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问题巧解策略

数列问题巧解策略

上官红军

摘要:本文着重介绍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综合问题以及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关键词: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函数

数列问题,历来是高考的重点,数列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的交汇问题历来是高考的热点,并且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都有可能涉及。这类试题一般较为灵活,尤其是解答题,常常承担把关的任务,因此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

分析1:要求f(n),关键是确定项数,这可以通过分析指数而得到。

解法1:易知,指数构成等差数列。

设3n+10是这个指数构成的等差数列中的第项,

则1+3(k-1)=3n+10,故k=n+4。

于是,f(n)是首项为2,公比为8的等比数列的前n+4项和,

所以,选D。

分析二:利用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解法二:令n=0,则,对照四个选项,只有D成立。

归纳小结:此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数列等比关系的判断以及等比数列求和。此题求解中常常出错的地方是未注意项数的判断,错误地按照项求和。解法一是按常规解法,求解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判断这个和式的项数,只要项数确定了,便可以按照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来求。相比之下,解法二显得明快简捷,充分体现了特殊与一般思想的价值。

.

.

归纳小结:此题考查了等比数列中连续三项的表示法以及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求解时往往因为不能恰当地表示等比数列前3项,导致运算繁琐而出错。此外,利用平均值不等式时,也常常因为只关注时的情况而使解答不全面,进而得出错误的选项。事实上,平均值不等式的应用是有条件的:涉及的数必须都是正数。因此,在未知正负的情况下,取绝对值后才能使用平均值不等式。

.

归纳小结:此题是求数列中指定项的问题。求解时由于想不到将所求式中的下标改写成条件式中的下标的形式,因而常常使求解陷入困境。事实上,当欲求的式子的形式与条件中相关式子的形式完全一致时,结果也必然是一致的。这既是对数学形式化的追求,也是特殊与一般思想的反映。

.

分析:对于(1),欲求数列的通项与前项和,只需求出公差即可。对于(2),可用反证法。

都不可能成等比数列.

归纳小结:此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考查等比数列以及等比中项的概念,考查方程思想、运算求解能力以及利用反证法进行推理论证能力.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基本方法,其证明过程包括“反设、归谬、存真”三个步骤.一般地,当正面推证比较困难时,利用反证法常能较快奏效.

例5(2009全国Ⅱ)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1)设,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分析:对于(1),注意到与有关,因此求出是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前提,这可以通过与的关系来解决。对于(2),同样注意到与的关系,通过反求,因此求出是求解的关键。

.

归纳小结:本题着重考查递推关系、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判定以及利用构造法求解数列通项的问题。第(1)问较为简单,只需利用已知条件寻找与的关系即可。这里用到的数列通项与前项和的关系是数列中的重要关系,应当熟练掌握。第(2)问有一定难度,往往因为看不出式子的结构特征而无法构造与有关的新数列,因而求不出的结果。事实上,这个递推式特征鲜明,是已知,求的问题,处理的常用方法是将条件式变形,构造一个与有关的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然后再求解。一般地,若,则两边除以,即得一个公差是的等差数列;若,则两边除以后,两边再同减去,即得一个公比是的等比数列。

三、本专题总结

在本专题学习中,我们着重介绍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综合问题以及数列与函数、不等式的综合问题。这些问题都是高考数列的典型问题。复习中,我们应当领会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通过典型的综合问题求解,熟练作差叠加、作商累乘、逆序相加、错位相减等重要的数列运算技能,关注递推关系,善于运用方程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逐步培养自己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标签:;  ;  ;  

数列问题巧解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