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阵地》中外国文学论

《文艺阵地》中外国文学论

论文摘要

《文艺阵地》是抗日战争时期茅盾主编的一种大型的综合性文学期刊。创刊伊始,即着眼并用力于外国文学的译介与国外文坛动态的报道;且其比例逐渐攀升。作为左翼刊物,俄苏文学在《文艺阵地》中享有不争的地位;而置于抗战语境下的《文艺阵地》,也自然与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息息相关。《文艺阵地》见证了日本文学与日本作家的双重堕落,将其战时化的轨迹清晰地勾勒出来,作为反例,以资警鉴。为发挥救亡与启蒙的职能,戏剧演变为中坚性的文学活动,戏剧理论也因而成为《文艺阵地》译介的重中之重。中国革命与战争的伟烈,同样进入外国作家的视野与创作;《文艺阵地》通过译介,摄取种种镜像,藉以反照自身。《文艺阵地》的译介,接续了左翼文学的翻译传统,和五四新文学的精神一脉相承,并与中国现代文学相生相伴地进入抗战阶段。剖露二者的关联,将显示中国现代文学的脉动。《文艺阵地》的译介,呈现出鲜明的战时性;而意识形态的色彩,尤为浓重;与专业刊物相比,泛文学化的特征更见显著。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文艺阵地》简况
  • 二、《文艺阵地》对俄苏文学的译介
  • (一) 概述
  • (二) 《文艺阵地》对高尔基的译介
  • (三) 《文艺阵地》对马雅科夫斯基的译介
  • (四) 《文艺阵地》对萧洛霍夫的译介
  • (五) 《文艺阵地》对普希金与莱蒙托夫的译介
  • (六) 《文艺阵地》对托尔斯泰的译介
  • (七) “苏联文学丛书”
  • (八) “列宁逝世纪念特辑”
  • (九) 卡尔美克的文学艺术
  • (十) 其余作家与作品
  • 三、《文艺阵地》对反法西斯文学的译介
  • (一) 犹太文学
  • (二) 欧洲小国文学
  • (三) 法国文学
  • (四) 美国文学
  • (五) 意大利文学
  • (六) 西班牙文学
  • (七) 德国文学
  • 四、《文艺阵地》与日本文学的战时化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文艺阵地》与外国戏剧译论
  • (一)
  • (二)
  • (三)
  • 六、外国作家作品与中国革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陵河诗社:陵水青年的文艺阵地[J]. 现代青年 2017(04)
    • [2].抗战时期《文艺阵地》对人性的关注——从《人兽之间》谈起[J]. 粤海风 2015(04)
    • [3].论国家权力对《文艺阵地》的“规训”[J]. 商洛学院学报 2013(03)
    • [4].论《文艺阵地》的编辑策略[J]. 商洛学院学报 2013(05)
    • [5].抗战时期《文艺阵地》所刊文学精品撮述[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1)
    • [6].《文艺阵地》对中国抗战文学的丰富拾英[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1(03)
    • [7].《文艺阵地》的编辑特色初论[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06)
    • [8].战时“暴露与讽刺”抗日小说的叙事特点——以《文艺阵地》为中心[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 [9].抗战时期重庆《文艺阵地》对外国文学的译介[J]. 外国语文 2009(06)
    • [10].如何守好文艺阵地[J]. 人民论坛 2016(04)
    • [11].时代的独特书写——《文艺阵地》考辨[J]. 当代文坛 2010(06)
    • [12].《文艺阵地》对抗战时期文学论争的介入及其理论建构[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11(01)
    • [13].抗战烽火中的软“兵器”——《文艺阵地》[J]. 钟山风雨 2010(02)
    • [14].胡风与茅盾的人格特征——从《七月》与《文艺阵地》的办刊角度进行梳理[J]. 宜宾学院学报 2014(03)
    • [15].国家广电总局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文艺阵地统筹管理[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01)
    • [16].坚守文艺阵地 向社会传播正能量——学习省委书记王国生在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 青海党的生活 2017(05)
    • [17].抗战时期《文艺阵地》对鲁迅的纪念片论[J].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2011(01)
    • [18].全国文学报刊工作会议召开全国文学报刊联盟成立 《神剑》杂志社入选会员单位[J]. 神剑 2015(06)
    • [19].茅盾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编辑活动[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06)
    • [20].时代交替的文学标本——延安鲁艺新人洪流的创作解读[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8(05)
    • [21].“请和我们携手”: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与“人民文学”的建构[J].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1(02)
    • [22].杨剑华:坚守文艺阵地 种文化于心灵[J]. 当代广西 2017(19)
    • [23].基层群文工作创新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07)
    • [24].一首充满激情的颂歌[J]. 新湘评论 2009(11)
    • [25].抗战时期重庆地区稀有期刊荟萃[J]. 红岩春秋 2015(12)
    • [26].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和大众传播的力量[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4)
    • [27].散文的阅读技巧[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26)
    • [28].出版名家——楼适夷[J]. 现代出版 2018(01)
    • [29].论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与沦陷区文学的互动——从作家迁徙角度分析[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7(02)
    • [30].先锋!!号角!![J]. 出版人 2016(08)

    标签:;  ;  ;  ;  ;  

    《文艺阵地》中外国文学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