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对人发展的影响探析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对人发展的影响探析

论文摘要

论文在吸收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的科学研究方法,立足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的现实情况,站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新角度,对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对人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人的发展问题既是一个古老的问题,又是一个常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的发展有赖于社会实践,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原有的单一利益结构逐渐被打破,多元的利益结构逐渐形成,我国利益结构迅速实现了由利益平均向利益分化的转变,各种利益主体不断涌现,利益分化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社会的突出问题。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给人的发展带来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影响。合理的利益分化能够促进人的发展。在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的条件下,人的类特性得以强化和提升,人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进行了转变。但是由于利益分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显著的问题,比如利益分化不充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利益分化的结构失衡、手段失控,利益表达能力不足,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以及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不断加剧等现象比较普遍,利益分化对人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在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状况导致了人性的深度扭曲,人的道德观念的滑坡,人格的非健全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畸形化,人际关系的淡漠与紧张,等等。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的分析和把握利益分化对人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作用,合理利用它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作用,促进人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在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加剧的条件下要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完善政策、法律,保证利益分化合理有序地行,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调整利益群体的结构,积极推进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建设,从而为人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文章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
  • 2.1 利益及利益分化
  • 2.1.1 利益的含义与本质
  • 2.1.2 利益分化的含义
  • 2.2 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的原因及特点
  • 2.2.1 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的原因
  • 2.2.2 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的特点
  • 2.3 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存在的问题
  • 2.3.1 利益分化不充分,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 2.3.2 利益分化结构失衡、手段失控
  • 2.3.3 利益表达能力不足
  • 2.3.4 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
  • 2.3.5 各种利益冲突矛盾不断加剧
  • 第3章 利益分化对人发展的积极影响
  • 3.1 人的类特性得以强化和提升
  • 3.1.1 拓展了人劳动实践的自由空间和生存空间
  • 3.1.2 激发了人的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
  • 3.2 人的能力进一步发展
  • 3.2.1 为人的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 3.2.2 促使人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 3.3 人的社会关系全面发展
  • 3.3.1 有利于个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
  • 3.3.2 有利于个人普遍交往的实现
  • 3.3.3 有利于人对社会关系的共同控制
  • 3.4 人的个性的发展
  • 3.4.1 有利于个人的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
  • 3.4.2 有利于个人的独特性的增强和丰富
  • 3.5 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 3.5.1 使人的生活方式实现个体化和多样化
  • 3.5.2 使人的思维方式实现了提升
  • 3.5.3 使人的价值观念多元化
  • 第4章 利益分化对人发展的消极效应
  • 4.1 人性的深度扭曲
  • 4.1.1 人的物化
  • 4.1.2 人的异化
  • 4.2 人的道德观念的滑坡
  • 4.2.1 功利主义、利己主义泛滥
  • 4.2.2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
  • 4.3 人格的非健全发展
  • 4.3.1 边际型人格
  • 4.3.2 反社会型人格
  • 4.3.3 片面型人格
  • 4.4 人们生活方式畸形化
  • 4.4.1 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沉渣泛起
  • 4.4.2 畸形消费与消费贫穷并存
  • 4.4.3 人们生活中的病态竞争
  • 4.5 人际关系的淡漠与紧张
  • 4.5.1 人际关系复杂化
  • 4.5.2 人际关系功利化
  • 4.5.3 人际关系冷漠化
  • 第5章 调控利益分化,促进人的发展
  • 5.1 完善政策、法律,保证利益分化合理有序地进行
  • 5.1.1 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宏观调控
  • 5.1.2 加强法律建设,遏制非法获利的行为
  • 5.2 健全利益协调机制,为人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 5.2.1 建立积极的利益引导机制
  • 5.2.2 构建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
  • 5.2.3 建立公正的利益分配机制
  • 5.2.4 强化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 5.3 调整利益群体的结构,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必要途径
  • 5.3.1 限制特殊获益者群体
  • 5.3.2 壮大普通获益者群体
  • 5.3.3 扶持弱势群体
  • 5.4 积极推进当代中国人文精神建设,为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 5.4.1 立足于时代的视野,更新观念
  • 5.4.2 加强人文教育
  • 5.4.3 推进政治生活民主化进程和依法治国方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转型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J]. 文教资料 2017(17)
    • [2].社会转型期的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研究[J]. 学园 2017(03)
    • [3].社会转型期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 学园 2013(13)
    • [4].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 嘉应学院学报 2012(07)
    • [5].社会转型期间教育爱的缺失与回归[J]. 改革与开放 2010(08)
    • [6].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电影的幽默化表达方式[J]. 戏剧之家 2018(11)
    • [7].社会转型期的城市容易产生腐败的原因分析[J]. 智富时代 2016(05)
    • [8].社会转型期职教集团理事会制度的研究与分析[J]. 学园 2015(11)
    • [9].社会转型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东方企业文化 2012(09)
    • [10].社会转型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东方企业文化 2011(20)
    •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10)
    • [12].试论社会转型期的高校财务管理转型[J]. 中国总会计师 2015(08)
    • [13].社会转型期如何更好的加强企业政治工作探析[J]. 办公室业务 2014(09)
    • [14].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研究述评[J]. 文史博览(理论) 2013(08)
    • [15].社会转型期制度整合的着眼点[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10)
    • [16].社会转型期高校体育面临的困境与尴尬[J]. 长江丛刊 2016(20)
    • [17].社会转型期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研究综述[J]. 法制与社会 2014(21)
    • [18].社会转型期女研究生婚恋价值观调研[J]. 才智 2011(01)
    • [19].浅析社会转型期参政党的价值观建设[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02)
    • [20].社会转型期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的理性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02)
    • [21].社会转型期新闻媒体角色的分化与整合研究[J]. 传媒论坛 2018(09)
    • [22].社会转型期我国道德法律化的路径探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7(10)
    • [23].转型期党的社会整合功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5)
    • [24].社会转型期的图书馆新馆员入门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29)
    • [25].社会转型期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问题研究[J]. 商业时代 2009(17)
    • [26].社会转型期的人学反思——论现阶段人的幸福状况[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8(12)
    • [27].社会转型期青年大学生金钱观的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01)
    • [28].社会转型时期的学术权力探析——基于对高校权力结构的审视[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9].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的解构与重构[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30].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及对策浅析[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标签:;  ;  ;  ;  ;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对人发展的影响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