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亲友在手术及护理干预中的心理需求调查

患者亲友在手术及护理干预中的心理需求调查

一、术中患者亲友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论文文献综述)

陈淑珠[1](2021)在《基于格林模式的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健康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以格林模式的行为诊断理论框架为指导,研制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信行诊断问卷,并运用该问卷了解PCNL患者预防结石的知识、态度与行为的现状,诊断其主要影响因素。2.基于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信行诊断问卷的诊断结果,以格林模式的健康干预理论框架为指导,构建PCNL患者围手术期健康干预方案。3.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PCNL患者围手术期健康干预方案,并评价该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问卷研制:以格林模式的行为诊断理论框架为指导,结合文献查阅,形成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信行诊断问卷条目池,经两轮专家函询修订问卷条目,最终形成《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信行诊断问卷》,并进行内容效度、内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检验。2.现况调查: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19年10月在福建省某二级综合医院就诊的300例PCNL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信行诊断问卷》进行结石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诊断性调查。3.健康干预方案的构建:基于格林模式,结合上述现况调查结果,总结本领域研究成果,形成PCNL患者健康干预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该方案的两轮函询和修改,最终形成PCNL患者健康干预方案。4.健康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月在福建省某二级综合医院泌尿外科行PCNL的7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干预,试验组在常规健康干预基础上实施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后第3天、出院时、术后6个月等不同时间点在预防结石的知-信-行水平、结石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状态、住院满意度和术后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1.问卷研制结果:基于格林模式理论框架构建的《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信行诊断问卷》,包含预防结石知识、态度和行为三个维度,共25个条目。该问卷内容效度指数为0.968,Cronbach’sα系数为0.729,重测信度为0.816。2.现况调查结果:300例PCNL患者预防结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各维度条目均分分别为2.00±0.61、2.13±0.70、2.21±0.72,得分指标为51.24%、52.12%、54.71%。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重指数和获取知识途径是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体重指数是PCNL患者预防结石态度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获取知识途径是PCNL患者预防结石行为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3.健康干预方案构建:经两轮专家函询后,完成基于格林模式的PCNL患者健康干预方案的构建,专家对方案赞同率为100%,内容效度指数为0.86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14和0.325。4.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入院时,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预防结石的知-信-行水平、焦虑水平等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焦虑状态均有所缓解,试验组的焦虑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其预防结石的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和总分则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以格林模式理论为框架形成的《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信行诊断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作为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信-行水平的测量工具。2.PCNL患者在预防结石知、信、行三个方面得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需要引起护理人员的关注,可以通过规范的健康干预提升其预防结石意识与行为。3.基于格林模式构建的PCNL患者围手术期健康干预方案,所形成的项目内容具有良好可行性,能较好地满足PCNL患者的护理需求。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提高PCNL患者预防结石的知、信、行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住院满意度,降低结石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推广意义。

郑粉善[2](2021)在《基于马斯洛理论的乳腺癌患者需求工具开发及干预效果评价 ——一项混合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需求的满足与否影响着乳腺癌患者整体健康和生命质量。研究旨在基于乳腺癌患者不同阶段需求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开发能够反映乳腺癌患者真实需求的评估工具和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对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为今后乳腺癌及其他癌症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混合性研究设计法中“质+量+量”的顺序探究型设计,分为三部分,具体如下:1.乳腺癌患者需求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七步分析法,结合Nvivo10软件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整理,探究乳腺癌患者需求类别、需求主题以及核心需求内容,形成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条目池。2.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的编制及量表适用性评价(1)通过小组讨论对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条目池进行修订,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聘请15位相关专家,参与对量表进行精简,形成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2)进行两次大样本调查。收集313份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对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进行修订;随后收集419份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量表因素结构稳定性,完善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数据采用Excel、SPSS 26.0、AMOS26.0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乳腺癌患者需求在一般人口学上的差异,为后续需求干预相关内容奠定基础。3.乳腺癌患者需求干预效果评价根据质性研究结果及需求影响因素分析制定干预方案,应用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对77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以检验乳腺癌患者需求干预效果。研究共纳入77例研究对象,分别为干预组38例、对照组39例。在实验过程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阶段性需求特征,予以个性化需求干预措施,干预结束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指标、需求情况、疾病感知、自我管理效能和生命质量进行效果评价。数据采用Excel、SPSS 26.0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交叉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乳腺癌患者需求质性研究结果通过对20例乳腺癌患者访谈资料转录编码、概念提炼、主题摘录,归纳出以下3个需求类别,6个需求主题,53个亚主题:(1)疾病信息需求(24):①治疗信息(14)、②康复信息(10);(2)心理需求(15):③情感需求(8)、④认知需求(7);(3)社会需求(14):⑤寻求希望(9)、⑥自我实现(5)。即为研究的条目池。2.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编制及适用性评价(1)两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和0.905,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76和0.419。形成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2)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各条目适宜性良好,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6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2.123%,量表与中文版癌症患者未满足需求简明量表(SF-SUNS-C)效标关联效度良好,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59,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9~0.897,重测信度为0.937,各维度重测信度为0.743~0.890;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量表因素结构稳定,各项模型适配指标均在理想标准范围内,χ2/df<3,RMSEA值小于0.1,GFI、CFI、NFI、IFI值均大于0.9,量表各条目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2~0.87,维度间相关系数为0.31~0.50,量表内部结构效度良好。修订后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43,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28~0.93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治疗阶段、转移与否在乳腺癌患者需求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乳腺癌患者需求干预效果评价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健康结局差值比较分析中,除临床指标术侧肢体淋巴结水肿外,其他各项指标包括:临床指标(肩关节活动度、恶心呕吐、睡眠质量、疼痛程度)、疾病感知、自我管理效能、生命质量、需求程度,干预组干预前后差值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乳腺癌患者疾病不同阶段对疾病信息、心理、社会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2)开发的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被认为是可靠和有效的,可以用来测量不同阶段乳腺癌患者的需求情况。(3)通过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及时准确评估患者需求,提供针对乳腺癌患者需求的个性化护理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对乳腺癌患者的健康结局有促进作用,提示我们将疾病不同阶段需求干预纳入常规护理的重要性。

刘韦辰[3](2021)在《聚焦解决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运用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研究,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在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的基础上,分析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为后期开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实践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横断面调查研究2020年6月~2020年12月便利抽取江西省某三甲医院入住疼痛科病区的212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将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视觉模拟评估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患者进行调查,用均值、标准差、例数、构成比描述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现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第二部分:聚焦解决模式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从横断面调查研究中选取66例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32例,试验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疾病的诊疗与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开展常规心理护理与聚焦解决模式干预。运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视觉模拟评估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周后的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第一部分:横断面调查研究结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研究纳入的212例研究对象中有12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所占比例为58.02%,患者焦虑评分为48.16±10.21分;有110例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占研究人数的51.89%,抑郁评分为48.72±9.45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疼痛持续时间、疼痛强度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有差异(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病程、疼痛强度是患者焦虑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程度、病程、疼痛强度与疼痛持续时间是患者抑郁情绪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二部分:干预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焦虑、抑郁及疼痛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接受不同心理干预措施后,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干预后组间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主要受病程、文化程度、疼痛持续时间与疼痛强度的因素影响。因此,医护人员不仅要关注疾病治疗,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采取多种方式缓解或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2.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心理干预,可显着改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疼痛,增强患者愉悦生活的能力。

刘英杰[4](202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PB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近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已经成为非致死性疾病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慢性疾病。因疼痛、易反复发作、慢性迁延等特点,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造成患者负性情绪严重,影响患者和家庭的生活质量。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可以帮助患者调节负性情绪,转变对疾病的态度,指导亲友对患者进行鼓励、协助和支持,提高患者内心的信念水平,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目的本研究基于TPB构建LDH患者保守治疗的护理模式;通过此护理模式的应用,以期为LDH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服务,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1.文献回顾、成立研究小组、根据TPB的理论框架为指导,制定半结构访谈提纲,对13名脊柱外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访谈,并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初步形成一、二、三级护理指标体系;专家函询法:选择15名长期从事脊柱外科的护理专家,对初步形成的一、二、三级指标体系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形成最终的护理模式。2.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郑州某部队三甲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11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5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TPB护理模式。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采用Morisky遵医行为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定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焦虑情绪、腰部疼痛及功能障碍情况,比较两组重复就诊次数。3.统计学方法:收集的数据录入到Excel 2016,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n)、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半结构访谈结果:LHD患者对疾病的总体认知水平较差,其中职业特点、文化水平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LHD患者对亲属、医护、病友等的鼓励、支持需求明显,而日常治疗、康复、生活中的鼓励、支持水平较弱;LHD患者总体自身行为控制能力较差,主动配合治疗、护理或康复的意识水平一般,其中年龄、文化水平和居住地对自身行为控制能力差异明显。2.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两轮共15名专家参与,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第一轮函询共删除8项指标、修改4项指标、增加5项指标,专家的Kendall和谐系数一、二、三级指标依次为0.00、0.20、0.05;第二轮函询专家的Kendall和谐系数一、二、三级指标依次为0.00、0.20、0.45,专家的协调性较好。小组讨论后形成最终的护理模式。3.TPB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Morisky遵医行为量表、SAS、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Morisky遵医行为量表评分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AS量表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及ODI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诊次数显着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LDH患者TPB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LDH患者的遵医依从性,缓解焦虑情绪及腰部疼痛,减轻功能障碍,降低患者门诊复诊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雪晴[5](2020)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锻炼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对于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4例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67例)和对照组(67例),试验组接受为期3个月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锻炼,对照组接受常规盆底康复护理,分别在干预前(T0)、干预1个月后(T1)和干预结束时(T2)采用Oxford盆底肌力评分系统、盆底功能障碍简表(PFDI-20)、盆底功能影响问卷(PFIQ-7)、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评估。结果:(1)盆底肌力上,对照组T0、T1和T2的肌力评级分别为(1.10±0.70)、(1.46±0.64)、(1.90±0.70)级,试验组分别为(1.12±0.73)、(1.96±0.73)、(3.04±0.81)级,两组在干预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5.730、F时间329.809、F交互56.688,均P<0.001);(2)PFDI-20评分上,对照组T0、T1和T2的总分分别为(80.19±18.75)、(78.67±17.99)、(77.47±15.91)分,试验组分别为(77.77±19.97)、(69.11±15.97)、(66.54±14.04)分,两组在干预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6.876、F时间62.536、F交互29.196,均P<0.05);(3)PFIQ-7评分上,对照组T0、T1和T2的总分分别为(82.80±12.04)、(80.88±11.62)、(78.39±8.51)分,试验组分别为(82.66±11.24)、(76.69±10.12)、(73.20±7.41)分,两组在干预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3.551,P 0.062;F时间69.943、F交互13.213,均P<0.001);(4)一般自我效能上,对照组T0、T1和T2的总分分别为(2.44±0.53)、(2.49±0.49)、(2.51±0.34)分,试验组分别为(2.47±0.53)、(2.67±0.38)、(2.86±0.30)分,两组在干预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6.788、F时间50.994、F交互25.664,均P<0.05);(5)社会支持上,对照组T0、T1和T2的总分分别为(45.16±3.28)、(45.84±3.02)、(46.42±2.82)分,试验组分别为(45.48±3.43)、(48.25±2.83)、(50.37±2.45)分,两组在干预后各时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0.12、F时间199.34、F交互70.24,均P<0.001)。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护理干预方案能显着提高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盆底肌力水平、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水平和生活质量,改善近期及远期的盆底康复效果。

张欣桐[6](2020)在《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内在力量对分娩意愿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初产妇分娩恐惧、内在力量与初产妇分娩意愿的现状;明确分娩恐惧、内在力量及分娩意愿的关系;探讨初产妇产前分娩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初产妇分娩体验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本研究利用初产妇社会人口学特征调查表、分娩态度问卷(CAQ)、内在力量量表(ISS),通过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威海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产检的初产妇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式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问卷20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01份,有效问卷率是87.4%。(2)收集的调查数据编码核对后录入SPSS17.0中文版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初产妇一般的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初产妇分娩恐惧、内在力量水平采用均数、标准差等描述性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研究变量的单因素分析。分析分娩恐惧与内在力量对分娩意愿的影响,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分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1)初产妇分娩恐惧得分为(2.62±0.58)分,本研究中初产妇分娩恐惧处于中等水平,与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月收入、医学背景、孕周、亲友分娩意愿态度及配偶分娩意愿态度等因素有关,各影响因素对分娩恐惧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初产妇内在力量得分为(5.00±0.56)分,各影响因素中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亲友分娩意愿态度及配偶分娩意愿态度对等因素对内在力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对象分娩意愿的剖宫产组的分娩恐惧得分及各纬度均分显着高于自然分娩组,自然分娩组内在力量得分及各纬度均分显着高于剖宫产组。对分娩恐惧、内在力量与分娩意愿之间的关系做回归分析,组间差异均为显着(P<0.05)。(4)以分娩恐惧、内在力量为自变量,分娩意愿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分娩恐惧与内在力量会对分娩意愿产生不同影响,且差异具有显着性。结论:分娩恐惧与内在力量是初产妇分娩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娩恐惧越高,初产妇的分娩意愿为剖宫产意愿越高;内在力量越强,初产妇剖宫产意愿越低。加强初产妇的内在力量水平,降低初产妇的分娩恐惧水平,对进一步降低初产妇剖宫产意愿有重要影响。医务人员应积极关注及评估初产妇的分娩恐惧及内在力量水平,通过有效的产前咨询与教育,指导初产妇产前学习正确的分娩相关知识,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正确处理面临分娩的各种心理因素,积极寻求帮助,完善初产妇社会支持系统,达到促进母婴健康的目的。

李利平[7](2020)在《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质性研究与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现状,分析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影响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为护理人员研制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以期提高这类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质性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1)质性访谈法:在查阅文献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归纳出访谈提纲,依据质性研究信度标准,选择太原市4所养老机构具有代表性的10名慢性病失能老人进行访谈,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2)问卷调查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5—9月选取235名慢性病失能老人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失能评估量表(Elderly Disability Assessment Scale,EADS)、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tigma Scale for Chronic Illness,SSCI)、简易应对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调查慢性病失能老人,了解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采用EXCEl 2010表格录入资料,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AMOS21.0软件构建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结果:1.质性研究:经过对10名慢性病失能老人深入访谈,分析归纳出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的心理体验为6个主题:(1)悔恨与愧疚;(2)羞耻与排斥;(3)恐惧与绝望;(4)家庭破裂;(5)自杀;(6)回避就医。2.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为94%。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得分为70.58±17.87,内在病耻感得分为39.84±9.20,外在病耻感得分为30.72±8.72;一般资料中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月收入、患病数量、失能程度、失能时间、住院次数、入住机构时间、居住类型和亲友看望频率对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丧偶、月收入、患病数量≥3种、失能程度、失能时间、住院次数23次、入住机构时间≥13个月、双人间居住类型和一月一次的亲友看望频率显着影响慢性病失能老人的病耻感。3.相关分析结果: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与自我感受负担、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希望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感受负担与病耻感呈显着正相关(r=0.881,P<0.01);社会支持与病耻感呈显着负相关(r=0.470,P<0.01);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与病耻感呈显着负相关(r=0.633,P<0.01),消极应对与病耻感呈显着正相关(r=0.300,P<0.01);希望水平与病耻感呈显着负相关(r=0.697,P<0.01)。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感受负担对病耻感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直接效应为0.669,并通过希望水平和积极应对两条路径对病耻感产生间接影响作用,间接效应为0.069;社会支持对病耻感具有直接负向影响作用,直接效应为0.238,并通过自我感受负担、希望水平、积极应对对病耻感产生间接影响作用,间接效应为0.445;积极应对病耻感具有直接负向影响作用,直接效应为0.138;希望水平对病耻感不具有直接影响作用,通过积极应对对病耻感具有间接负向影响作用,间接效应为0.035,因此,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希望水平是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的保护性影响因素。结论:1.质性研究结果提示健康状况差、经济压力大、耻辱经历高、希望水平低加重了慢性病失能老人羞耻与排斥、悔恨与愧疚等病耻感心理体验,为失能老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调查提供参考依据。建议对失能老人进行有效的康复功能锻炼,并对照护者进行培训教育,以减少失能老人的耻辱经历和提高其希望水平。2.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水平较高,且影响因素较为复杂。自我感受负担对病耻感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即自我感受负担越重其病耻感程度越重,并通过希望水平和积极应对两条路径对病耻感产生间接影响作用;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对病耻感具有直接负向影响作用,并且社会支持通过自我感受负担、希望水平、积极应对对病耻感产生间接影响作用;希望水平通过积极应对对病耻感具有间接负向影响作用。可以得出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希望水平为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的保护性影响因子,提示医护人员可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和希望水平等方面,制定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的有效干预方案,为改善其心理健康提供依据。

张新磊[8](2020)在《骨科患者全麻术后不适原因分析及探视需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基于舒适护理的理念,探索研究骨科患者在全麻术后产生的主要不适,就患者自身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对骨科患者全麻术后对探视的需求及建议进行质性访谈,为骨科患者全麻手术后相关治疗护理及病房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问卷调查阶段从临床实际出发,应用德尔菲法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分析。质性研究阶段针对患者术后亲友的探视对患者的影响设计访谈大纲,进行访谈。结果:1.问卷调查研究:(1)调查问卷的总分为100分,大于30分的占53.9%,患者术后不适总体评分为(34.13±0.207)分。其中,睡眠不佳、咽部不适、口渴、疼痛为患者主要的不适表现。(2)本研究提示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手术前有无合并症对患者术后不适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2.质性研究:本研究得出三个主题:1)亲属的探视会对患者产生影响;2)患者支持对探视进行合理限制;3)患者希望保持体面,被探视者平等的看待。结论:(1)骨科全麻术后的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睡眠不佳、咽部不适、口渴、疼痛为患者主要的不适表现。患者术后的不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自身因素中,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手术前是否有合并症对患者不适的影响最大。(2)骨科患者全麻术后需要患者家属及朋友及时给予患者精神及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但在病房中,过多的人员流动会影响患者的精神及恢复状态。应在保证病房环境安静舒适的前提下,允许患者家属及朋友的探视。患者希望,术后探视在自己身体有一定的恢复时再行开放,探视应在上午进行,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以患者不产生疲累为宜。患者希望与自己亲密的人前来探望,每次探望人数不超过3人。在探视前过程中,探视者应注意患者的心理需求,尊重患者,促进患者建立信心及自信。

柳琳升[9](2020)在《过渡期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慢性心力衰竭是我国当今社会常见的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大多数心脏病等重大慢性病患者的护理是由家庭护理人员所提供的,多项研究显示照顾负担已然成为慢性心衰家庭照顾者较常见的问题和需要得到关注、支持及帮助的方面,因此,帮助慢性心衰家庭照顾者找到应对照顾负担的策略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与确定慢性心衰家庭照顾者的需求;根据其需求构建适用于慢性心衰家庭照顾者的照护技能干预方案并验证该干预方案对慢性心衰照顾者的效果。方法:1.2018年9月-2018年11月,质性研究阶段:选择具备代表性的照顾者进行质性研究。对12名慢性心衰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及5名心病科护士进行深度访谈,分析照顾者在照顾期间所遇到的问题和心情体验情况。研究者及专家根据质性研究结果制定过渡期护理干预措施。2.2018年12月-2019年7月,过渡期护理模式实施阶段:选用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方法,便利选取太原市某所三甲医院心病科慢性心衰患者及家庭照顾者86例为研究对象。将照顾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过渡期护理服务。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评价实施效果。结果:1.质性研究阶段:在对慢性心衰家庭照顾者在过渡期的照护体验进行深度探讨后,发现照顾者在过渡期间存在以下共性问题:缺乏疾病护理专业知识;照顾技能存在误区;无法有效利用资源;人际关系及心理疏导障碍。2.过渡期护理模式实施阶段:将86对慢性心衰患者及家庭照顾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结束时,共脱落6例,干预组与对照组各脱落3例。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社会支持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过渡期护理模式可以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家庭照顾者,并且可有效减轻慢性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提高其社会支持度,值得推广。

刘烨[10](2020)在《产妇焦虑情绪缓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有的医疗制度和社会背景下,人们更多的关注于产妇及新生儿的生理健康,往往忽视了产妇的心理状况。由于产妇及其家人对产后的心理变化并不了解,当产妇出现了焦虑情绪也不易被察觉和重视,有的家庭对产妇疏于照顾和关心,使产妇的焦虑情绪得不到纾解,加重了产妇的焦虑状况,甚至给产妇及其家庭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因此,应该加强对产妇焦虑情绪的研究,及时、准确地采取干预措施介入产妇的焦虑情绪问题,及时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有效降低其负面影响。本文针对产妇的焦虑情绪问题展开个案介入研究,尝试通过个案工作方法采取有效干预措施,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在总结和分析关于产妇焦虑情绪及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参与式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借助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妇的焦虑情绪状况进行测量,并对导致产妇出现焦虑情绪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其次,通过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借助优势视角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生态系统理论等专业理论,针对导致产妇出现焦虑情绪问题主要因素,探索和尝试缓解产妇焦虑情绪问题的介入方案,充分体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技巧的运用。通过研究发现,个案工作介入能够对产妇的焦虑情绪问题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但是,在充分利用社会工作进行干预的同时,产妇焦虑情绪问题的缓解还需要产妇自身,产妇的家人以及医院、政府有关部门等方面的协作,共同关注产妇的心理状况,促进产妇心理健康。

二、术中患者亲友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术中患者亲友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格林模式的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健康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4 研究理论基础
    5 操作性定义
    6 伦理学问题
    7 技术路线图
    8 科研质量控制
第一部分 基于格林模式的PCNL患者健康干预方案的构建
    1 组建团队
    2 PCNL患者预防结石知信行诊断问卷研制
    3 PCNL患者预防结石相关知信行现况调查
    4 基于格林模式的PCNL患者健康干预方案构建
第二部分 基于格林模式的健康干预在PCNL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结果
    5 讨论
本研究对临床实践与未来研究的启发
    1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2 研究创新点
    3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建议
    4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基于马斯洛理论的乳腺癌患者需求工具开发及干预效果评价 ——一项混合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需求(Needs)
        1.1.2 健康结局(Health Outcomes)
    1.2 乳腺癌患者需求研究现状
        1.2.1 乳腺癌患者需求测量工具
        1.2.2 乳腺癌患者需求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1.3.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3.2 King达标理论
        1.3.3 健康结局模型
        1.3.4 研究框架
        1.3.5 研究内容
    1.4 总体研究方案
        1.4.1 研究设计
        1.4.2 总体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乳腺癌患者需求体验的质性研究
    2.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1 研究设计
        2.1.2 研究对象
        2.1.3 研究工具
        2.1.4 资料收集
        2.1.5 统计分析
        2.1.6 伦理问题
        2.1.7 技术路线
    2.2 结果
        2.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2.2.2 质性访谈结果
    2.3 讨论
        2.3.1 探讨乳腺癌患者需求全貌
        2.3.2 对构建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的启示
第三章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编制及适用性评价
    3.1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编制
        3.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3.1.2 结果
    3.2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适用性评价
        3.2.1 研究设计与方法
        3.2.2 结果
    3.3 讨论
        3.3.1 量表的可行性
        3.3.2 量表的特点
        3.3.3 量表的临床意义
        3.3.4 乳腺癌患者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
第四章 乳腺癌患者需求干预效果评价
    4.1 研究设计与方法
        4.1.1 研究设计
        4.1.2 研究对象
        4.1.3 研究工具
        4.1.4 干预策略
        4.1.5 资料收集
        4.1.6 统计分析
        4.1.7 伦理问题
        4.1.8 质量控制
        4.1.9 技术路线
    4.2 结果
        4.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4.2.2 干预前研究对象同质性检验
        4.2.3 干预效果评价
    4.3 讨论
        4.3.1 研究对象的群体特征
        4.3.2 需求干预对乳腺癌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
        4.3.3 乳腺癌患者需求满足提升策略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研究结果
    5.2 创新点
    5.3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专家咨询表(第一轮)
附录 C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专家咨询表(第二轮)
附录 D 《乳腺癌患者需求量表》
附录 E 《中文版癌症患者未满足需求简明量表》
附录 F 《乳腺癌患者健康相关调查问卷》
附录 G 综述 乳腺癌患者需求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3)聚焦解决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HN患者心理干预研究现状
        1.2.2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研究现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理论依据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相关概念
第2章 PHN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剔除标准
        2.1.4 样本量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工具
        2.2.2 资料收集
        2.2.3 质量控制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PHN 患者的一般资料
        2.3.2 PHN患者焦虑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3.3 PHN患者抑郁情绪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4 讨论
        2.4.1 PHN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
        2.4.2 PHN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3章 聚焦解决模式对 PHN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3.1 研究对象
        3.1.1 纳入标准
        3.1.2 排除标准
        3.1.3 剔除标准
        3.1.4 样本量
    3.2 研究方法
        3.2.1 分组方法
        3.2.2 研究工具
        3.2.3 干预方案
        3.2.4 观察指标
        3.2.5 资料收集
        3.2.6 质量控制
        3.2.7 伦理学要求
        3.2.8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的比较
        3.3.2 聚焦解决模式对 PHN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评价
    3.4 讨论
        3.4.1 聚焦解决模式可缓解PHN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3.4.2 聚焦解决模式可减轻PHN患者的疼痛
    3.5 结论
    3.6 本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3.6.1 创新性
        3.6.2 局限性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PB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TPB理论及其在护理学中的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5)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锻炼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早期宫颈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1.1.2 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治疗
        1.1.3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干预模式
        1.1.3.1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概念及内容
        1.1.3.2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应用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本研究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1.1 筛选标准
        2.1.2 样本量确定及分组
    2.3 伦理原则
    2.4 研究内容
        2.4.1 对照组
        2.4.2 试验组
    2.5 研究工具
        2.5.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2.5.2 Oxford骨盆底肌力评分系统
        2.5.3 盆底功能障碍简表
        2.5.4 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
        2.5.5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
        2.5.6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2.6 质量控制
        2.6.1 研究设计阶段
        2.6.2 研究实施阶段
        2.6.3 数据收集及录入阶段
    2.7 统计分析
        2.7.1 一般资料及基线水平比较
        2.7.2 盆底肌力及各量表评分的比较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水平比较
    3.3 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简表(PFDI-20)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比较
    3.5 两组患者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评分比较
    3.6 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合并PFD的发病机制
    4.2 基于ITHBC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PFD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
    4.3 基于ITHBC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PFD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4.4 基于ITHBC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PFD患者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
    4.5 基于ITHBC理论的护理干预对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PF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内在力量对分娩意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资料分析
    2.6 质量控制
    2.7 伦理学问题
    2.8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初产妇社会人口学特征
    3.2 初产妇分娩恐惧
    3.3 初产妇内在力量
    3.4 初产妇分娩意愿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4.1 初产妇群体特征
    4.2 初产妇分娩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4.3 初产妇内在力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4.4 初产妇分娩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4.5 降低初产妇剖宫产意愿的策略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性
    5.3 局限性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相关论文(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C: 调查问卷

(7)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资料收集
    5 质量控制
    6 结果
    7 讨论
    8 小结
第二部分 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影响因素预测模型的构建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骨科患者全麻术后不适原因分析及探视需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中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研究背景
        1.1 相关概念
    2.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2.1 全麻术后不适研究现状
        2.2 病房探视制度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及研究现状
    3.研究目的和意义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意义
    4.研究方法
        4.1 问卷调查研究
        4.2 质性研究
        4.3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骨科患者全麻术后不适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1.4 技术路线图
    2.结果
        2.1 研究对象人口统计学分析
        2.2 骨科患者全麻术后的不适状况
        2.3 骨科患者全麻术后不适的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骨科患者全麻术后的不适状况
        3.2 骨科全麻术后患者不适的影响因素分析
    4. 小结
第二部分 骨科患者全麻术后探视需求的质性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3 质量控制
        1.4 伦理问题
    2.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主题
    3.讨论
        3.1 患者需要家属探视
        3.2 合理安排探视时间
        3.3 合理限制探视人数
        3.4 科学选择探视内容
    4.小结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创新之处
    2.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过渡期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心衰患者照顾者过渡期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资料收集
        2.2 资料分析
        2.3 质量控制
    3.研究结果
        3.1 受访者一般资料结果
        3.2 主题提取结果
    4.讨论
        4.1 加强对慢性心衰疾病基本知识的认识
        4.2 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的作用
        4.3 过渡期护理干预措施内容
第二部分 过渡期护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设计
        1.3 研究工具
        1.4 干预方法
        1.5 资料分析
        1.6 质量控制
    2.研究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一般基本资料的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比较
        2.3 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社会支持水平得分比较
    3.讨论
        3.1 本研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照顾者基线状况分析
        3.2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照顾者的负担效果分析
        3.3 过渡期护理模式对慢性心衰照顾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分析
    4.小结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10)产妇焦虑情绪缓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产妇焦虑情绪的研究
        1.2.2 产妇焦虑情绪缓解的研究
        1.2.3 社会工作介入产妇焦虑情绪缓解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焦虑情绪
        2.1.2 产妇焦虑情绪
    2.2 理论基础
        2.2.1 优势视角理论
        2.2.2 生态系统理论
        2.2.3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
3 产妇的焦虑情绪问题现状分析
    3.1 产妇的焦虑情绪现状
        3.1.1 医院情况概述
        3.1.2 产妇的焦虑情绪分析
    3.2 产妇的焦虑情绪问题分析
        3.2.1 个人准备不足
        3.2.2 家庭支持不足
        3.2.3 不良生活事件打击
4 产妇焦虑情绪缓解的个案介入
    4.1 接案
        4.1.1 案主A:个人准备不足型
        4.1.2 案主B:家庭支持不足型
        4.1.3 案主C:不良生活事件打击型
    4.2 预估问题
        4.2.1 案主A:个人准备不足型
        4.2.2 案主B:家庭支持不足型
        4.2.3 案主C:不良生活事件打击型
    4.3 服务计划制定
        4.3.1 案主A:个人准备不足型
        4.3.2 案主B:家庭支持不足型
        4.3.3 案主C:不良生活事件打击型
    4.4 个案介入
        4.4.1 案主A:个人准备不足型
        4.4.2 案主B:家庭支持不足型
        4.4.3 案主C:不良生活事件打击型
    4.5 服务评估
        4.5.1 工作目标的达成度
        4.5.2 案主的改变情况和满意程度
        4.5.3 社会工作者自评
5 反思与建议
    5.1 反思
        5.1.1 介入方式的单一化
        5.1.2 社工力量的有限性
    5.2 建议
        5.2.1 增强产妇自身缓解焦虑情绪的能力
        5.2.2 提升家庭对产妇焦虑情绪的重视
        5.2.3 增强医院对产妇焦虑情绪的关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焦虑情况调查表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术中患者亲友心理需求调查及护理干预(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格林模式的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健康干预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陈淑珠.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基于马斯洛理论的乳腺癌患者需求工具开发及干预效果评价 ——一项混合方法研究[D]. 郑粉善. 延边大学, 2021(02)
  • [3]聚焦解决模式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中的应用研究[D]. 刘韦辰. 南昌大学, 2021(01)
  • [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TPB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D]. 刘英杰.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5]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在早期宫颈癌术后合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肌锻炼中的应用研究[D]. 杨雪晴. 江南大学, 2020(01)
  • [6]初产妇分娩恐惧与内在力量对分娩意愿的影响[D]. 张欣桐. 延边大学, 2020(05)
  • [7]慢性病失能老人病耻感的影响因素与预测模型构建[D]. 李利平.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骨科患者全麻术后不适原因分析及探视需求的研究[D]. 张新磊.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9]过渡期护理模式在慢性心衰患者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D]. 柳琳升.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10]产妇焦虑情绪缓解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刘烨.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标签:;  ;  ;  

患者亲友在手术及护理干预中的心理需求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