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泵非设计工况叶轮内部流动分析和预测

叶片泵非设计工况叶轮内部流动分析和预测

论文摘要

叶片泵由于受到运行条件的影响,常常会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叶片泵在非设计工况下运行时,不仅泵效率会显著降低,而且还会出现运行稳定性问题,从而造成能源的巨大浪费和系统运行可靠性的降低。因此,提高叶片泵在非设计工况下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是大量工程实践中提出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叶片泵在非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动结构极其复杂,而研究叶片泵在非设计工况下的内部流动机理、探寻有效的流动预测和控制方法,是提高叶片泵非设计工况下效率和运行稳定性的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在对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流动预测方法。通过CFD计算的验证与确认以及各种湍流的非定常计算模型的比较,分析了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预测失效的原因;以非惯性坐标系下湍流流动机理分析为基础,建立流动预测模型并加以验证;利用新的流动预测模型对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控制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全文主要工作如下:一、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预测失效的原因分析鉴于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对叶片泵非设计工况下内部流动利用RANS方法进行预测时,其结果往往失效,本文对其进行了CFD计算的验证与确认。发现造成流动预测失效的原因是模型误差。在此基础上又利用URANS、混合RANS/LES以及LES这三类湍流模拟的非定常方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不恰当地使用湍流模型是构成模型误差的最主要的原因。此外LES方法计算结果还表明叶轮旋转对叶轮内部流动的影响不仅通过离心力及科氏力的形式直接作用于大尺度流动,还改变了各种尺度的湍流脉动。二、建立适合描述叶片泵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复杂流动结构的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在旋转坐标系下雷诺应力的表达式与惯性坐标系下不同,但湍动能方程是相同的,使用以湍动能k为主要模型参数的湍流模型对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进行预测时会产生模型误差。本文在A.Hellsten的旋转修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旋转坐标系下雷诺应力输运机制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内禀平均旋转张量的理查德森数的旋转修正方法。三、采用CFD手段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数值实验验证在ANSYS CFX 11.0软件中通过CEL(CFX Expression Language)的方式对该软件进行了二次开发,添加了本文所提的旋转修正模型,并通过算例对其进行了验证。较之前人的研究,本文所提出的理查德森数在叶轮流道内部的分布与从流动稳定性理论的角度分析得出的结果一致;利用旋转修正的RANS以及混合RANS/LES模型,在无导叶情况下获取了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交替失速”现象,与前人PIV及LDV测量结果相符,并且所得到的失速现象具有低频特征,也与其他研究者在实验中所测量得到的结果定性一致;此外还发现湍流脉动的频谱在惯性子区呈k? 3谱型,而不是惯性系下的k? 5/3的Kolmogorov谱,这与本文中LES的结果一致,且与旋转系统中的湍流理论相符。计算结果从多方面验证了本文所提修正方法的正确性,反映了系统旋转对湍流结构的改变是影响叶轮内部流动的重要因素。四、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预测方法的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LES方法对旋转系统中湍流进行计算时,仅对耗散区的高波数湍流结构使用亚格子模式进行处理,故可以准确把握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的流动结构。而URANS方法以及混合RANS/LES方法对湍流进行数值模拟时,采用了惯性系统中的湍流模型,但旋转系统中雷诺应力的输运机制与惯性系下并不相同,使得这些方法在旋转坐标系下失效。扩展内禀平均旋转张量是从雷诺平均方程导出的,它反映了动力学机制,因此利用其定义的理查德森数对湍流模型进行的旋转修正可以正确反映系统旋转对流动结构的影响。五、利用本文所建立的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的流动控制进行了初步探索使用修正后的基于SST的SAS湍流模型,对一种添加扰动圆柱的被动控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在参数适当时可以通过改变流动结构实现叶片泵叶轮在非设计工况运行时效率的提升。最后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叶片泵非设计工况叶轮内部流动分析和预测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理论研究
  • 1.2.2 实验研究
  • 1.2.3 数值模拟
  • 1.2.4 问题的提出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叶轮内部流动的流体力学基础
  • 2.1 引言
  • 2.2 量纲分析法
  • 2.2.1 描述叶轮流动的无量纲参数
  • 2.2.2 叶轮内部流动的相似率
  • 2.3 叶轮设计的一元理论
  • 2.4 叶轮设计的二元理论
  • 2.4.1 二元流动分析
  • 2.4.2 叶轮流道的二次流
  • 2.5 叶轮内部流动的三维模型
  • 2.5.1 射流尾迹模型
  • 2.5.2 旋转坐标系下的Navier-Stokes 方程
  • 2.6 叶轮内湍流计算的方法
  • 2.6.1 叶轮内部湍流计算的RANS 方法
  • 2.6.1.1 雷诺时均Navier-Stokes 方程
  • 2.6.1.2 相对坐标系下的雷诺应力方程
  • 2.6.1.3 旋转坐标系下的RANS 方法
  • 2.6.2 非稳态湍流计算的LES 方法
  • 2.6.2.1 LES 的基本方程
  • 2.6.2.2 LES 的过滤器
  • 2.6.2.3 LES 的亚格子模型
  • 2.6.3 非稳态湍流计算的Hybrid LES/RANS 方法
  • 2.6.3.1 双尺度方法
  • 2.6.3.2 分离涡(DES)方法
  • 2.6.3.3 尺度自适应模拟(SAS)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叶轮内部流动 RANS 计算及其验证与确认
  • 3.1 引言
  • 3.2 CFD 计算的验证与确认
  • 3.2.1 验证与确认中的相关概念
  • 3.2.2 验证与确认的方法
  • 3.2.3 验证的规程
  • 3.2.4 确认的规程
  • 3.3 叶轮内部流动RANS 计算的验证与确认
  • 3.3.1 叶轮几何模型
  • 3.3.2 计算网格
  • 3.3.3 湍流模型
  • 3.3.4 计算结果及讨论
  • 3.3.4.1 湍流模型的影响分析
  • 3.3.4.2 标准k? ε模型的验证与确认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叶轮内部非稳态湍流的数值计算
  • 4.1 引言
  • 4.2 计算网格、初始及边界条件
  • 4.3 数值方法
  • 4.4 大涡模拟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1 流动结构分析
  • 4.4.2 压力脉动分析
  • 4.5 混合RANS/LES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叶轮内部湍流模拟的旋转修正
  • 5.1 引言
  • 5.2 旋转系统中的湍流
  • 5.2.1 湍流场的旋转效应
  • 5.2.2 系统旋转对湍流产生的影响
  • 5.2.3 系统旋转对边界层稳定性的影响
  • 5.3 湍流模型的旋转修正
  • 5.3.1 旋转坐标系下湍动能方程的问题
  • 5.3.2 湍流模型的旋转修正
  • 5.3.3 基于扩展内禀平均旋转张量的旋转修正
  • 5.4 基于扩展内禀平均旋转张量的旋转修正的应用
  • 5.4.1 叶轮流道内理查德森数的分布
  • 5.4.2 非设计工况点内部流动结构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5.4.2.1 基于扩展内禀平均旋转张量的旋转修正的SST 模型
  • 5.4.2.2 Hellsten 及基于内禀平均旋转张量的旋转修正的SST 模型
  • 5.4.2.3 基于扩展内禀平均旋转张量的旋转修正的SAS 及DES 模型
  • 5.4.2.4 旋转修正对平均流动结构的影响
  • 5.5 叶轮内部湍流模拟的旋转修正讨论
  • 5.5.1 旋转修正作用的分析
  • 5.5.2 基于扩展内禀平均旋转张量的旋转修正的说明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控制初步探索
  • 6.1 引言
  • 6.2 非设计工况下叶轮内部流动控制的数值模拟
  • 6.2.1 扰动圆柱模型
  • 6.2.2 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 项目列表
  • 文章列表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偏离设计工况时离心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12(01)
    • [2].不同比转数离心泵设计工况下湍流模型的适用性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02)
    • [3].轴流式通风机非设计工况下流场的数值研究及性能预测[J]. 风机技术 2009(03)
    • [4].混流式水轮机转轮非设计工况特性分析[J]. 大电机技术 2008(01)
    • [5].偏离设计工况的离心泵叶轮改造计算[J]. 化工机械 2010(02)
    • [6].非设计工况下有机工质向心透平性能数值研究[J]. 汽轮机技术 2017(01)
    • [7].中心支轴式喷灌机非设计工况对均匀性的影响评估[J]. 农业机械学报 2015(12)
    • [8].离心叶轮设计及非设计工况湍流RANS模拟的验证和确认[J].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11(01)
    • [9].房间空调器非设计工况下性能的实验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0].部分空气湿化燃气轮机循环设计工况性能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03)
    • [11].大化水电站非设计工况溢流对枢纽的危害性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J]. 广西电业 2017(11)
    • [12].某过滤器主管板及其支撑圈环设计工况下有限元分析及强度评定[J]. 科技信息 2012(04)
    • [13].三废混燃炉在改变设计工况下运行及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J]. 小氮肥 2012(04)
    • [14].水下涡轮发动机设计工况优化设计[J].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18(03)
    • [15].偏离设计工况下混流泵流动特性分析[J]. 热能动力工程 2016(07)
    • [16].非设计工况下离心泵叶轮改造与流场分析[J].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5(01)
    • [17].南水北调泗阳站超设计工况运行的技术改造设计[J]. 机械工程师 2015(05)
    • [18].基于CFD仿真及水轮机理论研究液力透平最高效率点偏离设计工况的问题[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0)
    • [19].离心泵非设计工况空化振动噪声的试验测试[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02)
    • [20].非设计工况下板翅式热交换器性能仿真[J].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2(S1)
    • [21].单级双吸双层蜗壳离心泵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J]. 石油化工设备 2019(01)
    • [22].非设计工况下LNG接收站接船卸料问题及对策[J].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5(05)
    • [23].热电热泵在非设计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分析[J]. 科技导报 2014(03)
    • [24].偏离设计工况的空调机性能评估研究与分析[J].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5(02)
    • [25].离心泵内部定常流动的数值模拟[J]. 煤矿机械 2010(01)
    • [26].基于修正RNG k-ε模型的叶片泵非设计工况数值模拟[J]. 舰船科学技术 2014(10)
    • [27].LNG接收站再冷凝器非设计工况运行动态模拟分析[J].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16(04)
    • [28].LNG接收站非设计工况下接船卸料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城市燃气 2015(07)
    • [29].射流式离心泵非设计工况下内部流动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15(08)
    • [30].叶片通过频率振动的分析及治理[J]. 湖北电力 2017(03)

    标签:;  ;  ;  ;  ;  ;  ;  

    叶片泵非设计工况叶轮内部流动分析和预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