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统网上银行网络接入系统设计

金融系统网上银行网络接入系统设计

论文摘要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的各家银行在20世纪末利新世纪初纷纷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借助Internet平台拓展自身的传统业务。随着Internet的普及,银行客户需求和交易量的快速增长,原有的网上银行的网络架构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主要表现在结构过于复杂、维护困难、设备性能不足、链路冗余度不足等问题上,从外部环境来看,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内原电信运营商的拆分,Internet不同运营商之间互联互通产生的网络拥塞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导致客户访问网上银行应用系统频频受堵。鉴于以上网上银行结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网上银行Internet接入网络架构优化调整”课题,目的是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完成网上银行Internet接入网络系统的方案设计,实现网络架构的优化。对于金融系统来说,资金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此保障客户和银行自身的资金安全是要首先考虑的,对于接入internet的网上银行系统尤其如此。因此,在金融系统的internet网络接入系统设计上,普遍遵循了分级安全控制的原则,采用多层的放火墙将接入网络划分成internet外网、DMZ区和intranet内网三个区域,所有层次的网络设备采用全连结方式(full-mesh),实现设备的高度冗余,保障接入的可靠性。业界流行有BGP、CDN、3DNS等解决方案,其中3DNS接入设计方案是采用广域网负载均衡设备和服务器负载均衡设备以实现网上银行网络接入,实现服务器资源的安全防护、最优路径选择、接入线路的冗余设计、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等功能目标,能有效解决网络拥塞等技术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自己所做工作
  • 1.3 本文的结构框架
  • 第二章 网上银行面临的技术现状、问题和目标
  • 2.1 技术研究现状
  • 2.1.1 网络接入技术的研究现状
  • 2.1.2 拒绝服务攻击技术的研究现状
  • 2.2 网上银行面临的Internet问题
  • 2.2.1 拥塞问题
  • 2.2.2 用户端问题
  • 2.2.3 网银接入系统自身的问题
  • 2.2.4 其他问题
  • 2.3 网银接入架构的设计目标
  • 2.3.1 功能实现的目标
  • 2.3.2 问题解决的目标
  • 第三章 网上银行的网络接入技术分析
  • 3.1 ISP调查及发展趋势分析
  • 3.1.1 运营商内部的网络状况
  • 3.1.2 运营商之间的网络状况
  • 3.2 国内Internet接入调查分析
  • 3.2.1 门户网站
  • 3.2.2 金融网站
  • 3.2.3 政府或企业网站
  • 3.3 Internet接入技术分析
  • 3.3.1 镜像站点技术
  • 3.3.2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技术
  • 3.3.3 路由技术(BGP)
  • 3.3.4 智能DNS技术
  • 3.4 解决方案的初步设计和比较
  • 3.4.1 3DNS接入设计方案
  • 3.4.2 BGP接入设计方案
  • 3.4.3 CDN接入设计方案
  • 3.4.4 设计方案比较
  • 3.4.5 技术分析结论
  • 第四章 网上银行网络接入系统设计
  • 4.1 3DNS技术与算法原理研究
  • 4.1.1 3DNS多链路设计结构
  • 4.1.2 系统逻辑结构
  • 4.1.3 同一组服务器对外多地址服务原理
  • 4.1.4 3DNS分配算法及运行机制
  • 4.1.5 链路健康检查机制
  • 4.1.6 系统切换时间
  • 4.1.7 服务器负载均衡
  • 4.2 3DNS与现有系统的融合
  • 4.2.1 改变上级注册授权域DNS服务器地址
  • 4.2.2 不改变上级注册授权域DNS服务器地址
  • 4.3 系统安全性考虑
  • 4.3.1 拒绝服务攻击的危害
  • 4.3.2 拒绝服务攻击基本原理
  • 4.3.3 拒绝服务攻击分类
  • 4.3.4 拒绝服务攻击技术发展趋势
  • 4.3.5 拒绝服务攻击防护模型
  • 4.3.6 拒绝服务攻击防御的业界主流防御手段
  • 4.4 系统整体设计
  • 4.4.1 方案的整体描述
  • 第五章 问题的总结与展望
  • 5.1 功能目标的实现与问题解决程度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客户网络接入及组网方式的选择研究[J]. 通讯世界 2017(13)
    • [2].校园无线网络接入管理与应用[J]. 科教导刊(下旬) 2016(07)
    • [3].多用户数据中心网络接入系统[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13)
    • [4].网络接入控制方法介绍[J]. 中国新通信 2020(13)
    • [5].基于EPON技术的中职校园网络接入研究[J]. 电子制作 2016(24)
    • [6].构建可信企业网络接入环境[J]. 信息网络安全 2013(09)
    • [7].面向旅客体验的异构网络接入选择与资源分配研究[J]. 通讯世界 2017(20)
    • [8].基于IEEE 802.1X协议确保无线网络接入安全方案的研究[J]. 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 2011(10)
    • [9].巧用Vbs实现网络接入精确控制[J]. 中国教育网络 2014(10)
    • [10].现代化港口的网络接入安全问题探讨[J]. 科技信息 2014(11)
    • [11].网络接入认证模式浅析与实现[J]. 价值工程 2010(01)
    • [12].矿用本安型网络接入器设计与应用[J]. 工矿自动化 2016(02)
    • [13].基于可信度的网络接入补救机制[J]. 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2010(04)
    • [14].网络接入Web认证原理[J]. 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4(01)
    • [15].自定网络接入方式 提升UUSee点播速度[J]. 网络与信息 2010(03)
    • [16].3G无线网络接入审计专网的研究与分析[J]. 科技风 2012(05)
    • [17].基于VPN网络接入研究及实现[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1(02)
    • [18].移动网络接入侧IP化的新选择——DSL技术应用探讨[J]. 通信世界 2008(12)
    • [19].网络教育多网络接入探讨[J]. 中国电化教育 2008(04)
    • [20].美国中小学网络接入政策和模式探究[J]. 中国电化教育 2017(01)
    • [21].基于改进多属性判决的异构网络接入选择算法[J]. 计算机科学 2017(06)
    • [22].FTTH网络接入工作特征分析[J]. 硅谷 2014(01)
    • [23].基于混沌遗传的异构无线网络接入选择策略[J]. 电子学报 2014(08)
    • [24].移动网络接入侧IP化的新选择[J]. 世界电信 2008(04)
    • [25].媒介融合系统上安全的网络接入[J]. 广播电视信息 2017(05)
    • [26].关于未来教室中网络接入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探讨[J].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7(08)
    • [27].网络接入控制技术在青海电力中的应用研究[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6(07)
    • [28].CDMA网络接入EPC的关键技术分析[J]. 电信科学 2010(05)
    • [29].基于缓存队列长度的自适应网络接入延迟算法[J]. 计算机应用 2009(06)
    • [30].基于SEM的网络接入服务质量优化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标签:;  ;  

    金融系统网上银行网络接入系统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