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森林论文-冯丽妃

温带森林论文-冯丽妃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带森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温带森林,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异步性,森林演替,草地生态系统,物种组成,优势种,稳定性,物种均匀度

温带森林论文文献综述

冯丽妃[1](2019)在《种间异步性维持温带森林生物量稳定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天然林生态组研究团队以长白山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10年的长期动态监测数据,整合分析了物种多样性、种间异步性、优势树种和土壤养分对地上生物量时间稳定性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生态指标》。自20(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9-17)

郑兴波,于大炮,王安志,戴冠华[2](2019)在《长期监测与野外控制试验揭示温带典型森林结构、功能及演变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东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培育基地,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由于过度采伐利用,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结构和功能遭受严重影响,显着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白山站")以揭示我国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为核心,开展长期综合监测和试验研究,发现了老龄林仍然具有持续碳汇能力,揭示了植被数量、大树数量以及树木水分传导率、抗栓塞能力对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控制实验,阐明了CO_2浓度增加和氮(N)添加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和碳固持能力;发现了种子结实机制和尺度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揭示了环境过滤、扩散限制和随机稀释是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主要机制;探索了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上—地下以及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成果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形成与维持机制,促进温带受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等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长白山站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开展合作研究;与周边林业局合作,研制和示范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长白山站是我国温带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也是国内产学研相结合的业务科技支撑平台和生态学、林学人才培养基地。(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08期)

丁令智,满秀玲,肖瑞晗,蔡体久[3](2019)在《寒温带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生长季内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寒温带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的动态变化,为揭示森林土壤碳氮养分利用机制和碳氮循环提供参考,为研究区森林保护与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我国寒温带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主要组成树种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和山杨,采用抖落法采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动态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富集程度、差异性和生长季变化以及其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结果】不同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月际变化差异显着,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波动范围为114.14~451.05 mg·kg~(-1),氮含量波动范围为40.38~185.00 mg·kg~(-1)。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富集率依次为樟子松(87.99%)>白桦(78.22%)>兴安落叶松(73.14%)>山杨(56.96%),微生物量氮富集率依次为山杨(81.50%)>白桦(77.63%)>樟子松(76.42%)>兴安落叶松(51.40%)。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为1.42~5.24,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山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比生长季变幅分别为1.42~5.24、1.57~3.79、1.67~4.55、1.55~2.59和1.79~3.53,其均值分别为2.64、2.63、2.81、2.11和2.36。根际微生物量碳对土壤有机碳库的贡献率为0.83%~0.95%,微生物量氮对土壤有机氮库的贡献率为3.63%~5.08%。【结论】寒温带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生长季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显着高于非根际,根际效应显着;在生长季末期,针叶树种根际效应相比阔叶树种更为强烈;针叶树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对土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高于阔叶树种。(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高翔,张英洁,许嘉巍,靳英华,郭笑怡[4](2019)在《温带山地森林强风致灾的影响因子分析——以长白山风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长白山风灾前(1985年)和风灾后(1987年)的遥感影像,提取了1986年台风维拉在长白山西南坡森林中形成的风灾迹地,并解译出风灾迹地上风灾前的植被类型;利用长白山DEM数据,提取风灾迹地海拔、坡度和坡向地形因子数据,分析了风灾迹地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长白山风灾迹地形成格局与地形因子和植被类型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坡度是最主要的致灾因子,风灾迹地大部分位于15°以下坡度较为平缓的地区,占总面积的75.03%.(2)海拔的影响也较强烈,风灾迹地主要分布在海拔1 350~1 700m的范围内,占总面积的67.84%.(3)温带森林类型的影响不大,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和岳桦林中均有风灾迹地分布.不同林型的抗风性能有所差异:针阔混交林>岳桦林>常绿针叶林.(4)局地坡向的作用最弱,在迎风坡的西南坡、西坡和西北坡风灾迹地占比略大,分别占总面积的13.35%,12.11%,17.24%.因此,在强风干扰下温带山地森林区的主要致灾因子为坡度和海拔.(本文来源于《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李龙,辛贵民,杜彦梅,朱国君,尹航[5](2019)在《季节性冻融对2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长白山森林土壤微生物量对季节性冻融变化的响应,利用原位培养连续取样法测定了长白山地区2种典型森林土壤在春季和秋季冻融期间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种林型各层次土壤微生物量随冻融格局变化而变化。在春季冻融前期,2种林型各层次土壤微生物量皆表现出升高趋势,而在秋季冻融前期表现出降低现象,在春季和秋季土壤冻融期具有多次爆发式增长而又迅速下降特征,且存在一个或多个微生物量峰值。2种林型上层土壤微生物量多高于下层土壤,且上层土壤在冻融期间变化更加剧烈,而下层土壤各时期微生物量碳、氮比波动情况高于上层土壤。相比长白松林,硬阔叶林各层次土壤微生物量在各冻融时期含量更高。(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于政公[6](2019)在《基于林龄的寒温带森林土壤植硅体及其封存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研究的深入,植硅体碳在全球生物地球化学碳循环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本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林相整齐的幼龄、中龄、近熟、成过熟兴安落叶松林,采用空间换时间的方法,系统提取了兴安落叶松土壤植硅体,开展了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中植硅体及其对生源要素的封存效应研究,分析了土壤剖面中Phyt OC、Phyt N、Phyt P、Phyt Si的含量、储量及化学计量学特征,以期为探讨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生源要素封存潜力与效应的差异机制积累基础数据。研究表明:1.植硅体有在表土富集且在剖面迁移的趋势。随土壤深度,各林龄土壤Phytolith、Phyt OC、Phyt N、Phyt P、Phyt Si的含量和储量均呈递减趋势;土壤植硅体含量与封存生源要素含量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2.植物体在不同生长期各项生理功能及林分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土壤植硅体及Phyt OC、Phyt N、Phyt P含量及储量表现出随林龄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3.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C/N、C/P、N/P存在较大差异,整体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各化学计量学比递减趋势。0-30cm土壤剖面,植硅体封存生源要素化学计量学比无明显的时间序列规律;30-50cm土壤剖面,化学计量比随林龄呈降低趋势。4.本研究获取了大量的植硅体样品,尝试分析了Phyt Si的含量水平,并统计了Phyt Si与碳氮磷的化学计量学特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吴兆飞,张雨秋,张忠辉,何怀江,张春雨[7](2019)在《东北温带森林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林分结构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为合理改善林分结构,优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地区温带森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机械布点的方式在东北地区7座温带森林分布的主要山脉上设置了327个调查取样点,调查面积共计32.7 hm~2。研究以26 348株活立木的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基于大尺度条件下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对森林生产力的作用路径和大小,分析了温度、降水和林分优势高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结果】在结构方程模型中:(1)物种多样性和结构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都呈显着正相关,且二者间有很强的相关性;(2)温度和降水对生产力没有直接影响,而是分别通过影响结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作用于生产力;(3)林分优势高对生产力也无直接影响,通过影响林分结构作用于森林生产力,且影响比温度和降水更大。【结论】中国东北温带森林林分生产力的直接驱动因子是结构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气候和林分优势高是通过作用于林分结构间接影响森林生产力。研究结果为东北地区温带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罗旭,梁宇,贺红士,黄超,张庆龙[8](2019)在《气候变化、林火和营林措施对寒温带典型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态弹性是森林生态系统在遭受外在扰动后恢复到稳定状态的能力,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且森林生态弹性对诸如气候变化、林火和营林措施等外部因子的影响较为敏感.探究这些外部因子对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在未来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方面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从森林组成、结构和功能等方面选取指标因子并估算了森林生态弹性值,然后运用LANDIS PRO模型,模拟气候变化、林火干扰和营林措施等对寒温带典型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当前抚育采伐方案在未来气候下的可持续性.结果表明:模型初始化的2000年林分密度和胸高断面积与2000年真实景观较为吻合,模拟的2010年森林景观与野外调查数据无明显差异,基于当前林火干扰状况的模拟结果与火烧迹地调查数据基本匹配,说明林火模块能很好地模拟当前研究区林火发生状况.林火干扰增加30%将会使该区模拟期内景观水平上森林生态弹性提高15.7%~40.8%,而林火干扰增加200%则会降低该区4.4%~24.6%的森林生态弹性.短期和中期林火干扰增加对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大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与当前预案相比,B1气候(林火增加30%预案)和A2气候(林火增加200%预案)对整个模拟阶段景观尺度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分别处于-15.9%~38.9%和-60.4%~34.8%范围内.与无采伐预案相比,B1和A2气候下在整个模拟时期内若继续实施当前抚育采伐方案,将不利于景观水平森林生态弹性的提高.在B1气候(林火增加30%预案)下,在各模拟时期内无需实施任何营林措施;而在A2气候(林火增加200%预案)下,建议实施中、高强度种植的营林措施以提升景观水平森林生态弹性.(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晓杰[9](2019)在《中国温带森林步甲多样性变化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人类活动的干扰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森林植被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原始林正逐渐被人工林和次生林所替代。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的温带森林中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对温带森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由于昆虫的个体较小,受重视程度较低,其多样性易被忽略。步甲科(Carabidae)昆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以捕食性物种占主体的这一特征,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其种类繁多,行为和生理的异质性使它们成为一系列生态系统过程的指示生物。因此,研究森林变化对步甲多样性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并为温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选取位于我国温带森林区域的北京市东灵山、河北省坝上、河北省辽河源、辽宁省医巫闾山、辽宁省章古台、辽宁省白石砬子、吉林省长白山、黑龙江省张广才岭和黑龙江省帽儿山共9个研究区,在每个研究区中采用陷阱法对步甲进行取样,通过调查研究区域中植被多样性及植被结构,了解植被对步甲多样性和功能组的影响;调查步甲栖息地的气候特征,探究气候变化对步甲多样性和周转的影响;调查森林景观格局,掌握景观结构变化对步甲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研究结论如下:(1)在9个保护区中,设置了 159个样方,512个陷阱,累计捕捉579天,共获取了 162种30685头步甲。步甲丰富度和多度由华北林区的东灵山至东北林区的帽儿山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其中帽儿山地区步甲最为丰富,章古台地区最为贫瘠,这种变化趋势与东北林区分布的原始林有很大关系,说明原始林对步甲的保育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同时,对步甲与植被结构进行RDA分析以及步甲和草本植物稀疏外推曲线绘制,结果表明,增加森林郁闭度、乔木树种丰富度以及林下草本植物丰富度时步甲多样性增加。(2)为了研究草本群落结构对步甲功能组的影响,本研究对研究区域每个样方中的草本群落构建谱系群落结构并计算结构指数。对草本谱系群落结构指数与步甲功能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草本群落谱系最近分类单元指数的增大,增加捕食性和小型步甲的分布;群落谱系净关系指数的增加,增加大型、捕食性和杂食性步甲的分布;PD指数的增加,降低捕食性和大型步甲的分布,增加杂食性、植食性和小型步甲的分布。(3)步甲丰富度和多度随气温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大而增加,并且稀有种主要分布在低温和少雨的季节。不同季节步甲多度的变化主要受高温气候的影响,而步甲丰富度变化主要受降雨的影响,但高温和降雨对步甲多度和丰富度的积极影响显示在特定的海拔及经纬度范围内,此研究结果印证了物种可能通过迁移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步甲周转随温度的升高和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大,这种变化可能与华北地区较长的生长季节能够允许不同生活史特征的物种共存有关,不同类型的生活史特征对应的不同活动行为促进了步甲周转的增大。东北地区步甲群落响应气候变化呈现的较低周转也可能与物种较弱的扩散能力有关。(4)本研究探讨了18.378km半径景观尺度下景观结构对步甲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步甲丰富度随栖息地面积的增大和土地类型的增多而增加,保障足够的栖息地面积对于维持物种多样性是至关重要的。步甲特化种的丰富度随景观破碎度的降低和栖息地面积的增大而增加,通过降低人为干扰造成的景观破碎化能够减少特化种的丧失。步甲泛化种的分布范围受景观结构的强烈影响,随着景观斑块同质性增强和分离度增高,泛化种的分布范围增大。生境中物种优势度的体现与景观结构密切相关,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和连接度越低,优势种分布的范围越广。(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2019-05-01)

郑帅[10](2019)在《温带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质分解作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小变化都会对大气CO_2浓度以及土壤碳库产生巨大影响。CO_2是土壤有机质分解的主要产物,同时又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实验和模型研究,但都主要集中在升温对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分析探讨,而忽视了相伴随发生的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其对土壤碳动态的影响。降水是土壤水分的直接来源,全球变暖强烈影响着大气环流和水分循环,从而引发了降水格局的变化,直接改变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含水量作为土壤的主要性质,对土壤的通透性,可溶性有机质浓度等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活性具有重要影响,从而对土壤有机质分解所释放的CO_2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中土壤含水量是由地形因素、土壤因素和气候因素等共同决定的。野外长期的水分环境决定了土壤性质的差异,仅通过室内短期培养是无法模拟真实自然环境中土壤含水量对有机质分解的影响。人们对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关系研究忽略了取样位点实际含水量的影响。此外还很少有研究从外源有机物输入的角度来分析不同土壤含水量对微生物呼吸的影响。因此本文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分别进行研究: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微生物对外源添加碳的利用策略。1.从森林沼泽到森林的过渡,体现了野外的长期环境造成土壤含水量的明显差异,是自然森林生态系统中典型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序列。而纬度较高、气候寒冷的地区土壤积累了大量有机质,同时也被认为是全球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之一。因此,本研究选取我国中高纬度地区叁个温带森林作为研究区,每个研究区根据地形因素,从森林沼泽到森林按照土壤含水量序列差异选取了叁个取样点。通过采取室内连续自动变温培养与测试的方法高频快速地测定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并计算出土壤CO_2累积释放量和温度敏感性。研究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质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随土壤含水量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土壤水分处于过饱和状态时,土壤含水量的减小导致氧化环境改变,CO_2累积释放量显着增加,此时氧化还原条件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主要控制因素;当土壤含水量持续减小,由于分解底物被大量消耗,有机碳含量减少,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降低,土壤底物成为限制有机质分解的主要因子。可能因为底物性质的不同,中温带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减小而逐渐降低。土壤有机质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对土壤含水量序列变化过程的响应具有区域差异性,可能受分解底物和理化土壤性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2.外源底物的添加可以给饥饿的微生物提供能量来源,在短时间内激活那些处于潜在活跃状态的微生物。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受土壤水分控制,且微生物在降水变异性大的干旱地区对外源底物添加具有较为明显的响应。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微生物对土壤外源底物的利用策略研究,我们选取较为干旱的暖温带森林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调节其含水量并通过添加δ~(13)C标记的葡萄糖溶液进行培养实验,连续快速测定微生物分别利用葡萄糖和土壤原有有机质进行的呼吸速率。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水量条件下土壤对葡萄糖添加的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有所不同,70%WHC土壤对葡萄糖添加的响应强度最大,而10%WHC土壤的响应强度最小;当WHC为90%时,土壤微生物呼吸对葡萄糖添加响应的持续时间最长,除此之外,其他水分条件下,葡萄糖呼吸速率和土壤呼吸速率均在添加后12h内达到最大值,可见微生物对葡萄糖添加的反应十分快速。总的来说,土壤水分通过影响微生物活性、底物的可利用性及代谢产物的扩散等多方面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分解。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微生物对外源添加碳和土壤原有有机质的分配利用策略不同。(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温带森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是东北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是我国重要的木材资源培育基地,也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支撑。由于过度采伐利用,温带针阔混交林的结构和功能遭受严重影响,显着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长白山站")以揭示我国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的结构、功能及其演变过程为核心,开展长期综合监测和试验研究,发现了老龄林仍然具有持续碳汇能力,揭示了植被数量、大树数量以及树木水分传导率、抗栓塞能力对森林生产力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控制实验,阐明了CO_2浓度增加和氮(N)添加能够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和碳固持能力;发现了种子结实机制和尺度在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揭示了环境过滤、扩散限制和随机稀释是阔叶红松林生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的主要机制;探索了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地上—地下以及生物多样性-生产力的关系。研究成果为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及其形成与维持机制,促进温带受干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以及构建区域生态安全等提供理论支撑。同时,长白山站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开展合作研究;与周边林业局合作,研制和示范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长白山站是我国温带重要的森林生态系统科学研究基地,也是国内产学研相结合的业务科技支撑平台和生态学、林学人才培养基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带森林论文参考文献

[1].冯丽妃.种间异步性维持温带森林生物量稳定性[N].中国科学报.2019

[2].郑兴波,于大炮,王安志,戴冠华.长期监测与野外控制试验揭示温带典型森林结构、功能及演变规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3].丁令智,满秀玲,肖瑞晗,蔡体久.寒温带森林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生长季内动态变化[J].林业科学.2019

[4].高翔,张英洁,许嘉巍,靳英华,郭笑怡.温带山地森林强风致灾的影响因子分析——以长白山风灾区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李龙,辛贵民,杜彦梅,朱国君,尹航.季节性冻融对2种温带森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9

[6].于政公.基于林龄的寒温带森林土壤植硅体及其封存效应[D].内蒙古大学.2019

[7].吴兆飞,张雨秋,张忠辉,何怀江,张春雨.东北温带森林林分结构与生产力关系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9

[8].罗旭,梁宇,贺红士,黄超,张庆龙.气候变化、林火和营林措施对寒温带典型森林生态弹性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9].孙晓杰.中国温带森林步甲多样性变化及影响因素[D].中央民族大学.2019

[10].郑帅.温带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响应[D].东北师范大学.2019

标签:;  ;  ;  ;  ;  ;  ;  ;  ;  ;  

温带森林论文-冯丽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