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光敏雄性不育系88—428(BY)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大豆光敏雄性不育系88—428(BY)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大豆光敏雄性不育系88-428(BY)、栽培种黄圆豆(CK)在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光周期处理条件下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变化做了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果: (1) 大豆光敏雄性不育材料88-428(BY)在出苗后经过连续20天的短光照处理,与长光照条件下的88-428(BY)和短光照条件下的对照品种黄圆豆相比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缺少了Rf=0.30和Rf=0.70的两条特征酶带,而且在其整个生育其内Rf=0.70的酶带都没有出现。这也许暗示Rf=0.70的酶带所代表的特异蛋白质是能形成正常花药的必需物质。这也可以间接地说明,在苗期的短光照诱导是发生败育的必要条件。 (2) 大豆光敏雄性不育材料88-428(BY)在出苗后经过连续20天的短光照处理后,与长光照条件下的88-428(BY)相比,从分枝期起多了Rf=0.19的酶带,特别值得指出的是Rf=0.19的酶带在以后的发育时期内一直存在,说明经过短光照的诱导以后产生了新的物质,而且这种物质可以在细胞间运输,影响到植株的生殖生长。 (3) 大豆光敏雄性不育材料88-428(BY)在短光照条件下,从整个的生长发育期内来看,在苗期的酶带数少于长光照条件下的88-428(BY),这就意味着短光照条件下的88-428(BY)缺少了植株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须的物质,导致了生理代谢的紊乱,影响了育性基因的表达,表现出败育的特性。但在发育后期,酶带数却出现了增加的趋势。说明苗期是其光敏感时期。 (4) 从过氧化物酶活性来看,无论是大豆光敏雄性不育材料88-428(BY)还是对照品种黄圆豆,经过短光照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与长光照条件下的对照材料相比都呈增强的趋势。但是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大豆光敏雄性不育材料88-428(BY)在短光照条件下始花期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是最高的。在花期的这种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异常增强,可能与在这一时期花粉的不正常发育有关。

论文目录

  • 摘要
  • 1 前言
  •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
  • 1.2 大豆雄性不育的研究
  • 1.3 大豆雄性不育的利用
  • 1.4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败育植株的形态学观察
  • 3.2 过氧化物酶活性分析
  • 3.3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4.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4.4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图版说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大豆密植技术[J]. 种子科技 2019(15)
    • [2].山西大豆救灾品种筛选与研究[J]. 种子科技 2019(12)
    • [3].河南省大豆种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J]. 种业导刊 2019(10)
    • [4].浅析大豆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J]. 现代农业研究 2019(11)
    • [5].大豆中内生菌的研究及意义[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06)
    • [6].密植是挖掘大豆产量潜力的重要栽培途径[J]. 土壤与作物 2019(04)
    • [7].萌发对不同品种大豆胚芽品质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11)
    • [8].高粱-大豆复合种植模式的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分析[J]. 大豆科技 2019(05)
    • [9].简析中美大豆生产与贸易问题[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
    • [10].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对我国大豆行业影响及应对策略[J]. 对外经贸 2019(11)
    • [11].过氧化氢对大豆浓缩磷脂色泽的影响[J]. 粮食与油脂 2020(01)
    • [12].过滤介质对大豆浓缩磷脂透明度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 2020(01)
    • [13].大豆分离蛋白在熏煮香肠加工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 2019(12)
    • [14].基于大豆分离蛋白的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24)
    • [15].大豆7S、11S蛋白的结构与热致凝胶特性的分析[J]. 食品科学 2020(02)
    • [16].大豆原料对分离蛋白加工及功能特性的影响[J]. 大豆科技 2019(06)
    • [17].浅谈大豆病虫害防治[J]. 种子科技 2019(17)
    • [18].庆东农科有机无机掺混大豆专用肥应用试验[J]. 现代化农业 2020(01)
    • [19].灌云大豆-豆丹高效综合种养技术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农业科技通讯 2020(01)
    • [20].我国大豆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12)
    • [21].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2)
    • [22].吉林省大豆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22)
    • [23].东北地区大豆振兴的思考:基于成本收益视角[J]. 价格月刊 2020(01)
    • [24].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磷脂复合物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 2020(01)
    • [25].索氏抽提法测美国大豆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现代食品 2019(24)
    • [26].探究大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新农业 2020(01)
    • [27].秸秆还田条件下玉米-高粱(玉米)-大豆轮作的产量与效益分析[J]. 中国种业 2020(02)
    • [28].国际贸易环境与我国大豆采供形势分析[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12)
    • [29].大豆价格将继续上涨[J]. 农村百事通 2020(03)
    • [30].北方大豆的栽培管理与应用[J]. 饲料博览 2019(12)

    标签:;  ;  ;  

    大豆光敏雄性不育系88—428(BY)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及其活性变化的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