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自我观论文-魏新东,汪凤炎

中西方自我观论文-魏新东,汪凤炎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西方自我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自我,理一分殊,文化差异,中西比较

中西方自我观论文文献综述

魏新东,汪凤炎[1](2019)在《理一分殊:中西方自我比较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自我因文化不同存在诸多明显的差异。以往有关中西方自我的比较大都以西方自我为标准,陷入"二元对立"式思维框架。"理一分殊"比较法则可跳出这一框架,其内涵指对于一个特定主题,比如中西方自我的比较,先从自我这一主题出发,抓住它的核心特征,通常这些自我的特征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然后再将这些特征结合具体文化来具体分析,探究为何相同的特征在不同的文化下有不同的表现,以此来比较中西方自我的差异。自我的"理一"包括反身性、相对性与非死亡性。西方主要是从反身性来确证自我,而中方主要是从相对性来确证自我。两者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自我一系列的文化差异。(本文来源于《心理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魏新东,汪凤炎[2](2017)在《用“理一分殊”法辨析中西方自我的文化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一直是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主题之一,中西方自我因文化不同存在诸多明显的差异。以往有关于中西方自我差异的比较大都以西方自我为标准,例如独立我与互依我就来源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二元对立式的文化划分,而集体主义这一概念主要源自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对立面,并且众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化并不是所谓集体主义。"理一分殊"比较法则可以解决这一困境。"理一分殊"法指对于一个特定主题,比如中西方自我的比较,先从自我这一主题出发,抓住它的核心特征,并构建出一套有关自我观念的体系,通常这一体系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然后再将这一体系结合具体文化来具体分析,并对不同文化下的自我展开系统比较。自我具有叁个主要特征,一是反身性,即自己对自己的自识与反思;二是相对性,即自我是与他人或他者相对的存在;叁是非死亡性,即自我始终是活生生的,当一个人死亡时,他的自我理所当然也消失。西方文化主要是从反身性来确证自我,例如古希腊哲学箴言"认知你自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从相对性来确证自我,例如汉字"我"原始字形上是一种兵器,原始含义为对他人、他族宣战,可视为与他人相对抗中确证自我。但并不表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没有相对性,或中国文化的自我没有反身性,只是因为出发点不同,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是从反身性出发来认识自我的相对性,中国文化则是从相对性出发来认识自我的反身性,所以导致中西方自我一系列的文化差异。非死亡性也是确证自我的一个方式,例如印度佛教文化,梵语中我为"阿特曼"(Atman),其原始义为呼吸、气息,引申为生命与自我,中国汉字"自"甲骨文字形代表鼻子,表明"自"有呼吸之义。"理一分殊"比较法也符合文化心理学者主张的"一种心智,多种心态"原则。(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期刊2017-11-03)

王星河[3](2013)在《中西方隐蔽文化中自我观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它深藏在文化的隐蔽部分,很难被发现,所以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人们较少提及。中西方自我观差异根源于"天人和一"与"天人两分"的哲学思想,由此导致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研究、分析这些冲突对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学习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3-11-21)

王星河[4](2011)在《中西方隐蔽文化中自我观剖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我观是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它深藏在文化的隐蔽部分很难被发现,所以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人们较少提及。中西方自我观差异根源于"天人和一"与"天人两分"的哲学思想,由此导致了中西方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分析研究这些冲突对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与学习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11期)

杨宪敏[5](2010)在《“惟我”与“无我”》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自我观差异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以往所有研究均基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独立自我与依赖自我的差异展开,然而由于文化思维的限制,不免有难以企及差异实质的缺陷,因此本文从本土心理学出发,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文化中自我的剖析,创新性的提出中西方自我观差异为“惟我”与“无我”的差异。本文共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中西方自我观差异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中,本文从自我意识的发展轨迹即物质→心理→意识→自我意识→阿赖耶识(无我境界)来诠释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认为从自我意识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中西方自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心理学将自我视为精神发展的核心,是“惟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则认为执着于自我将阻碍个体发展,心理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对自我的超越,因而是“无我”的。对于这种差异的本质原因——即自我研究方法的差异,则表现为寻找自我实体的西方实证方法与可以深入自我背后本源的东方式内证。第二部分是两个实证研究,以进一步发现中西方“惟我”与“无我”差异的实质。研究一通过“二十项测验”探索“惟我”与“无我”的表层差异——即通过测验探讨受不同传统文化影响的现代中西方被试在自我描述时的差异。通过对数据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自我定向上,欧美被试得分高于中国被试,而在社会定向上,中国被试得分高于欧美被试。这提示,欧美被试有更强的自我定向,而中国被试有更强的社会定向。初步验证了理论研究得出的结论。但“惟我”与“无我”的差异绝不仅仅是研究一所呈现的:中西方人在自我定向与社会定向存在显着差异。这只是中西方人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外在表现的差异,其有更深层次的涵义。遗憾的是,“无我”境界虽是可以企及的,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所体验到的,更是用西方的科学量化方法所不能测量出来的。因此,研究二根据“人是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下的人尤其是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文化的缩影”,选取庄子与苏格拉底作为中西方代表人物,采用学术语篇研究法,以有关庄子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变量的操作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中西方“惟我”与“无我”思想的深层次差异。U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理论研究的结论。由此,对于中西方“惟我”与“无我”思想的本质差异,本文做出如下结论:(1)就自我本质而言,西方心理学“惟我”观认为自我是实存的,可以意识到的;而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无我”观则认为自我并非是可以意识到的,只有去除自我的局限,本质方能呈现。(2)就理想自我的特征而言,西方心理学“惟我”观认为自我的完善和统合是人格发展的最终状态,是无法超越的;而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无我”观则认为自我并非是人格的最高状态,是可以超越的。(3)就实现理想自我的途径而言,主客二分式的实证研究(以认知为主的智慧提升)是西方心理学“惟我”观找到自我的方法和手段;而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无我”观则认为东方式的内证(一种修心技术)是找到自我本质的途径。(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0-04-01)

彭彦琴,杨宪敏[6](2009)在《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新解》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从自我意识发展的轨迹来诠释中西方自我观的差异。认为从自我意识发展的动态过程来看,中西方自我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西方心理学将自我视为精神发展的核心,是"惟我"的;中国人文主义心理学则认为执着于自我将阻碍个体发展,心理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对自我的超越,因而是"无我"的。自我研究方法的差异,表现为寻找自我实体的西方实证方法与可以深入自我背后本源的东方式禅定。(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09年04期)

刘双,马敬然[7](2008)在《中西方“自我观”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非常关注"自我"的问题,哲学、心理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对"自我"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其"自我观"也不尽相同。研究中西方的"自我观"对于更合理更全面的理解"自我"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期刊2008年01期)

汪凤炎,郑红[8](2007)在《论中西方自我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西方人所讲的自我在六个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第一,“自我”含义的大小有差异;第二,对自我核心内涵的认识有差异;第叁,对自我结构的认识有差异;第四,研究自我的角度有差异;第五,无我与重我的差异;第六,对自我最高境界追求态度上的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黎达[9](2005)在《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自我观”》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对中西方的“自我观”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分别追述西方和中国传统文化“自我观”的发展线索和样态,然后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发展模式叁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文章认为中西方“自我观”在这叁方面是可以互补的,若把这两种“自我观”的优势结合起来,或许对“自我观”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并能开创一条新的研究路径。事实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观”正在做出此种努力。 西方的“自我观”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西方的学者一直致力于寻求“我是谁?”的答案,追求“自我”的本体真实,力求得到某种普适的真理。西方的传统是将“自我”加以对象化研究,并坚持理性的思维,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用推论和逻辑等理性方法对“自我”进行研究。西方的“自我观”是不断发展的,它是众多理论的集合,从哲学到心理学,随着历史的演进,理论家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地提出新的理论,这些理论经历了从“肯定——否定——出新”的过程,使西方的“自我观”发展随着历史的演进层层推进,其发展模式是扩张式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我观”并不关心“我是谁?”,而关心“我怎么做?”。中国人的问题是如何修炼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如何将“自我”和宇宙融为一体,达到终极的“善”的状态,中国的“自我观”是注重实践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自我”被视为整体,它的形式与内容、本质与现象是统一不可分的。因此中国人凭借直觉和悟性从整体上把握“自我”,不尚分析、不重逻辑,对“自我”的研究是心性的而非理性的。这种注重整体和心性直觉的传统,使中国人对理性思维和分析工具相对忽略,导致几千年来“自我观”并无根本的改变和(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5-05-10)

中西方自我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我一直是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最重要主题之一,中西方自我因文化不同存在诸多明显的差异。以往有关于中西方自我差异的比较大都以西方自我为标准,例如独立我与互依我就来源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二元对立式的文化划分,而集体主义这一概念主要源自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对立面,并且众多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化并不是所谓集体主义。"理一分殊"比较法则可以解决这一困境。"理一分殊"法指对于一个特定主题,比如中西方自我的比较,先从自我这一主题出发,抓住它的核心特征,并构建出一套有关自我观念的体系,通常这一体系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然后再将这一体系结合具体文化来具体分析,并对不同文化下的自我展开系统比较。自我具有叁个主要特征,一是反身性,即自己对自己的自识与反思;二是相对性,即自我是与他人或他者相对的存在;叁是非死亡性,即自我始终是活生生的,当一个人死亡时,他的自我理所当然也消失。西方文化主要是从反身性来确证自我,例如古希腊哲学箴言"认知你自己",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从相对性来确证自我,例如汉字"我"原始字形上是一种兵器,原始含义为对他人、他族宣战,可视为与他人相对抗中确证自我。但并不表明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没有相对性,或中国文化的自我没有反身性,只是因为出发点不同,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是从反身性出发来认识自我的相对性,中国文化则是从相对性出发来认识自我的反身性,所以导致中西方自我一系列的文化差异。非死亡性也是确证自我的一个方式,例如印度佛教文化,梵语中我为"阿特曼"(Atman),其原始义为呼吸、气息,引申为生命与自我,中国汉字"自"甲骨文字形代表鼻子,表明"自"有呼吸之义。"理一分殊"比较法也符合文化心理学者主张的"一种心智,多种心态"原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西方自我观论文参考文献

[1].魏新东,汪凤炎.理一分殊:中西方自我比较新解[J].心理研究.2019

[2].魏新东,汪凤炎.用“理一分殊”法辨析中西方自我的文化差异[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3].王星河.中西方隐蔽文化中自我观剖析[C].第十届中国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3

[4].王星河.中西方隐蔽文化中自我观剖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杨宪敏.“惟我”与“无我”[D].苏州大学.2010

[6].彭彦琴,杨宪敏.惟我与无我:中西方自我观比较新解[J].心理学探新.2009

[7].刘双,马敬然.中西方“自我观”比较[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

[8].汪凤炎,郑红.论中西方自我的差异[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9].黎达.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自我观”[D].四川大学.2005

标签:;  ;  ;  ;  

中西方自我观论文-魏新东,汪凤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