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市贫困社区: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

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市贫困社区: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

论文摘要

本文关注城市贫困的空间性,具体而言是城市贫困集聚的特点和形成机制。贫困空间集聚和贫困社区形成是国际城市的一个典型特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城市经济转型,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城市贫困阶层迅速形成、扩大和多元化。收入不平等在空间上表现为贫困社区的存在,贫困社区成为城市贫困生态的重要部分。解决城市贫困问题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挑战。研究以物质形态为划分贫困社区的依据,利用Google Earth中的遥感图像,绘制出上海市的贫困空间集聚图。结果显示,上海市的贫困社区在近郊块状分布,在内环线内零星独立地分布。依据各街道的人口构成、地理位置、住房类型等标准,可分为原“棚户区”聚集区,动迁安置基地,外来人口聚集区(“城中村”)。在时空变化上,上海市贫困人口的分布在90年代前,基本延续了解放前的格局。而90年代至今近20年的经济改革和城市发展,深刻影响到上海市贫困人口的分布:贫困人口在构成上呈现多元化特征,在空间分布上呈现郊区化和集中化特征。上海市贫困社区的存在和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资本的进入、地方政府对全球化城市地位的追求,以当地的制度为媒介,与当地的经济、制度因素共同作用于城市贫困人口。带来贫困人口的增加,及贫困人口在空间上的聚集而形成的。贫困群体构成的多元化和空间上的郊区化、集中化,要求我们重新思考当前的扶贫策略。即采取以社区为目标的扶贫政策:由多个政府部门联合制定的综合性计划:通过改善贫困社区的居住环境,吸引外来资金,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开放贫困人口进入那些具有更多资源和机会的区域。贫困人口在提高自身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多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从而有能力改变自身的贫困状况,摆脱个人和社区的困境。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途径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的比较和启示
  • 第三章 研究思路
  • 一、研究范围
  • 第四章 上海市贫困人口空间分布
  • 一、上海市贫困人口分布
  • 二、典型社区分析:大桥街道和东明路街道
  • 第五章 上海市贫困社区的空间变化
  • 一、解放前:"上只角"与"下只角"
  • 二、50年代-90年代:旧有空间结构的延续
  • 三、90年代至今:贫困多元化、郊区化和集中化
  • 第六章 上海市贫困社区的形成机制
  • 一、贫困人口的增加
  • 1、经济全球化
  • 2、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国企改革
  • 3、户籍制度松动
  • 二、贫困人口在空间上的聚集
  • 1、原棚户区聚集区
  • 2、动迁安置基地
  • 3、城中村——外来人口聚集区
  • 第七章 政策启示:以社区为目标的扶贫策略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全球化背景下的上海市贫困社区:空间分布与形成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