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论文题目: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美术学

作者: 冯晓阳

导师: 常锐伦

关键词: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积极的中庸之道

文献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什么是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便是人们对美术教育——这样一种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和社会现象——的功能的肯定、选择、凸显与强调。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开放,我国的美术教育事业目前正处在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欣欣向荣的历史发展阶段。伴随着人们对美术教育及其价值的重新认识、选择与评价,是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各取所需、多元并存”的态势与格局。这种“多元”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学术视野的开拓和思维的活跃;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上认识的模糊甚或混乱。从我国美术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当前在美术教育价值取向问题上无疑存在着一个如何进一步明确和清晰人们认识的现实需要。 在研究的方法与目的上,受到卡尔·波普[Karl R·Popper]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一书中对于所谓“历史决定论”[Historicism]的批判的启示。本文试图通过对历史经验、信息的回顾、分析与总结来寻求的,并非一个可以用来预言未来的,关于人类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建构与发展的根本总规律,而是某种对人类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结构给予限制的规律,以便发现一切必要的事实,作为当前谋求改革和建构新时期我国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工作实践的参考与依据。 通过对人类美术教育价值取向历史本源的追溯及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中“反技艺论”或“无技艺论”的批判,本文得出的第一个对人类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结构给予限制的规律是——美术技艺的传承是建构人类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前提与先行条件。 而在对人类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作了一个概括但却是漫长的回顾后,本文所得出的第二个对人类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结构给予限制的规律是——在美术技艺的传承基础之上,人们所作出的种种有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拓展与抉择,出于一种有节制的描述与研究需要,皆可归入到以下三个传统之中: (一) 教化与共性的培养

论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相关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1-1、美术教育

1-2、美术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1-3、美术教育价值取向

2、本文研究的学术背景

3、本文研究的意义

4、本文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第二章 美术技艺的传承——建构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前提与先行条件

1、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本源

2、对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中“反技艺论”或“无技艺论”的批判

第三章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三传统的形成与历史变迁

1、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之一:教化与共性的培养

1-1、“教化与共性培养”传统的形成

1-2、“教化与共性培养”传统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化

1-3、“教化与共性培养”传统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化

2、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之二:表现与个性的发扬

2-1、“表现与个性发扬”传统的形成

2-2、“表现与个性发扬”传统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化

2-3、“表现与个性发扬”传统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化

3、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传统之三:谋生与利益的实现

3-1、“谋生与利益实现”传统的形成

3-2、“谋生与利益实现”传统在西方的发展与演化

3-3、“谋生与利益实现”传统在中国的发展与演化

4、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三传统之间的关联与互动

第四章 传统在当下我国美术教育领域内的延续与现实观照

1、传统的延续

2、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美术教育价值取向三传统间的平衡

3、新时期我国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与展望

3-1、新时期我国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积极的中庸之道”

3-2、展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07

标签:;  ;  ;  

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