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股权信托制度探析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股权信托制度探析

论文摘要

投资主体隐名投资于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公司隐名股东的现象,在公司实务中比较常见,法律对此问题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尚未形成一致认识,导致实务中极易发生纠纷。本文运用比较法学和法律价值的分析方法,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探讨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实务样态和立法现状后,针对投资主体隐名投资于有限责任公司的问题,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提出具体的操作模式,即以股权信托制度来实现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通过本文论述,笔者对解决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法律问题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认识。本文共分为五章,外加引言和结论。第一章阐述了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的基本问题。本章从隐名股东的一般概念谈起,提出本文关于隐名股东的观点。隐名股东是指以享有公司股东权益为目的,在公司成立时对公司实际出资或在公司存续期间出资购买股权,但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工商登记材料中记载的投资人却为他人的人。然后,重点分析了隐名股东的法律特征,指出因各种原因导致股东被漏记于公司登记材料而客观形成的隐名股东和冒名股东不属于隐名股东的范畴。最后,笔者以隐名股东知情人的范围为标准,将隐名股东分为完全隐名股东和不完全隐名股东。完全隐名股东是指对该隐名股东的存在,只有与之签订隐名投资协议的名义股东知情,公司、公司其它股东及第三人均不知情。不完全隐名股东是指对隐名股东的存在,名义股东、公司、公司其它股东均知情,只有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不知情。此分类为下文具体的股权信托制度设计奠定了基础。第二章探讨了隐名股东的立法现状和当前立法的缺陷。首先论述了司法实践中隐名股东纠纷所涉及的几种典型样态,总结出需要处理的几类法律关系:即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隐名股东与公司及其他股东之间;隐名股东与公司以外的第三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并用实务中的几个案例来进一步说明隐名股东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次,对我国当前处理隐名股东纠纷的法律规范进行梳理和简单分析,指出当前法律规范之不足主要在于没有明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性质或者判断该法律关系性质的具体标准,造成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涉及隐名股东的全部法律问题。通过本章,作者意在表明将隐名股东法律问题纳入现行法律制度规范。第三章论述用信托制度规范隐名股东问题的优势和法理基础。首先,介绍与评析了学界探讨较多的关于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间法律关系性质的主要观点——代理规范说与信托规范说,提出用信托法律制度规范隐名股东问题的可能性。其次,从信托与隐名股东现象的契合点出发,结合我国《信托法》的具体规定,论述用股权信托制度规范隐名股东法律问题的优势。第三,具体分析股权信托框架下各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包括委托人与受托人、委托人与公司、委托人与第三人、受托人与公司之间的法律关系,为隐名股东股权信托制度设计作出铺垫。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在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框架下,隐名股东股权信托的具体操作模式及制度设计。本章以股权信托的设立、运行和终止为主线展开。首先分析股权信托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再分析股权信托的成立与生效,总结出股权信托生效的具体条件。完全隐名股东可选择信托合同公证的方式最大程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完全隐名股东可将股权信托事项记入公司章程,间接公示于众,以代替信托登记的公示功能,弥补我国没有信托财产登记制度的缺憾(公示内容不包括隐名股东的姓名和名称)。第二,指出股权信托运行的重点是信托合同履行问题。主要讨论了信托合同当事人法定和约定的权利义务,最后简要分析了公司在股权信托运行中的法律地位。第三,说明股权信托终止的条件,重点论述信托终止后信托股权的处理。在公司存续期间,信托关系终止时,隐名股东收回投资或者显名成为公司的正式股东既要符合信托合同和信托法的要求,又要符合公司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第五章提出笔者对完善隐名股东股权信托制度的建议。笔者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提出了关于完善股权信托制度的一点思考。第一,要加快健全股权信托登记方面的法律、法规,从制度层面解决扼制我国股权信托发展的瓶颈。第二,加强信托法律制度的宣传与应用,培养社会各阶层的信托意识,为信托制度发挥功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概述
  • 一、隐名股东的内涵界定
  • 二、隐名股东的法律特征
  • 三、本文关于隐名股东的分类
  • (一) 完全隐名股东
  • (二) 不完全隐名股东
  • 第二章 隐名股东的立法现状及不足
  • 一、司法实践中隐名股东纠纷的典型样态
  • (一) 隐名股东请求确认股东资格
  • (二) 名义股东擅自处分股权
  • (三) 第三人请求处分公司股权
  • (四) 隐名股东要求收回投资
  • 二、我国隐名股东的立法现状简评
  • (一) 《公司法》上的实际控制人规则
  • 司法解释(三)》之规定'>(二) 《最高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之规定
  • (三) 地方高级法院的司法意见
  • (四) 现行法律规范之检讨
  • 第三章 隐名股东股权信托的优势与法理基础
  • 一、构建隐名股东法律关系的理论争鸣
  • (一) 代理规范说
  • (二) 信托规范说
  • 二、用信托制度规范隐名股东法律关系的优势
  • (一) 信义关系的天然契合
  • (二) 从我国《信托法》的具体规定谈起
  • 三、股权信托法律关系解析
  • (一) 委托人与受托人的法律关系
  • (二) 委托人与公司的法律关系
  • (三) 委托人与第三人的法律关系
  • (四) 受托人与公司的法律关系
  • 第四章 隐名股东股权信托的操作模式及制度设计——以我国当前法律规范为基础
  • 一、股权信托的设立
  • (一) 股权信托合同的主要条款
  • (二) 股权信托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 (三) 股权信托的成立与生效
  • (四) 完全隐名股东的选择:信托合同公证
  • (五) 不完全隐名股东的选择:信托事项记载于公司章程
  • 二、股权信托的运行
  • (一) 受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 (二) 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
  • (三) 公司的权利与义务
  • 三、股权信托的终止
  • (一) 股权信托终止的条件
  • (二) 股权信托终止的后果
  • 第五章 完善隐名股东股权信托制度的建议
  • 一、亟需建立股权信托登记制度
  • 二、培养信托制度的社会基础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权激励计划对境内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影响分析[J]. 当代石油石化 2019(12)
    • [2].股权众筹法律问题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3].民族自治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特征及其效果研究[J]. 会计师 2019(23)
    • [4].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以H公司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38)
    • [5].我国股权众筹风险问题[J]. 区域治理 2019(39)
    • [6].股权合作制:用未来激励现在[J]. 人力资源 2020(01)
    • [7].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8].股权激励效应研究述评及展望[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2)
    • [9].思创医惠:股权激励带来新动力[J]. 股市动态分析 2019(50)
    • [10].美英农业股权众筹发展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 农业展望 2020(01)
    • [11].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制研究[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12].股权激励的法律适用与实施[J]. 法制与社会 2020(06)
    • [13].巧选股权激励持股平台[J]. 中国外汇 2019(24)
    • [14].美国公司双重股权结构:溯源、争议及借鉴[J]. 财务研究 2019(05)
    • [15].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 营销界 2019(48)
    • [16].M集团股权激励问题探讨[J]. 河北企业 2020(03)
    • [17].股权激励、市场关注与市场预期实现[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 [18].高管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业绩[J]. 财会通讯 2020(03)
    • [19].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 财经界 2020(05)
    • [20].加强股权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21].《证券法》2019年修订背景下股权代持的区分认定[J]. 法学评论 2020(03)
    • [2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比较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20(05)
    • [23].股权激励、市值管理与企业现金持有[J]. 财会通讯 2020(07)
    • [24].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究[J]. 西部皮革 2020(08)
    • [25].关于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浅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4)
    • [26].代理问题下国企股权激励与私企股权激励的差异[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2)
    • [27].离婚时夫妻共有股权的处分规则——以夫妻共有股权的价值评估为中心[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03)
    • [28].双层股权结构的“日落条款”[J]. 环球法律评论 2020(03)
    • [29].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J]. 法制博览 2020(13)
    • [30].谈双层股权结构的优势——以小米公司为例[J]. 财富时代 2020(05)

    标签:;  ;  ;  ;  

    有限责任公司隐名股东股权信托制度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