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葡萄孢BC1菌株代谢产物杀菌、除草活性成分的研究

灰葡萄孢BC1菌株代谢产物杀菌、除草活性成分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是以花卉万寿菊上分离得到的灰葡萄孢BC1 菌株为出发菌株,研究了其代谢产物的杀菌、除草活性及培养条件,并对其除草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和结构解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单因子实验和多因子正交实验的结合筛选,获得了灰葡萄孢BC1 菌株代谢产物除草活性较高的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4℃,接种量8 个菌饼(每100 mL 培养液),pH 值为7.0,培养时间20d。 2. 本试验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发现灰葡萄孢BC1 菌株培养滤液对供试的8 种植物病原真菌菌丝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根腐病菌和小麦全蚀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都在60%以上,而对其它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不到50%。盆载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ml/L 时,灰葡萄孢BC1 菌株培养滤液对小麦纹枯病和小麦根腐病的预防效果就可达40%,在浓度为500ml/L 时,对小麦纹枯病和小麦全蚀病的治疗作用可达30%以上。3. 本试验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发现灰葡萄孢BC1 菌株培养滤液对供试的4 种杂草种子根芽总生长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都在60%以上。盆载实验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50ml/L 时,灰葡萄孢BC1 菌株培养滤液反枝苋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且土壤处理的效果较茎叶处理效果好,可达83.4%。而对狗尾草的抑制率却不到60%。 4.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灰葡萄孢BC1 菌株代谢产物中除草活性成分进行了多次常压柱层析分离, 得到了1#化合物。通过紫外、红外、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方法,并与标准图谱相比较,初步鉴定1#化合物为脱落酸,这是首次由以花卉万寿菊为寄主的灰葡萄孢菌株分离到的天然脱落酸。测定了1#化合物对反枝苋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1#化合物对反枝苋种子萌发的EC50 分别为0.019mg·L-1。

论文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真菌杀菌剂、除草剂的开发利用现状
  • 1.1.1 活体真菌杀菌剂、除草剂的研究现状
  • 1.1.1.1 活体真菌杀菌剂
  • 1.1.1.2 活体真菌除草剂
  • 1.1.1.3 活体真菌杀菌剂、除草剂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 1.1.2 真菌代谢产物杀菌剂、除草剂的研究现状
  • 1.1.2.1 真菌代谢产物杀菌剂
  • 1.1.2.2 真菌代谢产物除草剂
  • 1.2 灰葡萄孢的研究现状
  • 1.2.1 灰葡萄孢的形态和资源分布
  • 1.2.2 灰葡萄孢的应用
  • 1.2.3 灰葡萄孢的代谢产物
  • 1.2.3.1 酶
  • 1.2.3.2 多糖
  • 1.2.3.3 植物毒素
  • 1.2.3.4 植物激素
  • 1.2.3.5 脂肪酸脂类
  • 1.2.3.6 灰葡萄孢代谢产物的结构特点
  • 1.3 存在问题和论文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来源
  • 2.1.2 培养基
  • 2.1.3 供试病原菌
  • 2.1.4 供试草籽
  • 2.1.5 供试作物
  • 2.1.6 主要的仪器与试剂
  • 2.1.6.1 主要仪器
  • 2.1.6.2 主要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生物活性测定方法
  • 2.2.1.1 培养滤液的制备
  • 2.2.1.2 杀菌活性测定方法
  • 2.2.1.3 除草活性测定方法
  • 2.2.2 培养条件筛选方法
  • 2.2.2.1 菌种活化
  • 2.2.2.2 最佳菌龄和接种量的筛选方法
  • 2.2.2.3 最佳培养条件的筛选方法
  • 2.2.3 除草活性成分的分离
  • 2.2.4 活性成分鉴定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灰葡萄孢BC1 菌株培养滤液的杀菌活性
  • 3.1.1 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 3.1.2 盆栽试验结果
  • 3.2 灰葡萄孢BC1 菌株培养滤液的除草活性
  • 3.2.1 室内生物测定结果
  • 3.2.2 盆栽试验结果
  • 3.3 培养条件的筛选结果
  • 3.3.1 最佳菌龄和接种量的筛选结果
  • 3.3.2 培养条件的正交试验结果
  • 3.4 除草活性成份分离
  • 3.4.1 一次柱层析各馏分生测结果
  • 3.4.2 二次柱层析各馏分生测结果
  • 3.4.3 三次柱层析各馏分生测结果
  • #化合物的活性测定'>3.5 1#化合物的活性测定
  •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3.6 1#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第四章 讨论
  • 4.1 灰葡萄孢BC1 菌株培养滤液的杀菌、除草活性
  • 4.2 培养条件对灰葡萄孢BC1 菌株培养滤液除草活性的影响
  • 4.3 灰葡萄孢BC1 菌株培养滤液中的活性化合物
  • 4.4 本试验存在的问题和本人对继续研究的建议
  • 4.5 灰葡萄孢BC1 菌株代谢产物农药开发的前景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香豆素对灰葡萄孢霉菌抑菌作用机理初探[J]. 农药学学报 2020(05)
    • [2].灰葡萄孢霉角质酶粗提液酶学特性研究[J]. 核农学报 2020(07)
    • [3].四种芽孢杆菌对蒜薹灰葡萄孢霉抑制作用的时效性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 2017(06)
    • [4].一种葡萄贵腐灰葡萄孢的筛选鉴定[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5].浙江省果蔬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抗性[J]. 农药学学报 2018(06)
    • [6].茶树精油对灰葡萄孢霉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12)
    • [7].灰葡萄孢毒素对产后蒜薹的致病性及其毒素基因的检测[J]. 山东农业科学 2017(10)
    • [8].粉红黏帚霉W-21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9].抗灰葡萄孢霉菌乳酸菌的筛选[J]. 工业微生物 2010(05)
    • [10].灰葡萄孢产孢相关基因BC1G__03293功能的初步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8(01)
    • [11].isopropylstilbene发酵条件优化及其对灰葡萄孢的抑制作用[J]. 农药学学报 2019(02)
    • [12].灰葡萄孢PKA编码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的功能[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2)
    • [13].灰葡萄孢霉对不同葡萄品种致病力差异的检测和分析[J]. 西北农业学报 2013(08)
    • [14].4种胡椒科植物粗提物对灰葡萄孢的抑菌活性[J]. 中国蔬菜 2018(07)
    • [15].源自不同寄主的灰葡萄孢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J]. 菌物学报 2009(03)
    • [16].香豆素对灰葡萄孢霉菌的生长代谢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05)
    • [17].灰葡萄孢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编码基因bmp1和bmp3的功能[J]. 微生物学通报 2019(02)
    • [18].湖北省灰葡萄孢抗药性测定及抗药分子机制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12)
    • [19].人参灰霉病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中药 2019(07)
    • [20].灰葡萄孢致病基因BcKMO与病菌MAPK信号途径的关系[J]. 华北农学报 2018(05)
    • [21].灰葡萄孢G-蛋白Gα亚基基因bcg2和bcg3的功能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6)
    • [22].山西运城温室番茄灰葡萄孢对啶酰菌胺的抗性[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08)
    • [23].灰葡萄孢犬尿氨酸单加氧酶基因BcKMO与病菌cAMP信号途径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13)
    • [24].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三种灰葡萄孢菌的敏感性测定[J]. 农药研究与应用 2010(05)
    • [25].与灰葡萄孢致病性相关的真菌毒素及胞外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0(04)
    • [26].灰葡萄孢交配型基因的分析与检测[J]. 菌物学报 2015(01)
    • [27].松材线虫分离及不同真菌对松材线虫繁殖的影响[J]. 莆田学院学报 2011(05)
    • [28].线粒体羧酸盐转运蛋白BcMito-TTP参与灰葡萄孢致病、产孢及菌核发育的研究[J]. 植物病理学报 2018(01)
    • [29].灰葡萄孢菌液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对松材线虫的诱引研究(英文)[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30].连续施药及室内药剂驯化对番茄灰葡萄孢对咯菌腈敏感性的影响[J]. 农药学学报 2012(01)

    标签:;  ;  ;  ;  ;  

    灰葡萄孢BC1菌株代谢产物杀菌、除草活性成分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