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脂肪堆积对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腹内脂肪堆积对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论文摘要

临床研究证实肥胖与高血压密切相关,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肥胖列入疾病行列,并且认为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急剧增加,在肥胖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当中,二者相互影响,导致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加重。因此,防止肥胖性高血压的出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传统诊断肥胖的指标包括腰围、体重指数、腰臀比等,近年来,国内外已将超声技术应用于腹部脂肪的检测,由此可根据腹部脂肪厚度来诊断肥胖。心率变异性作为衡量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指标,可以预测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在肥胖性高血压患者中利用心率变异性作为心血管系统损害指标的报道不多。本研究主要观察肥胖性高血压对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目的:探讨腰围及腹内脂肪与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关系。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我科病人353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197例,女性156例;平均年龄55±13岁。高血压诊断采用1999年WHO/ISH指南的标准。排除标准:甲亢、继发性高血压、感染、心肌梗死、NYHAⅡ级以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病史。方法:1.血压及腰围测定:按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方法采用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坐位右臂血压。由本科专人测定体重指数、腰围。根据腰围测定值分为腹型肥胖组(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和正常组。2.生化指标测定:所有入选患者空腹8小时后,上午8-9时静脉抽血查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血糖。3.腹内脂肪测定:利用HY260L型超声仪B超测定腹内脂肪厚度B值(腹膜正中线至腹主动脉前壁距离)和腹壁脂肪A值。根据超声测定的腹内脂肪厚度(B值)分为腹内脂肪堆积组(男性B值≥38.5mm,女性B值≥34.7mm)和腹内脂肪正常组;再按照腹内脂肪厚度四分位数(15.6mm,27.1mm,38mm)分为四组。4.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由无锡市中健科仪有限公司CB系列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监测24小时心电图,计算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反映总的神经活性)、每5min内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反映交感神经活性)、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反映迷走神经活性)、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及NN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反映交感与迷走神经活性的平衡性))作为反映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指标。5.统计方法: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腹型肥胖组与正常组、腹内脂肪堆积组与腹内脂肪正常组之间计量指标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按照腹内脂肪厚度四分位数分组,组间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各项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影响因素。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有高血压患者中,腹型肥胖组SDNN、SDANN均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男性腹型肥胖组和正常组相比,各项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女性腹型肥胖组SDNN、SDANN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2.所有高血压患者中,腹内脂肪堆积组SDNN、SDANN、RMSSD、SDNNindex均较腹内脂肪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男性腹内脂肪堆积组RMSSD、SDANN较腹内脂肪正常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腹内脂肪堆积SDANN、SDNN较腹内脂肪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3.根据腹内脂肪厚度四分位数分组进行分析显示,随着腹内脂肪厚度增加,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腹内脂肪厚度为38mm~组较~15.5mm组PNN50、SDNN、SDANN、RMSSD、SDNNindex显著降低(P<0.05);38mm~组较15.6~27.0mm组中相邻RR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PNN50)、SDNN、SDANN、RMSSD显著降低(P<0.05);27.1~38mm组与~15.5mm组中SDNN、SDNNindex显著降低(P<0.05);27.1~38mm组与15.6~27.0mm组中SDNN显著降低(P<0.05)。4.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腹内脂肪厚度B值、空腹血糖(FPG)、性别为SDNN的独立影响因素。腹内脂肪厚度B值、性别为SDANN的独立影响因素。腹内脂肪厚度B值、空腹血糖、舒张压为SDNNindex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腹型肥胖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腹型肥胖对于女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要大于对男性患者的影响。2.腹内脂肪堆积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这一影响在不同性别患者无明显差异。3.腹内脂肪堆积是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主要指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结果
  • 一、腰围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 二、内脏脂肪堆积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 讨论
  • 1.心率变异性的研究价值
  • 2.心率变异性与高血压
  • 3.心率变异性与腰围
  • 4.心率变异性与腹内脂肪堆积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如何看待老年人腹内憋胀和抽扯[J]. 健康向导 2020(03)
    • [2].铁轨信使(外二首)[J]. 飞天 2017(03)
    • [3].读《老年人》[J]. 老年人 2017(08)
    • [4].回声(短篇小说)[J]. 红豆 2017(09)
    • [5].腹内脂肪与胰岛素抵抗[J]. 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9(01)
    • [6].25例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临床分析[J]. 中国肿瘤 2013(12)
    • [7].腹内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和疗效观察[J]. 中外医疗 2008(25)
    • [8].腹内脂肪对冠心病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09(13)
    • [9].腹内脂肪堆积对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2(05)
    • [10].应用腹腔镜诊治47例腹内脏器穿孔或损伤的体会[J].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9(03)
    • [11].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诊治分析(附8例报道)[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7(11)
    • [12].腹腔巨大苗勒管囊肿伴腹内隐睾1例并文献复习[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6(03)
    • [13].腹内脂肪与血糖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医药 2009(15)
    • [14].鱼腹内的黑膜“很毒”吗[J]. 农业知识 2010(27)
    • [15].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腹内脂肪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J]. 中国医学工程 2012(10)
    • [16].超声测量腹内脂肪评估腹型肥胖的应用价值[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0(01)
    • [17].爱,能到永远[J]. 晚报文萃 2011(22)
    • [18].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腹内脂肪及肾功能的影响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05)
    • [19].腹内恶性肿瘤再次手术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1)
    • [20].腹内的诗经[J]. 喜剧世界(上半月) 2019(10)
    • [21].过敏性紫癜的腹内并发症分析[J]. 广东医学 2010(06)
    • [22].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3(01)
    • [23].体检人群腹内脂肪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荟萃 2013(10)
    • [24].一种简便易行的腹腔镜腹内脏器悬吊技术改进[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08(02)
    • [25].阿托伐他汀对代谢综合征腹内脂肪及其肾损害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8(15)
    • [26].腹内型隐睾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8(S1)
    • [27].立即行动[J]. 学苑教育 2019(03)
    • [28].立即行动[J]. 高中生 2018(18)
    • [29].自己想办法解决[J]. 视野 2008(04)
    • [30].肥胖糖尿病患者腹内脂肪含量与脂肪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1)

    标签:;  ;  ;  ;  ;  ;  

    腹内脂肪堆积对高血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