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研究

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研究

论文摘要

商标淡化是指减少、削弱驰名商标或其他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商标的识别性和显著性,损害、玷污其商誉的行为。商标淡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商标侵权,它是在不同种类的商品或不相类似的商标的行为。从本质上讲,商标淡化是一种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商标淡化在我国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虽然已有十多年的理论探讨,但总体来说,还有待于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我国现行法律尚未对商标淡化进行直接规定。我国《商标法》也只规定了对注册商标的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之后,我国的一些法律亟需修订和完善,以期和国际接轨。商标淡化行为主要可分为:弱化、丑化和退化三大类。商标淡化的保护范围不仅包括注册商标也包括未注册商标,商标淡化的保护对象不仅包括驰名商标也应包括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淡化价值的著名商标和知名商标。商标淡化的认定应以可能淡化标准,只要行为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标有造成淡化的可能,则可认定其为商标淡化行为。在国际上,各国存在的商标反淡化保护主要有是制定专门的反淡化方法、通过不正当竞争法、通过商标法等进行保护。由于网络环境下商标淡化突破了传统商标侵权的地域性的特点,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商标反淡化保护必须要加强各国的合作。商标淡化,是商标侵权的重要理论之一,随着知识产权的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强,商标淡化理论已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商标反淡化立法保护也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法律问题。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量的商标淡化案件,如不及时采取反淡化的保护措施,我们将无法保护我国的民族品牌。将商标淡化理论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进行研究,并不断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我国的商标反淡化保护提出立法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2章 商标淡化的法理分析
  • 2.1 商标淡化的法律性质
  • 2.1.1 商标淡化的界定
  • 2.1.2 商标淡化的法律特征
  • 2.2 商标淡化的表现
  • 2.2.1 商标淡化的分类
  • 2.2.2 商标淡化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 2.3 商标淡化的历史起源与发展
  • 2.4 商标淡化的法理基础分析
  • 第3章 关于商标反淡化的几个理论争议问题
  • 3.1 驰名商标驰名认定问题
  • 3.1.1 驰名商标保护的重要性
  • 3.1.2 驰名商标是否局限于注册商标
  • 3.1.3 驰名商标“驰名”的地域范围
  • 3.1.4 商标淡化范围是否局限于驰名商标
  • 3.2 商标淡化侵权的认定标准
  • 3.2.1 行为人实施了淡化行为
  • 3.2.2 被淡化的须是驰名商标
  • 3.2.3 不考虑行为人的主观过错
  • 3.2.4 淡化行为造成损失的问题
  • 第4章 世界各国反淡化保护的比较分析
  • 4.1 国际上反淡化保护的几种典型模式
  • 4.1.1 制定专门的反淡化法进行保护
  • 4.1.2 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4.1.3 通过商标法保护
  • 4.1.4 在司法判例中适用反淡化保护
  • 4.2 各国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具体立法措施
  • 4.2.1 反淡化立法的保护对象
  • 4.2.2 淡化的认定标准
  • 4.2.3 反淡化的救济方式
  • 4.3 网络环境下的商标淡化问题
  • 4.3.1 网络环境下商标淡化侵权的表现形式
  • 4.3.2 网络环境下商标淡化保护措施
  • 第5章 完善我国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建议
  • 5.1 我国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现状分析
  • 5.1.1 我国商标反淡化保护的立法状况
  • 5.1.2 我国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司法实践
  • 5.2 对我国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必要性的分析
  • 5.3 对我国商标反淡化保护的几点立法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商标反淡化保护立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