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根瘤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及对共生结瘤的影响

中华根瘤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及对共生结瘤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实验室前期的工作通过转座子插入突变的方法从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sp.1128中筛选到了一个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traI,它与草木樨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dicae WSM419的LuxI类自体诱导物合成酶(autoinducer synthase)traI的同源性高达99%,将其缺失后发现缺失株仍能产生部分信号分子。而通过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S.medicae WSM419中共有3个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因此我们推测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1128中还可能存在其它的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以S.medicae WSM419中Smed 1560,Smed 6489基因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从Sinorhizobium sp.1128中克隆到一个新的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命名为traI2,通过基因同源性比较发现它与Smed1560基因同源性高达99%。将该基因克隆至广宿主载体pYC12中并在E.coli DH5α中异源表达,对大肠杆菌重组菌株的上清液进行AHL活性检测表明:上清液中有AHL活性;TLC显色结果表明:traI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至少负责合成两种AHL分子。采用中间片段融合的方法分别获得野生型菌株Sinorhizobium sp.1128与traI基因缺失菌株Sinorhizobium sp.YW1的traI2基因缺失株Sinorhizobium sp.QY1、Sinorhizobium sp.QY2,对上述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缺失菌株的上清液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各突变菌株的AH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TLC检测结果表明各突变菌株的AHL分子合成的种类发生改变。将携带有traI2基因的表达载体接合转移至突变株QY1、QY2后,其合成自体诱导物的能力得到恢复。这些结果表明traI2基因确为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它在Sinorhizobium sp.1128中至少负责合成一种自体诱导物分子。通过基因同源性比对还发现在S.medicae WSM419中Smed1560基因的上游有LuxR类蛋白的基因,以该基因序列为模板,通过PCR从Sinorhizobium sp.1128中扩增到了相应的基因并命名为luxR,进行基因同源性比对发现,它与S.medicae WSM419中luxR蛋白基因同源性为100%。将该基因克隆至表达载体pET28(a)中在Ecoli BL21中异源表达可产生相同分子量的蛋白质。为了研究LuxR对traI2基因的调控作用,将luxR的表达质粒与ptraI2-lacZ的质粒共转化到Ecoli MC4100中构建了LuxR与traI2基因相互调控作用的模型,通过菌体显色结果可以看出LuxR对traI2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且这种诱导作用不受AI浓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点,随后又在Sinorhizobium sp.1128中进行traI2基因的转录融合、翻译融合以及在这两种融合菌株中超量表达luxR基因,所得到的菌体显色结果均证实了这一点。将Sinorhizobium sp.1128的野生型菌株与各traI、traI2突变株分别接种宿主植物草木樨进行结瘤实验,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相比各突变株的有效瘤比率明显下降,说明Sinorhizobium sp.1128的群体感应系统对根瘤菌与宿主植物形成有效共生体系的过程具有调控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细菌的群体感应
  • 二、根瘤菌与群体感应
  • 三 自体诱导物分子的检测方法
  • 第一章 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1128自体诱导物合成酶基因tral2的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总结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1128中LuxR蛋白的克隆、表达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总结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1128中LuxR蛋白与tral2基因的调控
  • 第一节 E.coli MC4100中luxR与tral2之间的调控
  • 1 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 小结
  • 第二节 Sinorhizobium sp.1128中luxR与tral2之间的调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总结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sp.1128群体感应系统对其生理功能调控作用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一 文中所用缩写
  • 附录二 AHL结构质谱分析图
  • 附录三 文中克隆的基因及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蚕豆根瘤菌肥(剂)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2)
    • [2].牛圈舍空气中放射根瘤菌的分离鉴定[J]. 新疆畜牧业 2017(04)
    • [3].根瘤菌共生对低温胁迫下紫花苜蓿抗寒生理变化的影响[J]. 草地学报 2016(02)
    • [4].9例放射根瘤菌菌血症分析报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07)
    • [5].中国根瘤菌[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1(02)
    • [6].紫云英接种根瘤菌效果研究[J]. 农技服务 2011(04)
    • [7].接种耐酸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生长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5)
    • [8].苜蓿内生根瘤菌分布部位与数量变化动态[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06)
    • [9].厚荚相思盆栽苗接种根瘤菌对其苗木生长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 2008(01)
    • [10].β-根瘤菌及特殊α-根瘤菌的研究概况[J]. 微生物学报 2008(10)
    • [11].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J]. 中国基础科学 2016(01)
    • [12].根瘤菌肥在大豆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初报[J]. 湖南农业科学 2015(06)
    • [13].根瘤菌肥对紫云英生长的影响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2(10)
    • [14].花生根瘤菌使用效果试验结果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2(12)
    • [15].加热处理对紫穗槐种子萌发、内生根瘤菌及植株生长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6)
    • [16].内生根瘤菌在苜蓿芽苗与种子内的数量及优势度[J]. 中国草地学报 2009(05)
    • [17].我校“根瘤菌资源库建立及根瘤菌基础与应用研究”通过成果鉴定[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8(01)
    • [18].腹水中检出放射根瘤菌1例[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02)
    • [19].辽宁省慢生根瘤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07)
    • [20].根瘤菌的再认识[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12)
    • [21].胆汁中检出放射根瘤菌1例[J]. 临床检验杂志 2012(11)
    • [22].血培养检出放射根瘤菌1例[J]. 临床检验杂志 2010(01)
    • [23].放射根瘤菌致尿路感染1例报道[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11)
    • [24].重茬豌豆幼苗对接种复合根瘤菌的生理响应[J]. 草业学报 2020(06)
    • [25].根瘤菌肥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14(05)
    • [26].利用糖厂滤泥生产根瘤菌菌剂[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3(03)
    • [27].宁夏紫花苜蓿土著根瘤菌的分布状况研究[J]. 宁夏农林科技 2012(01)
    • [28].蜱咬伤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血液中分离出放射根瘤菌[J]. 临床检验杂志 2012(05)
    • [29].肾脏穿刺液检出放射根瘤菌1例[J]. 检验医学教育 2012(04)
    • [30].山蚂蝗慢生根瘤菌的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发育[J]. 微生物学报 2011(10)

    标签:;  ;  ;  ;  ;  

    中华根瘤菌群体感应系统的研究及对共生结瘤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