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氧气辉探测仪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原子氧气辉探测仪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论文摘要

气辉是空间光学辐射背景中一种重要的自然发光现象,对气辉的探测在科学研究及航天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原子氧气辉探测仪是对可见光波段的氧原子绿线(557.7nm)和氧原子红线(630.0nm)的发射强度进行临边探测,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观测数据。我们设计的原子氧气辉探测仪包括光学系统、探测器系统和电子学系统三部分,其中电子学系统中的控制系统设计对整个仪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探测仪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工作是进行探测仪控制系统部分的研制。在原子氧气辉探测仪原理样机的研制中,探测仪控制系统是其核心部分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对CCD器件探测到的图像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数字化后传输到计算机进行存储。本文详细介绍了课题的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探测仪的系统组成部分。从帧转移型面阵CCD的工作原理入手,论述了CCD输出噪声的种类和消除方法,特别是结合CCD的KTC噪声特性,采用相关双采样技术来抑制其噪声干扰,并将其应用到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中。设计了探测仪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通过信号处理模块对CCD输出信号进行放大和相关双采样去噪,模数转换模块对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DSP对系统进行控制使其正常工作并传输数据。对系统的软件设计过程和相关子程序进行了介绍,并对整个系统进行了调试。最后,对现阶段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作为下一步工作的参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4 选题意义
  • 第二章 原子氧气辉探测仪简介
  • 2.1 引言
  • 2.2 原子氧气辉探测仪系统组成
  • 2.3 光学系统
  • 2.4 探测器系统
  • 2.5 电子学系统
  • 2.6 仪器的科学任务与技术指标
  • 2.7 小结
  • 第三章 CCD 相关知识及噪声分析处理
  • 3.1 引言
  • 3.2 CCD 结构及工作原理
  • 3.2.1 CCD 的MOS 结构
  • 3.2.2 光电荷的产生和存储
  • 3.2.3 光电荷的传输和转移
  • 3.2.4 光电荷的检测
  • 3.3 CCD 器件的分类
  • 3.4 CCD 器件驱动电路
  • 3.5 CCD 噪声分析与处理
  • 3.6 小结
  • 第四章 探测仪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
  • 4.1 引言
  • 4.2 探测仪控制系统的组成
  • 4.3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 4.4 AD 转换电路设计
  • 4.5 DSP 控制系统的设计
  • 4.5.1 TMS320F240 DSP 芯片的功能与特点
  • 4.5.2 TMS320F240 的时钟电路
  • 4.5.3 JTAG 接口电路
  • 4.5.4 DSP 存储器扩展电路
  • 4.5.5 SCI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
  • 4.6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 4.7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7.1 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
  • 4.7.2 系统初始化子程序
  • 4.7.3 AD 转换子程序
  • 4.7.4 SCI 通讯子程序
  • 4.7.5 命令文件的编写
  • 4.8 系统调试
  • 4.9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暗夜空求关注[J]. 十万个为什么 2017(04)
    • [2].探测器图像揭示了火星夜气辉[J]. 科学大观园 2017(01)
    • [3].北京近郊夜空气辉的观测和分析——中国第一批气辉观测数据(1986~1989)[J].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8(02)
    • [4].135.6nm夜气辉峰值电子密度反演算法及误差[J]. 空间科学学报 2018(01)
    • [5].夜气辉对天基光学碎片探测的影响分析[J]. 宇航学报 2019(07)
    • [6].基于紫外辐射传输模型AURIC-2012的气辉辐射模拟[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5(11)
    • [7].海南电离层F区不规则体的气辉观测[J]. 地球物理学报 2016(01)
    • [8].黑夜天空中的铁元素[J]. 物理 2011(04)
    • [9].1.27μm气辉的星载成像干涉仪风温探测技术[J]. 光学与光电技术 2019(02)
    • [10].地基Fabry-Perot中高层大气风速反演及误差分析[J]. 空间科学学报 2014(04)
    • [11].TIMED卫星测量得到的OH和O_2(1.27μm)夜气辉全球分布特征[J].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 2011(03)
    • [12].利用气辉测量结果研究高频电波加热电离层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3)
    • [13].多波段全天空气辉成像仪光学系统设计[J]. 光子学报 2019(05)
    • [14].基于OI130.4nm光谱数据的热层O/N_2反演方法[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5(08)
    • [15].Fabry-Perot干涉仪非全干涉圆环反演中高层大气风场方法研究[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7(08)
    • [16].利用OH夜气辉反演原子氧数密度时输入参数的不确定度对反演结果的影响[J]. 空间科学学报 2009(03)
    • [17].氟化钡晶体真空紫外透过率温度特性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3)
    • [18].法布里-珀罗气辉干涉成像仪的大气温度测量原理[J]. 应用光学 2008(06)
    • [19].利用OI135.6nm夜气辉辐射探测电离层峰值电子密度及电子总含量的研究[J]. 地球物理学报 2014(11)
    • [20].释放SF_6气体扰动电离层时的人工气辉研究[J]. 空间科学学报 2012(03)
    • [21].基于Fabry-Perot干涉仪气辉观测数据反演中性风速方法比较[J]. 空间科学学报 2019(01)
    • [22].四分束风成像偏振干涉仪信噪比的研究[J]. 物理学报 2013(03)
    • [23].基于氧分子O_2(a~1Δ_g)O_(19)P_(18)发射谱线的平流层、中间层大气风场星载探测可行性探讨[J]. 光子学报 2019(02)
    • [24].基于O_2(0-1)谱带反演气辉层转动温度的研究[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0(10)
    • [25].基于中国东港台站的OH气辉成像观测数据对重力波波源的事件分析[J]. 地球物理学报 2018(06)
    • [26].大气辐射在臭氧反演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06)

    标签:;  ;  ;  ;  

    原子氧气辉探测仪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