的方法。 4.正常成年男性,30岁,不伴任何足部疾患。应用GE Speedlight 16排螺旋CT以层厚1.2mm,间隔1.2mm扫描足部后跟至趾尖。Metlab工作站上辨别骨组织、肌腱、皮肤边界并收集点阵数据,Surface 10.0工作站上重建三维有限

论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正文

第一部分 第一跖骨基底截骨治疗(足母)外翻疗效随访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足母)外翻足X线测定的意义 第一跖骨内收与(足母)外翻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足母)外翻与足外在肌功能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足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一跖列稳定性与(足母)外翻关系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已发表文章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脊柱动态固定的剪切特性与载荷分享的生物力学研究[D]. 周若舟.南方医科大学2017
  • [2].挥鞭样损伤的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D]. 陈强.第二军医大学2005
  • [3].基于MRI膝关节半月板的临床及其生物力学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 黄加张.复旦大学2005
  • [4].椎间隙与腰椎负荷分布的关系及椎间盘置换对椎间隙高度的影响[D]. 林飞跃.中南大学2003
  • [5].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D]. 张美珍.北京体育大学2012
  • [6].前交叉韧带分束及其断裂对股骨内髁影响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D]. 黄跃平.中南大学2009
  • [7].肩锁关节脱位的基础与临床相关研究[D]. 皇甫小桥.苏州大学2016
  • [8].后部不同结构切除及固定对胸椎稳定性的影响[D]. 何斌.重庆医科大学2013
  • [9].前路枕颈内固定术的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D]. 季伟.南方医科大学2016
  • [10].腰椎骨折椎弓根固定的有限元分析与临床研究[D]. 李鹏飞.武汉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跖骨远端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的X线测量、前足底压力改变及有限元分析[D]. 张致媛.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 [2].人体足部运动的有限元建模及其生物力学功能耦合分析[D]. 钱志辉.吉林大学2010
  • [3].人体足踝系统建模与相关力学问题研究[D]. 陶凯.上海交通大学2010
  • [4].中西医结合治疗拇趾外翻生物力学机制的有限元分析[D]. 孙卫东.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 [5].数字化人体足踝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分析[D]. 刘清华.南方医科大学2010
  • [6].有限单元法在骨科生物力学中的应用[D]. 张美超.第一军医大学2002
  • [7].髋臼三维记忆内固定系统治疗髋臼骨折记忆生物力学研究——骨盆、髋臼三维模型仿真、力学模拟与有限元分析[D]. 苏佳灿.第二军医大学2004
  • [8].基于MRI膝关节半月板的临床及其生物力学的三维有限元研究[D]. 黄加张.复旦大学2005
  • [9].腕部的三维有限元模拟及腕管综合征的生物力学研究[D]. 郭欣.四川大学2007
  • [10].人体足纵弓静力性内在维持结构的生物力学研究[D]. 杨云峰.同济大学2007

标签:;  ;  ;  ;  ;  ;  

足三维有限元建模第一跖列与(?)外翻关系的临床与生物力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