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其保养分析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其保养分析

深圳市太科检测有限公司518053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是十分迅速的,所以在建筑过程中就需要对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进行一定的维护和保养,当下属于科技发展阶段,对于建设工程项目,大部分都以机械设备为施工条件,在机械化的建筑工程中,想要更好的发挥出机械设备的高效率,就要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本文就以建筑工程机械设备问题,给大家具体分析一下维修和保养的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分析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由传统的建筑方式改为当下机械化的施工,也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大转变,想要更好的发挥出机械设备的高效率,首要措施就要延长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高效益。因此就需要我们对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进行相对维修和包养,这样才能让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会出现很多意外事故,为了不影响施工的进程,就需要对建筑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的策略。

1.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的方式分析

每个建筑工程所需要的机械设备是不一样的,以机械设备的不同,我们把维修和保养方式分为三种形式;第一是设备的周期性维修,第二是事后维修,第三种是状态下的维修。以这三种维修方式给大家分析一下保养的相关策略。

1.1机械设备的周期性维修

所谓的周期性维修是指企业在固定的时间段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建筑工程设备会因为使用的时间长久出现磨损,而周期性维修遵循着硬性规定,就是到了时间就维修保养一次,从而可能就会忽略掉在磨损期未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而非磨损故障时,进行维修保养,这之间产生了一个时间差。而且在制定机械设备的周期性维修计划中,没有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有效性分析,导致未到维修期就已经出现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给施工生产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再者,对于每个企业内的管理水平不同,致使同样的设备在不同操作者的使用下,出现设备异常的现象,还有对于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的措施不同,致使机械设备在进行周期性维修时,设备就已经不能正常运行了,所以要想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率的维修和保养措施,首要就是先提高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对设备环境及保养工作的计划落实清楚,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总而言之,我们在使用周期性维修的方法时,一定要把它作为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性维修,千万不要等设备发生故障了再进行补救,那就真是是没有办法了,而且周期性维修属于被动的一种维修方式,所以最好是掌握了设备的磨损情况,再用这种方法。

1.2事后维修法

事后维修法主要适用于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对设备进行的非计划性修理,一般这种维修法都是突发性的,所以这种方法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率,降低因故障问题而影响到运行不畅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设备在临时出现不能工作的情况,为了不影响施工的生产进度,尤其是重要的设备,在连续的工作下突然出现停机状态,想要不造成因设备故障造成的损失下,一定要及时的进行设备补救。通常一旦出现突发性停机,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对设备的部位及零件进行维修,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发生。虽然事后维修也属于被动的维修方式,但是它能够及时的帮助到故障后带来的施工生产影响,并能够在关键时刻进行修补,最主要的一点是,事后维修法的技术比较简单。

1.3状态下的维修

状态维修就是预防性维修,是指设备在实际运行下提前做好预防的维修方式,它的维修方式分为好多种,比如说设备在实际运行下,由人为的感知和利用各种检测手段进行设备的检测,并通过对设备不定期的检测和诊断,提供设备运行状态的资料,使之在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维护处理,以便减少因突发性故障而影响设备的使用状态。状态下的维修方法主要是针对有目的性的设备维修,它不仅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也能减少设备因突发性故障而影响运行的状态,在设备停机及维修的时间上也降低了很多的消耗和费用。状态维修其他两种维修法不同的是,它属于主动式维修法,对于一些利用率高,且容易发生故障的关键设备,更应该实行状态维修的方法。

2.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

2.1缺乏对设备维修及保养的意识

一般建筑企业只有在建筑工程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才会想起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致使降低设备使用的寿命。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该对施工的设备制定合理化的维修保养计划,这样才能使设备能够更长久的使用。如果不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那将出现设备提前磨损老化,及性能下降的情况发生。所以建筑企业要形成系统化的管理制度,进行对工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备的检测和诊断,降低设备因过度的使用,产生设备磨损而降低使用寿命。

2.2设备维修与保养的人员自身水平有限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是需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才能操作的,现在设备都是高科技的产物,所以设备的维修人员自身的水平有限,致使维修技能不达标的现象出现,而且对此没有做出有针对性的分析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一味的操作机械的拆卸;使设备出现新的故障,给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没有有效的机制体系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缺乏有效的机制体系,资金和人员等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设备的老龄化与先进设备的使用之间出现冲突,再加上再加上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也比较多,没有专业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团队,使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做的不到位。

3.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策略

3.1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设备也都是比较先进的,所以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工程设备维修和保养人员的培训,以引进人才来加强工程机械设备人员的维修能力和保养意识,使团队具有技术的专业化。在设备出现突发状况时,能够及时进行处理。而且每个维修人员都应该对建筑工程设备的原理掌握清楚,并能根据设备的维修保养手册进行对机械设备的各项功能及零部件磨损进行分析,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时,专业的维修人员能够按照维修说明书进行合理的维修。

3.2建立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的管理系统

所谓的管理系统,就是要将建筑工程的设备维修与保养体系合二为一。也就是说在建筑工程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之前,要有目的性制定出一套合适的维修和保养管理体系,这样能够全程监控到建筑工程的机械设备使用情况,也能够将机械设备的维修以性能、列目及部分等实现工程设备的有效性,以延长建筑工程设备的使用周期。并且在管理系统中要把各项指标划分清楚,尽量降低机械设备因停机造成的施工延误。

结束语:

综合上述内容,想要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措施,就要以科学的指导方针及专业的设备管理者的加入,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

参考文献:

[1]代青松.浅谈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7):186-187.

[2]惠登峰.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241-241.

[3]林美玲.试论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J].现代装饰(理论),2012(8):189-189.

[4]王云.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5):112-113.

[5]吴继龙.小型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探析[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4):16-17.

[6]周红全,吴建强.集中润滑系统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其常见故障的排除[J].建筑机械,2004(8):87-88.

标签:;  ;  ;  

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及其保养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