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花溪区汉语方言语音地图及语音演变研究

贵阳花溪区汉语方言语音地图及语音演变研究

论文摘要

运用方言地理学的方法,对花溪区汉语方言进行调查和研究。研究目的有两个:1.在导师涂光禄先生二十六年前绘制的方言语音地图的基础上,运用田野调查所获得的材料,绘制新的方言地图,用方言语音地图直观地描述花溪方言二十六年来的发展与变化;2.通过新老方言语音地图的比较,运用非语言的因素解释花溪方言的地理分布和语音演变的原因。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说。简要介绍花溪概况,花溪方言及研究情况。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材料、方法和过程。第二章,新老方言语音地图比较。各乡镇汉语方言语音演变的内容和速度有所不同,因此在地理分布上表现出内容与程度不一的差异,共时的差异反映历时的演变过程。具体以十幅方言地图为例,讨论语音共时差异与历时演变的关系。第三章,花溪区汉语方言语音演变的原因。影响方言分布和演变的非语言因素主要有: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环境、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外出务工、教育传媒的普及与汉语教育的单语性、语言态度与语言情感等等。非语言因素并不是同时、同质、同量地对语言产生影响,正是由于这些不同时、不同质、不同量的影响,才使得语言的地理分布的历史演变表现的错综复杂。第四章,结语。方言语音的演变,特别是在地域上呈现的差异,往往是一种渐变。方言发生变异的趋势是:强势方言的特征正逐渐显现,弱势方言的特征正日益弱化,甚至消失。过去相对整齐的阶梯式语音演变形式已经被打破,强势方言对过渡区域的语音的影响,因为地理位置上的远近呈现强弱不一的差别。这种差别不像二十六年前那样相对整齐的对应(逐级脱落),而是出现了跳跃式的变化。语音的变异是不平衡性的,体现出无序性与有序性的统一。变异最激烈的地区是同言线附近的那些乡镇的村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概说
  • 第一节 花溪概况
  • 1.1.1 地理、历史
  • 1.1.2 人口、民族
  • 第二节 花溪方言及研究情况
  • 1.2.1 花溪方言
  • 1.2.2 研究情况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材料、方法和过程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材料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过程
  • 1.3.5 《贵阳花溪区汉语方言语音地图及语音演变研究》的调查条目
  • 第二章 新老花溪方言语音地图比较
  • 第一节 本论文体例说明
  • 第二节 新老方言地图比较分析
  • 2.2.1 声调调型调值类别
  • 2.2.2 韵母an、uan、i(?)n与(?)、u(?)、i(?)的分合
  • 2.2.3 韵母ai、uai与(?)、u(?)的分合
  • 2.2.4 韵母i与i(?)的分合
  • 2.2.5 阳平调ei、(?)的分合
  • 2.2.6 唇音声母后(?)n、o(?)的分合
  • 2.2.7 假摄麻韵开口三等章组字声韵的差别
  • 2.2.8 声母n((?))、l的分合
  • 2.2.9 "去"的声调差别
  • 2.2.10 "是"的声调差别
  • 2.2.11 有无撮口呼
  • 2.2.12 有无尖团音
  • 第三章 花溪方言语音演变的原因
  •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环境
  • 3.1.1 行政区划地理的历史沿革和自然地理环境简介
  • 3.1.2 行政区划界线的改变、自然地理环境和传统的文化片区对方言的影响
  •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外出务工
  • 3.2.1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打破了汉语方言赖以存在的地域性特点
  • 3.2.2 谋生手段的改变加速了语音变异的步伐
  • 第三节 教育传媒的普及与汉语基础教育的单语性
  • 3.3.1 教育传媒的普及对普通话的推广起着重要的作用
  • 3.3.2 汉语基础教育的单语性(普通话)削弱了汉语方言的传承性
  • 第四节 语言态度与语言情感
  • 第四章 结语
  • 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列)
  • 致谢
  • 附录一、发音合作人简介
  • 附录二、花溪方言语音地图
  • 附录三、发表论文情况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贵阳花溪区汉语方言语音地图及语音演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