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煤降灰制备工业硅球团还原剂的研究

烟煤降灰制备工业硅球团还原剂的研究

论文摘要

碳质还原剂是工业硅生产的重要原料,生产1t工业硅约消耗1.5t还原剂,占工业硅生产成本的25%-35%。还原剂的性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烟煤的物化性质非常适合代替木炭生产工业硅,但灰分较高,如果能够通过合理的处理,将烟煤灰分降低,制得适合工业硅生产的还原剂,将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以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地区的烟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烟煤样进行工业分析和XRD定性分析,烟煤样的固定碳含量为54.58%,灰分为14.78%,其灰分主要成分为Si02和A12Si205(OH)4,其他以Fe304、Fe203及A14Si2Ca010(OH)2几种矿物形态存在。该烟煤样由于灰分含量高不能直接替代木炭进行工业硅生产。通过对该烟煤样进行小浮沉实验,得到密度级小于1.4 g·cm-3的浮物累计产率为51.18%,累计灰分为6.01%,说明该烟煤样可以通过浮选降灰的方法得到产率较高的低灰精煤。论文通过浮选降灰实验,考察了抑制剂、起泡剂、捕收剂及浮选流程对提高精煤产率及精煤灰分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粒度50%小于-0.074mm,矿浆浓度为25%(煤500g,加水至1.5L),当抑制剂水玻璃用量为2300g/t,起泡剂松醇油120g/t,捕收剂柴油为600g/t等条件下,采用三次粗选两次精选闭路浮选流程,得到的精煤产率为58.22%,可燃体回收率65.12%,精煤灰分4.68%。为进一步降低精煤灰分,脱除精煤中的铁,进行了酸浸深度降灰除铁实验。通过对煤灰进行工业分析发现,灰分中主要成分为SiO2及硅酸盐,灰分中全铁量为6.85%。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酸的种类、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液固比等对精煤浸出降灰效果和铁浸出率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酸浓度条件下,盐酸比硫酸浸出效果更好,最佳浸出条件为盐酸和精煤液固比5:1,盐酸浓度为4mol/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60min,可以将浮选得到的精煤灰分降低到3.0%以下,煤中铁的浸出率约为90%,精煤固定碳含量可提高到68.78%。优于木炭含固定碳65%,灰分6%的指标。精煤球团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以高温型煤粘结剂GY做球团粘结剂,在成型压力为20MPa、粘结剂用量为5.0%、添加水分为8.0%条件下,可以获得平均冷抗压强度为5.65MPa,热抗压强度为0.76MPa,落下强度筛上样品质量平均占86.78%,孔隙率为18.22%,比电阻为751.17μΩm,固定碳65.34%,实际灰分低于5%,1100℃时CO2化学反应活性与木炭相差1.2%的球团还原剂,可部分替代木炭生产工业硅。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工业硅的生产及应用
  • 1.1.1 工业硅的生产过程
  • 1.1.2 工业硅的应用
  • 1.2 我国工业硅产业发展概况
  • 1.3 煤炭降灰的方法
  • 1.3.1 物理选煤降灰法
  • 1.3.2 物理化学选煤降灰
  • 1.3.3 化学选煤降灰
  • 1.4 工业硅生产用碳质还原剂
  • 1.4.1 木炭
  • 1.4.2 石油焦
  • 1.4.3 煤的应用
  • 1.4.4 兰炭
  • 1.4.5 混合碳质还原剂
  • 1.4.6 混合碳质粉体制团的应用
  • 1.4.7 煅烧木材做还原剂的应用
  • 1.4.8 生物质型煤的应用
  • 1.5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 2.1.1 煤质工业分析
  • 2.1.2 XRD定性分析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2.3.1 球团比电阻测定
  • 2.3.2 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活性测定
  • 2.3.3 球团孔隙率测定
  • 2.3.4 球团冷机械强度测定
  • 2.3.5 球团热强度测定
  • 2.4 实验流程
  • 2.4.1 浮选实验流程
  • 2.4.2 酸浸降灰除铁实验流程
  • 2.5 小结
  • 第三章 烟煤浮选降灰实验研究
  • 3.1 磨矿
  • 3.2 密度分析
  • 3.3 探索实验
  • 3.4 起泡剂影响实验
  • 3.5 捕收剂的影响
  • 3.6 抑制剂的影响
  • 3.7 pH调整剂影响
  • 3.8 浮选流程实验
  • 3.9 最佳实验条件及实验结果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酸浸深度降灰除铁实验研究
  • 4.1 精煤灰分分析
  • 4.1.1 XRD定性分析
  • 4.1.2 精煤工业分析
  • 4.2 浸出热力学基础及酸用量计算
  • 4.2.1 热力学分析
  • 4.2.2 酸用量计算
  • 4.3 精煤酸浸降灰除铁
  • 4.3.1 酸种类的影响
  • 4.3.2 酸度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影响
  • 4.3.4 反应时间影响
  • 4.3.5 液固比影响
  • 4.3.6 浸出综合条件实验
  • 4.4 废酸的循环利用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精煤冷压制团及性能研究
  • 5.1 精煤冷压制团实验流程
  • 5.2 精煤冷压造团研究
  • 5.2.1 精煤冷压成型机理
  • 5.2.2 精煤制团实验
  • 5.3 球团性能检测
  • 5.3.1 冷抗压强度测试
  • 5.3.2 热抗压强度测试
  • 5.3.3 比电阻测定
  • 5.3.4 孔隙率测定
  • 5.3.5 落下强度测试
  • 2反应活性测定'>5.3.6 CO2反应活性测定
  • 5.3.7 球团工业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就读硕士期间撰写及发表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烟煤降灰制备工业硅球团还原剂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